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铿
-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性脂溢性角化病143例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脂溢性角化病(SK)又名老年疣(Verrucasenilis)、基底细胞乳头瘤(Basalcellpapilloma),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表皮内良性肿瘤,男性多见,其临床及病理类型较多,临床易与多种良、恶性皮肤肿瘤相混淆,诊断中不时遇到困难,而导致治疗方法选择错误。为了探索老年性SK的临床与病理之间的联系,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正确率,本文对我院皮肤科80年代以来病理诊断为SK的143例老年患者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
- 邓列华胡云峰谢明赵刚徐瑾陆涛林页新林泽赵永铿
- 关键词:脂溢性角化病老年性病理
- 皮肤基底细胞癌组织学类型的生物特性研究
- 1990年
- 皮肤基底细胞癌(BCC)组织学上可分为实体型、腺样型、硬斑型、表浅型,基底鳞癌(BSC)等。本文通过应用各种分子量不同角蛋白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附加嗜银染色显示癌巢周围的基底膜,及对癌细胞进行镜电观察。
- 刘敏芝赵永铿
- 关键词:皮肤肿瘤细胞癌组织学生物特性
- 强脉冲光照射对小鼠皮肤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及透明质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强脉冲光照射对昆明小鼠皮肤胶原纤维、弹性纤维、透明质酸含量的意义.方法 用强脉冲光照射小鼠右侧背部皮肤,左侧为对照,取各时间点照射组和对照组皮肤进行组织学观察,包括HE染色、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饱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弹性纤维Gomori醛品红法染色,同时提取皮肤组织,碱水解-分光光度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含量.结果 照射后2周,真皮厚度较对照组增加(t=4.623,P<0.05),4周时达最大值,较对照组增加18.71%,8周时仍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4,P<0.05).照射后1周,Ⅲ型胶原纤维较对照组增加40.54%(t=5.129,P<0.05),照射后2周和4周,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均较对照组增多明显,至8周时,均大于对照组(P<0.05).照射后2~8周,弹性纤维均较对照组增多(P<0.05);照射后1~8周,羟脯氨酸含量均较对照组增多(P<0.05).照射后1 d和3 d,透明质酸含量显著增加,1~8周,渐进性降低,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脉冲光照射小鼠皮肤可刺激真皮胶原纤维、弹性纤维、透明质酸含量增加.
- 邓列华刘赛君胡云峰赵刚林泽赵永铿
- 关键词:强脉冲光胶原透明质酸小鼠
- 局部应用长压定治疗斑秃38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用2%长压定溶液(minoxidil)局部应用于38例斑秃患者,用药4月,其总有效率为83%,未见有明显的副作用,表明局部2%长压定应用于斑秃是一种有效、简便和安全的方法。
- 邓列华赵永铿方守白
- 关键词:斑秃
-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C1INH基因I440V变异及其对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通过基因测序了解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患者C1酯酶抑制剂(C1INH)基因第八外显子的变异情况。方法从HA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第八外显子片段后插入pUC19质粒载体再转化入感受态大肠杆菌TG1菌株,培养扩增质粒DNA,提取纯化后进行基因测序。将患者血清进行SDS~PAGE及Western印迹,以了解该变异对C1INH结构的可能影响。结果在1例Ⅰ型HAE患者的第八外显子中发现一个变异位点,16776A〉G,致440位的异亮氨酸突变成缬氨酸(1440V),SDS—PAGE及Western印迹显示该患者血清中C1INH全部表现为96000片段而非正常的105000片段。结论1440V是一个新的C1INH基因变异,位于C1INH反应中心环的P4位,变异可能导致C1INH分子构象发生改变。
- 吴焱邓列华赵刚胡云峰殷董林泽赵永铿
- 关键词:血管神经性水肿
- 人乳头瘤病毒6bL1双顺反子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表达
- 2011年
- 目的构建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6b型晚期基因(HPV6bLI)的双顺反子表达载体,并使其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表达,以期建立含有HPV6bLI的细胞模型。方法表达质粒pEGFP—HPV6bL1经双酶切纯化后与经过相同双酶切的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连接,酶切鉴定,挑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重组质粒pIRES2-HPV6bL1-EGFP转染进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HPV6b L1 mRNA的生成。结果成功构建含HPV6bL1的重组质粒pIRES2-HPV6bL1-EGFP。重组体成功转染进NIH3T3细胞,并用G418筛选。同时荧光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进一步进行RT—PCR,检测到HPV6bL1mRNA的生成。结论成功构建携带HPV6bL1的重组体pIRES2-HPV6bL1-EGFP并转染入NIH3T3细胞。经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及RT—PCR方法检测证明HPV6bLI在NIH3T3细胞内成功表达。
