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腺癌
  • 3篇突变
  • 3篇全数字
  • 3篇活检
  • 3篇基因
  • 3篇基因突变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全数字化
  • 2篇肿瘤
  • 2篇腺肿瘤
  • 2篇线立体
  • 2篇钩针
  • 2篇X线
  • 2篇X线立体
  • 1篇导丝
  • 1篇导丝定位
  • 1篇定位活检

机构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陈少君
  • 6篇张文夏
  • 6篇王恩礼
  • 4篇李欢
  • 4篇钟春嫦
  • 4篇周颉
  • 3篇傅建民
  • 3篇谢建生
  • 2篇郑爱秋
  • 2篇刘洁玲
  • 2篇罗建国
  • 2篇梁娜
  • 1篇张雁瑞
  • 1篇丘禹洪
  • 1篇石剑
  • 1篇刘敏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全数字化乳腺X线立体定位系统下导丝定位活检老年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9年
郑爱秋傅建民李欢石剑陈少君张文夏
深圳地区当地与外来人员乳腺癌BRCA2基因突变的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当地与外来人员乳腺癌易感基因2(BRCA2)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及突变位点的差异。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202例,其中深圳地区当地人员(研究组)64例,深圳地区外来人员(对照组)138例。采用PCR/DNA测序法检测2组BRCA2基因突变发生率及突变位点,同时比较2组病理组织分类。结果研究组存在BRCA2基因突变的有15例(23.4%),对照组存在BRCA2基因突变的有34例(24.6%),2组BRCA2基因突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检测到同一种BRCA2基因突变(EXON11f第910碱基T被C取代)。研究组7例(46.6%)乳腺癌BRCA2基因突变主要病理类型为导管原位癌,对照组8例(44.2%)乳腺癌BRCA2基因突变主要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结论深圳地区当地与外来人员乳腺癌BRCA2基因突变发生率及突变位点相似,但病理组织类型存在差异。
张文夏王恩礼谢建生钟春嫦周颉李欢陈少君
关键词:乳腺癌基因突变病理类型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对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位点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对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位点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收集202例诊断为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同时采用PCR/DNA测序法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对所有患者进行BRCA1基因突变的筛查,以PCR/DNA测序法作为金标准,评估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本研究202例乳腺癌标本中,PCR/DNA测序法发现BRCA1基因突变例数为76例,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结果也为阳性例数为73例,敏感性为96.1%;PCR/DNA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总共126例标本,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结果也为阴性的总标本例数为120例,特异性为95.2%。两种检测方法敏感性(100%vs 96.1%,P=0.265)和特异性(100%vs 95.2%,P=0.226)无统计学差别。结论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推广。
张文夏王恩礼谢建生钟春嫦周颉李欢陈少君
关键词:敏感性乳腺癌易感基因
家族性和散发性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突变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比较家族性和散发性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突变发生率。方法收集176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为乳腺癌女性患者,依据乳腺癌家族史将患者分为家族性乳腺癌(92例)和散发性乳腺癌(84例)。采用PCR/DNA方法比较两组患者BRCA1基因突变发生率,同时比较发病年龄及病理类型的差别。结果 (1)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散发性明显提早;(2)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以乳腺黏液癌为主,而散发性乳腺癌则以导管原位癌为主;(3)家族性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突变发生率为58.7%,而散发性患者为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家族性乳腺癌和散发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及病理类型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这可能与两组患者携带BRCA1基因突变发生率不同有关。
张文夏王恩礼谢建生钟春嫦周颉刘洁玲陈少君
关键词:乳腺肿瘤突变
乳腺癌术后一期假体置入乳房再造与美学塑形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如何将乳房美学运用于乳腺癌术后一期假体置入乳房再造,以便获得良好的外观效果。方法:实施一期假体置入乳房再造时,注重把修复再造和美学塑形结合起来,手术要点:向下游离胸大肌止点及部分腹直肌前鞘深面,以便形成与健侧基本对称的乳房下皱襞;外侧游离前锯肌,形成前锯肌瓣,并与胸大肌外缘缝合,使乳房假体置于完整的肌后腔隙,既可有效避免假体移位,又可突显乳房外侧弧度美。结果:21例乳腺癌患者应用此方法行一期假体置入乳房再造,优14例,良6例,一般1例。优良率为95.2%。结论:实施一期假体置入乳房再造时,只有将修复再造和美学塑形结合起来,才能再造出具有良好外形和质感的乳房,使患者满意。
罗建国傅建民陈少君梁娜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再造美学
超声引导钢丝辅助定位乳腺癌阴性切缘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开发和应用超声引导钢丝辅助定位乳腺癌阴性切缘的临床技术。方法:入组病例随机分入试验组(超声引导钢丝辅助定位组)和对照组(术中经验定位组),并实施手术和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组病例癌灶切缘定位的准确性、首次切缘阴性率、试验组的技术优势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各纳入60例患者,术后病理测量并计算上、下、内、外各切缘距离与预定切缘之差,试验组中其绝对值均数为(0.18±0.13)cm,而对照组为(0.63±0.29)cm,t′=21.673,P<0.01,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首次切缘阴性率分别为96.7%(58/60)和88.3%(53/60),χ2=1.922,P=0.166,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平均切除癌灶时间较对照组减少约1/3,为(8.6±1.7)minvs(12.8±1.9)min,t=12.682,P<0.01。试验组针道未见癌细胞,全部患者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钢丝辅助定位切缘技术可精确地指导原发癌灶切除,稳定性高,切除正常腺体少,缩短手术时间,安全简捷。
周颉王恩礼张雁瑞刘敏陈少君丘禹洪
关键词:乳腺肿瘤切缘
乳腺钙化灶全数字X线立体定位活检不同术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对目前乳腺X线立体定位下常用的两种活检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对行乳腺钙化灶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34例中接受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旋切活检(SVABB)手术243例,导丝定位开放活检手术91例,通过随访比较两种方式乳腺钙化灶活检情况。结果:SVABB活检方法在组织学低估率低于开放手术活检(P<0.05);乳腺SVABB与手术活检BI-RADS分类中IV(5.59%vs 4.92%)、IVb(27.45%vs 21.74%)、IVc(58.35%vs 4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活检方式在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疤痕大小、乳房皮肤凹陷、乳头移位及术后血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VABB是一种准确、安全、简便的诊断方法,可作为乳腺钙化灶诊断的首选方法,扩大普及力度。
张文夏王恩礼钟春嫦李欢刘洁玲陈少君梁娜
关键词:乳腺钙化灶
全数字化X线立体定位下导丝导向切除活检对乳腺隐匿性病变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乳腺全数字化X线立体定位下导丝导向切除活检对乳腺隐匿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2例临床未触及乳腺病变的患者应用全数字化X线立体定位导丝导向切除活检术。结果22例患者中,全部成功,发现早期乳腺癌3例,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4例,乳腺增生病6例,硬化性腺病4例,乳腺纤维腺瘤4例。结论应用LORAD数字化俯卧式X线立体定位下导丝导向切除活检临床不可触及病变,是一种确诊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方法。
郑爱秋傅建民王恩礼张文夏罗建国陈少君
关键词:乳腺X线摄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