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宝明

作品数:68 被引量:243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接头
  • 11篇超声冲击
  • 9篇焊接接头
  • 8篇力学性能
  • 8篇焊缝
  • 8篇合金
  • 8篇壁板
  • 8篇力学性
  • 7篇韧性
  • 7篇纳米
  • 7篇金属
  • 6篇断裂韧性
  • 6篇应力
  • 6篇自适
  • 6篇自适应
  • 6篇夹芯
  • 6篇减振
  • 6篇减振降噪
  • 6篇壁板结构
  • 5篇有限元

机构

  • 68篇天津大学
  • 2篇中国海洋石油...
  • 2篇江苏徐州工程...
  • 2篇国家石油天然...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天津中德应用...
  • 1篇天津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江苏徐工工程...

作者

  • 68篇龚宝明
  • 49篇邓彩艳
  • 44篇王东坡
  • 9篇于仕辉
  • 9篇丁千
  • 9篇刘秀国
  • 9篇王斌
  • 9篇孙建桥
  • 7篇吴良晨
  • 6篇李一哲
  • 5篇赵洋洋
  • 4篇刘永
  • 4篇王婷
  • 3篇吴世品
  • 3篇李思远
  • 3篇宋宁霞
  • 3篇曾超
  • 2篇黄超
  • 2篇刘刚
  • 2篇王策

