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武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茂名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5篇麻醉
  • 2篇手术麻醉
  • 2篇老年
  • 2篇芬太尼
  • 2篇腹部
  • 2篇腹部手术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阻滞
  • 1篇硬膜外阻滞复...
  • 1篇硬膜外阻滞复...
  • 1篇摘除
  • 1篇针刺
  • 1篇针刺麻醉

机构

  • 8篇茂名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陈武
  • 3篇彭丽云
  • 3篇利鸿胜
  • 2篇何景培
  • 2篇杨少玲
  • 2篇陈群先
  • 2篇叶益汉
  • 2篇陈海林
  • 1篇苏薇
  • 1篇陈斌
  • 1篇陈建华
  • 1篇李丽霞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效果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与插管全麻对比,麻醉诱导前、后,气腹时,苏醒时病人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组(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组)、B组(插管全麻组),记录诱导前、后,气腹即时,气腹后10min,术中及苏醒时HR、MAB、SPO2。结果①SPO2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HR、MAP变化a、与麻醉诱导前比较,诱导后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诱导前比较,气腹时,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b、苏醒前,与A组比较,B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更有利于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是安全的,可行的。
彭丽云陈武陈群先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气管插管胆囊切除
腹腔镜手术麻醉方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本研究结合近年来临床上的麻醉经验与相关资料,分析比较三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以期为腹腔镜手术的麻醉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建议。方法将144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气管内插管组(A组)、腰硬联合加浅全麻组(B组)、喉罩加腰硬联合麻醉(C组),每组48例,分别于麻醉前(T_0)、麻醉后10 min(T_1)、气腹后5 min(T_2)、手术开始后15 min(T_4)、结束气腹后5 min(T_4)检测患者PetCO_2、SpO_2、HR和MAP。结果 T_1、T_2、T_3、T_4时,C组与B组相比较,在PetCO_2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_1、T_2时,C组与A组相比较,在HR、MAP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障呼吸道通畅方面,喉罩加腰硬联合麻醉要优于腰硬联合加浅全麻,在稳定血流动力学方面,喉罩加腰硬联合麻醉要优于气管内插管全麻。
何景培陈海林陈斌陈武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麻醉
小剂量氯胺酮对下腹部手术后疼痛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了解小剂量氯胺酮对下腹部手术后是否有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择期行下腹部手术且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80例,随机双盲分为小剂量氯胺酮组(A组,n=40)和对照组(B组,n=40)。在硬膜外麻醉基础上,A组术前静脉注射氯胺酮0.4mg/kg作为辅助用药,继之微泵持续静脉注射4μg·kg-1·min-1至手术结束前30min;B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术后均行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于术后2、6、12、24h进行疼痛评分,观察术后内PCEA用量、总按压数/实进数(D/D)的比值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1),术后24h内PCEA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D/D的比值小于2的患者A组显著多于B组(P<0.01)。A组患术后未见有氯胺酮所致精异常的副作用发生,恶心发生例数B组多于A组(P<0.05)。结论:术前小剂量氯胺酮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的用量,术后无氯胺酮所致的精神异常的副作用,吗啡所致的恶心的副作用有所降低。
陈武叶益汉杨少玲
关键词:小剂量氯胺酮下腹部手术超前镇痛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行外科术时的麻醉处理被引量:3
2001年
陈武陈建华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外科治疗麻醉方法麻醉用药
颅脑手术使用阿法多芬在凝血机能方面的观察
2005年
目的:观察颅脑外科患者使用阿法多芬对凝血机能的变化。方法:择期行颅脑外科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于麻醉前静注阿法多芬注射液0.4(以100g/L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B组则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术中180min、240min取静脉血查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bg)等凝血指标及监测两组生命征的变化(血压、呼吸、心率)。结果:B组PT、APTT、TT值随手术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大,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A组各时点值变化不明显,与术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纤维蛋白原含量(Fbg)两组变化不明显(P>0.05)。生命征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颅脑外科患者麻醉前静注阿法多芬注射液0.4,可促进凝血、利于止血。可安全地应用于颅脑手术患者。
陈武彭丽云陈群先
关键词:颅脑手术凝血机能
颈丛阻滞复合针刺麻醉在甲亢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 了解颈丛阻滞复合针刺麻醉行甲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80例甲亢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为单纯双侧颈丛阻滞组(A组,n=4O)和双侧颈丛神经阻滞复合针刺麻醉组(B组,n=40)。两组均采用C4一针法行双侧颈丛阻滞,B组在此基础上行针刺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前、麻醉后15min、术中及术毕的循环变化,并进行两组的麻醉效果的评定。结果 A组麻醉后SBP、DBP、HR均较麻醉前上升(P〈0.05),B组麻醉后上述参数稍有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优良率B组多于A组(P〈0.01)。结论 颈丛阻滞复合针刺麻醉行甲亢手术,术中循环稳定,麻醉效果优良,是甲亢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陈武利鸿胜
关键词:甲亢手术颈丛阻滞针刺麻醉
雷米芬太尼在老年人上腹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陈武叶益汉杨少玲利鸿胜
关键词:雷米芬太尼上腹部手术手术麻醉老年人受体激动药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及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分析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及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3月期间行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患儿4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实验组患儿给予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及芬太尼,对照组患儿给予肌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以及芬太尼。对麻醉诱导完成时间,诱导时的顺从性评分,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指标的变化,术后分泌物情况,术毕清醒及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期的躁动情况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插管时和拔管后,实验组在MAP、HR、RR指标中,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SPO2各个时段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顺应性评分为(5.3±0.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0.7)分;实验组患儿麻醉诱导完成时间为(165.2±10.2)s,显著小于对照组的(233.2±12.6)s,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麻醉药后,实验组患儿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均较对照组患儿显著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苏醒期过程中,实验组患儿有1例出现躁动,1例出现恶心呕吐,无误吸血液和分泌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儿有5例出现躁动,6例出现恶心呕吐,无误吸血液和分泌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及芬太尼应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不仅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患儿的苏醒时间。
银含素李丽霞陈海林陈武何景培彭丽云苏薇利鸿胜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芬太尼扁桃体摘除小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