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干细胞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电子传递
  • 1篇电子传递链
  • 1篇凋亡
  • 1篇凋亡通路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医学教育
  • 1篇医学生
  • 1篇增殖
  • 1篇增殖能力
  • 1篇脂肪间充质干...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病理
  • 1篇神经病理性
  • 1篇神经病理性痛
  • 1篇生物支架
  • 1篇衰老

机构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作者

  • 7篇郑晨曦
  • 6篇隋秉东
  • 3篇郭保霖
  • 3篇胡成虎
  • 2篇王亚云
  • 1篇武胜昔
  • 1篇刘洁玮
  • 1篇涂涛
  • 1篇董蜀华
  • 1篇王浩
  • 1篇王雪莹
  • 1篇李帅
  • 1篇李云庆
  • 1篇金岩
  • 1篇刘磊
  • 1篇魏燕燕
  • 1篇罗世成

传媒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坐骨神经选择性损伤痛模型小鼠脊髓背角线粒体解偶连蛋白UCP4的表达变化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线粒体保护蛋白解偶联蛋白4(uncoupling protein 4,UCP4)在坐骨神经选择性损伤(sparednerve injury,SNI)模型小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健康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21)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组(n=21),实验组损伤后饲养3,7,14 d。行为学采用测定小鼠热痛阈和Von Frey机械性痛阈;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对比小鼠脊髓L3-6节段背角内UCP4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结果:SNI术后3 d,小鼠手术侧热痛阈和机械性痛阈明显低于假手术组,术后14 d达最低值。UCP4分布于正常小鼠脊髓背角,SNI后3 d损伤组小鼠脊髓背角中的UCP4表达降低,图像分析表明UCP4的光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背角中UCP4的表达在14 d时其降低程度最明显,图像分析表明光密度与对照组、3d和7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I后脊髓背角线粒体保护蛋白UCP4表达降低可能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中枢敏化过程。
王雪莹郭保霖刘磊郑晨曦魏燕燕隋秉东李云庆武胜昔王亚云
关键词:坐骨神经脊髓背角神经病理性痛小鼠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抵抗供体微环境损害的实验研究
郑晨曦隋秉东胡成虎赵盼陈骥金岩
医学生谈医学教育制度改革被引量:2
2012年
我国医学教育制度在考试制度和教育方法上与世界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都存在着偏差。如何改进我国医学教育制度,笔者就医学教育的考试制度和教学方法进行了论述。
刘洁玮李帅郑晨曦郭保霖隋秉东
关键词:医学生教育制度
维生素C增强衰老个体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维生素C(Vc)能否通过升高端粒酶活性促进衰老个体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的增殖能力。方法以骨特异性早衰小鼠(SAMP6)为实验组,不发生早衰的R品系小鼠(SAMR1)为对照组,采用显微CT扫描技术验证SAMP6小鼠的骨衰老表型。分离培养两组小鼠的BMMSCs,其中SAMP6小鼠来源的BMMSCs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Vc进行处理。采用MTT法检测BMMSCs的增殖能力,绘制生长曲线,使用端粒酶试剂盒检测端粒酶活性,并用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的表达水平。结果 SAMP6小鼠具有骨衰老表型,SAMP6小鼠来源的BMMSCs的增殖能力和端粒酶活性均低于SAMR1小鼠来源的BMMSC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Vc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SAMP6小鼠来源的BMMSCs增殖能力随Vc浓度的升高而显著改善(P<0.05),同时其端粒酶活性和TERT表达水平有所提高(P<0.05),与增殖能力具有相关性。其中,Vc发挥促进作用的最适浓度为100μg/m L,在1000μg/m L时有抑制作用。结论维生素C能够增强衰老个体来源BMMSCs的增殖能力,且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升高端粒酶活性实现的。
郑晨曦隋秉东胡成虎金岩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维生素C衰老增殖端粒酶
口腔颌面软组织损伤的再生修复策略被引量:7
2016年
颌面部软、硬组织具有特殊的解剖部位和生理结构,在人体咀嚼、发音、美观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很容易受到创伤、感染和先天性疾病等的影响。颌面部组织缺损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而现有的临床修复方法以自体软、硬组织移植修复为主,会导致二次创伤且不利于塑形。因此,颌面组织缺损修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其中,颌面软组织的解剖结构和组织成分复杂,并与唾液相接触,对相关修复材料和修复策略的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发展,口腔颌面部再生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提供了极具前景的治疗策略。文章对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再生领域相关的种子细胞、生长因子、生物支架以及修复策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郑晨曦隋秉东胡成虎
关键词:种子细胞生物支架
单细胞水平颌骨和长骨间充质干细胞特性差异分析
目的:使用单细胞测序(single-cell RNA-sequencing,scRNA-seq)分析技术研究颌骨和长骨全骨髓细胞组成,进一步比较两种组织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
王浩郑晨曦
线粒体功能紊乱与慢性痛被引量:2
2014年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由双层高度特化的单位膜围成的细胞器,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紊乱在多种疾病中起作用。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
郑晨曦涂涛郭保霖吴亦琳罗世成隋秉东董蜀华王亚云
关键词:线粒体慢性痛电子传递链活性氧通透性转换孔凋亡通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