- 邓列华殷董胡云峰田静计雄飞范洪涛郭秀枝林泽赵永铿
- 关键词:细胞内表达哺乳动物NIH3T3细胞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质粒
- 疥得治治疗疥疮1,183例疗效观察
- 1985年
- 丙体六六六(gamma benzene hexachloride)是一种六六六的几何异构体,具强效杀疥作用。自Canon(1948)及Wooldridge(1948)开始用以治疗疥疮,至今已30多年。目前国外仍以丙体六六六作为抗疥的首选药物,1977年广州市何济公制药厂试制成质量标准符合英美药典规定的1%丙体六六六霜(疥得治),并于1979年开始在临床试用此药治疗疥疮。
- 赵永铿苏敬泽朱景委吴绍熙
- 关键词:疥疮疗效疗程螨感染医学院校硫磺软膏
- 尖锐湿疣组织中生存素、环氧合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生存素、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尖锐湿疣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PowerVision法对60例尖锐湿疣组织、21例正常包皮组织中生存素、COX-2、VEGF蛋白进行检测,根据CD105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来测定尖锐湿疣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生存素在尖锐湿疣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6.67%,正常包皮组织中为9.52%;COX-2在尖锐湿疣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3.33%,正常包皮组织中为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生存素、COX-2在两组的阳性表达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VEGF在尖锐湿疣组织、正常包皮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为100%,但两组阳性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尖锐湿疣组织的MVD值(16.38±5.46)明显高于正常包皮组(0.62±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生存素、COX-2与VEGF蛋白表达两两之间,生存素与MVD,COX-2与MVD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生存素、COX-2、VEGF在尖锐湿疣组织中表达程度均高于对照组.
- 邓列华李璟蓉胡云峰许向前吴焱徐瑾郭秀枝刘洁范洪涛林泽赵永铿
- 关键词:尖锐湿疣生存素环氧合酶2
- 人乳头瘤病毒6b型L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6b型晚期基因L1(HPV6bL1)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方法 PCR技术扩增原核重组质粒PQE40-HPV6bL1中L1基因,酶切后与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连接,转化入感受态大肠埃希菌DH5α,经扩增后酶切鉴定,挑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以重组质粒PEGFP-HPV6bL1转染COS-7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HPV6bL1 mRNA的表达。结果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显示,重组质粒中插入的目的基因片段及载体DNA大小、方向和插入位点均正确,PEGFP-HPV6bL1构建成功。重组体成功转染进COS-7细胞,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PCR检测到HPV6bL1 mRNA的表达。结论建立了HPV6bL1绿色荧光真核表达系统,为研究该蛋白质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邓列华计雄飞胡云峰殷董田静郭秀枝LIU JieFAN Hong-tao林泽赵永铿
- 关键词:转染基因表达
- 65例糠秕孢子菌毛囊炎临床病理研究(附4例电镜观察)
- 1995年
- 本文对1985~1995年我院皮肤科所见的糠秕孢子菌毛囊炎(PF)6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本病的皮肤病变表现为多发的细小毛囊性血疹,其间可见散在的毛囊性小脓疱,分布在上背部、上胸部、肩部、面部、腹部及四肢。其诊断可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皮疹的组织病理检查而决定。在组织切片中,毛囊内、毛囊壁或毛囊周围真皮内找到圆形酵母样孢子是确诊PF的有力依据。扫描电镜观察证实为圆形酵母样孢子,能看到从孢子出芽到新孢子形成的各个阶段,对该菌的孢子及菌丝的形态、大小、表面结构及芽殖作了描述。在治疗方面,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本病有良效。广州及澳门均处于亚热带地区、年平均温度及湿度均较高,成为两地诱发PF的重要因素。
- 邓列华赵永铿胡曦
- 关键词:糠秕孢子菌毛囊炎临床病理抗真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