传媒

  • 28篇焊接学报
  • 5篇天津大学学报...
  • 2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激光
  • 1篇表面技术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2007两岸...
  • 1篇中国焊接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10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14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0Cr超声表面滚压加工纳米化
采用超声表面滚压(USRE)加工方法对调质态40Cr轴进行处理,能够同时获得微观结构和几何形态纳米化,并在近表层形成约百微米厚度的非晶纳米晶层。通过微观结构观察:USRE样品表面附近区域形成了厚度约为200μm的流变组织...
王婷王东坡刘刚龚宝明宋宁霞
关键词:纳米化微观结构力学性能
一种实现亚临界裂纹动态扩展与寿命预测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亚临界裂纹动态扩展与寿命预测的方法,包括确定亚临界裂纹萌生位置、确定初始亚临界裂纹长度、采用交互积分法分离出亚临界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张量、根据等效应力强度因子修正过后的亚临界裂纹扩展Paris准则,...
李思远王东坡邓彩艳龚宝明王策
USRP处理45钢微观梯度力学性能演变及残余应力分布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材料表层梯度结构力学性能及残余应力分布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对正火态45钢进行超声表面滚压加工(USRP)处理,在材料表层制备出微观梯度结构,并进行金相、SEM和EBSD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形变程度将表层微结构分为3个区域:强变形区、微变形区和未影响区,厚度最高可达680μm。接着采用应变梯度理论(MSG)修正的仪器化压痕法对试样表层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发现试样表层的显微硬度、弹性和塑性变形性能均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最后,采用轮廓法和X射线衍射法相结合的方式测量试样表面及内部残余应力分布。测试结果表明,处理后试样表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残余压应力场,在距离表面约700μm处压应力峰值仍可达809.6 MPa,并且两种测试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系统分析了试样表层在微观组织、屈服强度、残余应力分布和塑性流变性能方面出现的明显梯度变化。
许全军刘秀国龚宝明邓彩艳王东坡刘永
关键词:纳米压痕法残余应力
基于ANSYS二次开发的堆焊应力与变形分析系统被引量:4
2016年
以VC为平台,针对ANSYS建模的缺点,对ANSYS提供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进行二次开发,编制了堆焊结构应力与变形分析系统.该系统固封了多种建模、热分析及残余应力分析参数化命令流模板.通过可视化界面编程操作,实现了多种堆焊结构的参数化建模、温度场模拟、应力场模拟分析.通过X65直管内壁堆焊Inconel625合金实例验证了该应力与变形系统的准确性.
邓彩艳赵俊美王东坡龚宝明
关键词:堆焊二次开发
一种自适应减振降噪泡沫夹层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减振降噪泡沫夹层板及其制备方法,夹层板包括上面板、下面板和位于中间层的泡沫夹芯,所述泡沫夹芯为超材料各向同性ISOMAX泡沫结构,由各向异性的方形壁板结构和三角形金字塔壁板结构组成;所述上面板和下面...
孙永涛丁千孙建桥王斌于仕辉龚宝明
文献传递
单边缺口拉伸试样的断裂韧性计算方法对比被引量:4
2017年
在工程临界评估(engineering critical assessment)中,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值)的精确性将极大影响设计安全裕度与服役寿命.单边缺口拉伸(SENT)试样裂纹尖端的应力应变场与管道在实际服役状况下相似,被认为比较适用于测量管道CTOD值.目前有几种针对SENT断裂韧性的计算方法,但是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文中采用API X70管线钢,进行SENT试样断裂韧性试验并对比各计算方法与双刀口法之间的区别.采用Crackwise 4.0评估了不同计算方法得到韧性值对裂纹极限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CTOD计算方法相较于双引伸计法都有较大误差,断裂韧性的精确度对于ECA评估极限裂纹尺寸有极大影响.
李一哲王东坡邓彩艳龚宝明王胜
关键词:断裂韧性
基于单边缺口拉伸试样的环缝接头阻力曲线确定方法对比被引量:1
2022年
近些年单边缺口拉伸(SENT)试样被用于管道基于应变的设计与评估,并且相关机构发展了一些断裂韧性的测试标准,包括DNVGL-RP-F108,CANMET,BMT,USP以及英国国家标准BS 8571等.但相关测试标准之间在测试原理、测试方法以及断裂韧性计算方法上还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对它们之间的区别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文中以API X80管线钢环缝接头为研究对象,对夹持式单边缺口拉伸(SENT)试样的裂纹尖端张开位移(δ)和J积分阻力曲线不同确定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通过拟合计算J-R曲线、δ-R曲线以及初始断裂韧性值J_(0.2)和δ_(0.2),给出了SENT试样断裂韧性阻力曲线计算的推荐公式.
龚宝明田润明刘秀国邓彩艳王东坡
关键词:断裂韧性
9Ni钢T&T焊接工艺低温韧性被引量:7
2018年
依据AWS D1.1M-2010,ISO 15653:2010对液化天然气(LNG)低温储罐钢9Ni钢TOP-TIG(T&T)焊接接头进行了夏比冲击韧性试验和断裂韧性(CTOD)试验.另外对接头进行组织、XRD及断口分析,研究了9Ni钢T&T焊接接头低温韧性性能.结果表明,T&T焊接接头冲击吸收功远高于标准要求,冲击韧性很好;热影响区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位错密度高,断口韧窝浅而小,呈准解理断裂,焊缝区CTOD值较高,组织主要为奥氏体树枝状结构和等轴晶,断口含有大量韧窝,断裂韧性好.9Ni钢T&T焊接接头-196℃低温韧性好,可以满足相关工程标准的要求.
邓彩艳牛亚如王东坡龚宝明
关键词:低温韧性
DP800双相钢激光焊接头软化区力学性能和组织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DP800双相钢作为一种高强钢,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汽车轻量化对于汽车用钢的要求.然而DP800双相钢焊接时会出现接头的软化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对焊接接头软化区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Nd:YAG固体激光器对DP800双相钢进行焊接,通过焊接接头硬度测试、拉伸试验、数字图像相关(DIC)应变测试方法研究软化区的力学性能特点,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分析软化区的微观组织特点.结果表明:焊接接头软化区距离焊缝中心约2.0~3.6 mm,硬度范围在221~243 HV,比母材的硬度值下降了约10%;相较于焊接接头其他区域,在拉伸过程中软化区应变集中最为严重,变形量最大,断裂前应变值达到0.58.焊接接头主要分为焊缝金属区、粗晶热影响区、细晶热影响区、临界热影响区、亚临界热影响区和母材,其中焊接接头的软化主要发生在亚临界热影响区和临界热影响区,从组织相变角度分析,亚临界热影响区中马氏体发生了回火,析出碳化物,形成回火马氏体.临界热影响区中铁素体含量增加8.1%,引起了接头的软化;从晶体学角度分析,软化区包含的亚临界热影响区和临界热影响区的晶粒尺寸较大,总晶界长度较少,局部平均取向差(KAM)较低,引起了接头的软化.
邓彩艳刘策刘秀国龚宝明王东坡许全军
关键词:激光焊数字图像相关电子背散射衍射
一种基于铜箔的柔性BST薄膜变容管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铜箔的柔性BST薄膜变容管及制备方法,柔性BST薄膜变容管由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金属电极、BST薄膜层、二氧化锡层和铜箔组成,其介电调谐率≥40%@10kHz,介电损耗<0.05,在柔性曲率半径为...
曹树谦孙永涛于仕辉丁千孙建桥张天程王斌龚宝明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