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思棋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系统发育
  • 2篇分子系统
  • 1篇新种描述
  • 1篇有鳞目
  • 1篇栖息
  • 1篇栖息地
  • 1篇种群
  • 1篇种群数量
  • 1篇种组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蛙属
  • 1篇系统发育分析
  • 1篇核型
  • 1篇红瘰疣螈
  • 1篇发育
  • 1篇发育分析
  • 1篇发育研究
  • 1篇繁殖
  • 1篇分子系统发育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四川省电力公...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袁思棋
  • 3篇饶定齐
  • 2篇刘宁
  • 2篇曾晓茂
  • 2篇张超华
  • 2篇李飚
  • 1篇夏云
  • 1篇赵桃艳
  • 1篇王晓仁
  • 1篇王继山
  • 1篇梁华
  • 1篇罗玮

传媒

  • 2篇四川动物
  • 2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Zoolog...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棕黑疣螈种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及大围山疣螈新种描述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贝叶斯法对棕黑疣螈种组13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ND2基因重建了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1)该种组物种形成1个单系群;(2)红瘰疣螈不是棕黑疣螈的同物异名,支持红瘰疣螈物种地位的有效性;(3)采自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大围山的2个标本与红瘰疣螈亲缘关系较近,并构成姐妹群,其种间遗传距离已达到种级水平。其地理居群物种为一未描述新种,定名为大围山疣螈。新种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前肢长于后肢或后肢略长;头部和前后臂为棕黑色,颞部和指、趾端为棕黄色。
赵桃艳饶定齐刘宁李飚袁思棋
关键词:系统发育红瘰疣螈
康定湍蛙物种界定被引量:1
2015年
康定湍蛙Amolops kangtingensis依据多地混合标本订立,其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居群水平出发,涵盖其多个模式产地及分布区,联合染色体核型、形态数量性状、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对其有效性及物种进行界定。结果表明,以新都桥为模式产地的康定湍蛙成立,分布区域大致界定于折多山以西雅砻江流域,海拔3000 m及以上高原地区,而原康定湍蛙大渡河流域各居群应划归四川湍蛙A.mantzorum物种之中。
张超华袁思棋夏云曾晓茂
关键词:核型主成分分析
中国壁虎类一新记录——瓦氏弯脚虎(Cyrtodactylus wayakonei)被引量:3
2011年
该文报道壁虎科动物瓦氏弯脚虎(Cyrtodactylus wayakonei Nguyen,Kingsada,R sler,Auer and Ziegler,2010)在中国的首次记录,提供了在云南所采标本的描述。新记录种与其他物种的主要区别是:上唇鳞7~8枚,下唇鳞9~10枚,腹部鳞片17~19行,背部鳞片光滑,稍有棱;肛前孔6~8个,股鳞不扩大,无股孔,尾下鳞稍扩大,尾部疣粒平滑。
袁思棋饶定齐
关键词:有鳞目壁虎科
狭口蛙属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基于线粒体基因序列(12S rRNA和16S rRNA)的联合分析,采用贝叶斯法和最大似然法分别构建了狭口蛙属9个物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狭口蛙属为单系类群;(2)四川狭口蛙和多疣狭口蛙先聚为一支,后与北方狭口蛙聚为单系;(3)狭口蛙属分为印度-斯里兰卡支系,中国西南-东北支系和中国南部-东南亚支系等3个地理居群。
李飚王继山袁思棋刘宁饶定齐梁华王晓仁
关键词:RRNARRNA系统发育
普雄原鲵初步调查被引量:1
2015年
普雄原鲵Pseudohynobius puxiongensis是依据1965年获得的单号标本描述订立的新种,目前仅见于我国大凉山极狭窄区域,是该高寒地区唯一的五趾小鲵科动物。调查小组根据相似分布区及访问线索,于2007—2014年间相继发现普雄原鲵个体(包括成体、幼体和卵袋)和3处栖息地。实地调查面积超过60 km2,其中潜在分布区约400 000 m2,发现普雄原鲵实际生存面积仅3425 m2。3处栖息地海拔2770-3000 m,地处彝族聚集区和牧区草场,主要生境是高山草甸和灌丛、高原山涧、小浸沟及其水坑、小水潭。栖息地分布有茂密的箭竹林、杜鹃丛和草丛等,较好地提供了荫蔽的环境。本次调查发现普雄原鲵成体20尾,幼体157尾,卵袋16对;3处栖息地的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相差较大。各栖息地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和牲畜干扰。较之其他同类动物,普雄原鲵野外种群数量极其稀少。
艾永斌袁思棋陈云梅徐凉燕彭卫华罗剑张超华罗玮曾晓茂
关键词:栖息地种群数量繁殖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