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土壤
  • 3篇天然林
  • 2篇亚热带
  • 2篇有机碳
  • 2篇中亚热带
  • 2篇降雨
  • 1篇氧化菌
  • 1篇有机碳矿化
  • 1篇杉木
  • 1篇杉木林
  • 1篇生物量碳
  • 1篇剩余物
  • 1篇碳矿化
  • 1篇土壤N
  • 1篇土壤PH
  • 1篇土壤含水量
  • 1篇土壤可溶性有...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土壤微生物生...
  • 1篇土壤微生物生...

机构

  • 5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福建省湿润亚...

作者

  • 5篇黄永梅
  • 4篇吴君君
  • 4篇杨智杰
  • 4篇陈朝琪
  • 3篇刘小飞
  • 3篇王小红
  • 1篇林伟盛
  • 1篇郭剑芬
  • 1篇张金凤

传媒

  • 2篇亚热带资源与...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隔离降雨对米櫧天然林土壤甲烷吸收及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CH4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单分子增温潜力(GWP)是二氧化碳的25倍(100年),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20%)仅次于二氧化碳(55%)。而森林土壤是CH4汇,因此CH4吸收成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气候变...
黄永梅
关键词:甲烷氧化菌
文献传递
隔离降雨对杉木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在亚热带杉木林内设置不同隔离降雨强度试验:完全隔离降雨、隔离60%降雨、隔离20%降雨和对照(自然降雨),研究隔离降雨对0~20 cm土层可溶性有机碳( D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0 cm和10~20 cm土层,除完全隔离降雨处理土壤DOC峰值出现在春季外,其他处理均出现在秋季。0~10 cm土层中完全隔离降雨和隔离60%降雨处理的土壤MBC峰值出现在春季,而隔离20%降雨和对照的则出现在夏季,10~20 cm土层各处理对应的MBC最大值分别出现在春季、夏季、夏季和秋季。随着土层加深,4种处理土壤DOC、 MBC含量均显著降低。0~10 cm土层,完全隔离降雨处理的土壤DOC、隔离60%降雨土壤MBC均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杉木林土壤DOC和MBC对降水变化响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黄永梅杨智杰郭剑芬吴君君陈朝琪王小红张金凤
关键词: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杉木林
火烧和保留采伐剩余物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采用室内培养法,比较分析了福建三明地区米槠次生林皆伐后火烧、保留采伐剩余物处理对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的影响,分析了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和土壤初始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可溶性有机碳的关系。结果表明,火烧、保留采伐剩余物处理6个月和18个月后,火烧处理表层0~1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对照处理分别下降了6.0%和1.9%,保留采伐物处理土壤表层有机碳增加了15.6%和25.0%。两次培养中,火烧处理各土层累积矿化量显著低于对照和保留采伐剩余物处理;火烧6个月后,保留采伐剩余物处理各土层累积矿化量显著低于对照,18个月后10~20和20~40 cm土层累积矿化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火烧18个月后,保留采伐剩余物处理各土层累积矿化量显著高于1年前的累积矿化量,分别高57.0%、112.0%和49.9%;火烧和对照处理前后两次培养各土层累积矿化量变化并无明显规律。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与土壤初始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呈显著地线性相关关系(p〈0.05)。营林活动初期,皆伐后保留采伐剩余物措施较火烧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碳库,对土壤肥力及后期林木生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吴君君杨智杰刘小飞陈朝琪黄永梅万菁娟王小红
关键词:皆伐采伐剩余物有机碳矿化
中亚热带天然林土壤CH_4吸收速率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被引量:2
2014年
陆地森林土壤是重要的大气甲烷(CH4)汇,大气氮(N)沉降增加对森林土壤CH4吸收速率影响突出。运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中亚热带天然林土壤CH4吸收速率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进行连续3a的观测;试验作3种N处理,分别为对照(CK,0 kg N·hm-2·a-1)、低氮(LN,50 kg N·hm-2·a-1)和高氮(HN,100 kg N·hm-2·a-1),每种处理重复3次,每个月采集气体1次,同时测定0—5 cm土壤温度和0—12 cm土壤含水量;分析不同N沉降水平土壤CH4吸收速率的差异、动态变化以及对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响应,并探讨N沉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天然林土壤(CK)平均CH4吸收速率为(-62.78±14.39)μg·m-2·h-1,LN和HN土壤平均CH4吸收速率分别下降了30.21%、7.24%,CK、LN和HN处理土壤CH4吸收速率季节变化趋势相似;观测期间土壤CH4吸收速率对LN响应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HN响应则不显著(P>0.05);LN、HN处理前两年对土壤CH4吸收速率抑制作用均不显著(P>0.05),但在第3年LN极显著降低了土壤CH4吸收速率(P<0.01),HN处理对土壤CH4吸收速率的影响则在第3年表现为显著抑制作用(P<0.05),表明土壤CH4吸收速率对N沉降的响应随着N沉降时间的持续呈抑制效应加剧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CK与HN土壤CH4吸收速率与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但LN土壤CH4吸收速率仅与土壤含水量显著相关(P<0.05),表明土壤含水量是控制各N沉降处理土壤CH4吸收速率动态的主要环境因子。此外,LN、HN处理下土壤pH均极显著降低(P<0.01),但LN土壤pH极显著低于HN(P<0.01);LN处理极显著提高了土壤C/N比(P<0.01),HN处理则相反;LN和HN处理对土壤NH+4-N、NO-3-N、可溶性总N(TDN)、可溶性有机碳(DOC)、地面凋落物量、地下0—10 cm细根生物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表明一定时期内N沉降首先引起了土壤pH和土壤C/N比的显著变化。
陈朝琪杨智杰刘小飞吴君君黄永梅
关键词:N沉降土壤PH
中亚热带2种天然林表层土壤N_2O排放速率被引量:1
2014年
运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中亚热带地区米槠天然林和阿丁枫天然林土壤N2O排放速率进行了1年(2012年1月—2013年1月)原位观测,分析了土壤温度及含水量对土壤N2O排放速率的影响,并探讨土壤无机N含量变化与土壤N2O排放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观测期间,2种天然林均表现为大气N2O排放源,米槠天然林和阿丁枫天然林平均土壤N2O排放速率分别为7.29μg·m-2·h-1、7.41μg·m-2·h-1;米槠天然林和阿丁枫天然林土壤N2O排放速率季节变化明显,最高排放速率均出现在夏季6月,分别为16.51μg·m-2·h-1、18.86μg·m-2·h-1;2个林分N2O排放速率最低值分别出现在2012年1月和2012年9月,分别为3.04μg·m-2·h-1和2.17μg·m-2·h-1。2种天然林土壤N2O排放速率均与土壤温度无显著相关性,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P<0.05);2种天然林土壤N2O排放速率与NH4+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米槠天然林和阿丁枫天然土壤N2O排放速率与NO3-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及NO3-含量的变化对中亚热带天然林土壤N2O排放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陈朝琪吴君君黄永梅刘小飞林伟盛王小红杨智杰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