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军
- 作品数:36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论中国古代的法律诚信缺失——以宋朝为对象的考察
- 中国法制史源远流长,到宋朝达到了中国古代法制建设的最高峰。但就是在宋朝也始终存在着法律诚信缺失、司法不公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法只不过是拥有无限权力的皇帝统治臣民的工具,皇帝可以因时因地因人而随意颁...
- 丁建军
- 关键词:宋朝法律诚信缺失
- 文献传递
- 宋朝丁忧制度与政治斗争——以“李定匿丧”与“史嵩之起复事件”为例被引量:4
- 2013年
- 丁忧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礼制,即遇到直系尊亲逝世时,人们要居家守丧,官员更是要主动申请离职守丧三年。但因为贪恋权位,一些官员便做出有悖"孝道"的行为,即营求夺情或起复,甚至匿丧。在宋朝,官员的这种不孝行为不仅会遭到社会舆论的抨击,更会成为反对派攻击的把柄,从而使丁忧制度成为宋朝党争的利器,这在李定匿丧和史嵩之营求起复事件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 丁建军贾亚方
- 关键词:宋朝政治斗争
- 简论宋代丁忧制度对官员仕途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丁忧制度是官员在父母去世后,必须去官守孝的一种礼法制度。在极度提倡"孝"的宋代,丁忧制度对官员仕途有极大的影响。宋朝政府为确保丁忧制度的执行,在政策和法律方面都有相关的严格规定。在宋代,大多数官员能主动执行丁忧制度并完成3年守丧的期限,但政府在遇"金革之事"时对具有"捍卫封疆之能"的武官进行起复,对某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也会加以夺情、起复。对个别官员为了权位、利禄而"匿丧"或营求起复等有违孝道的行为,不仅社会舆论会进行谴责,而且朝廷也会给予处罚;而对于"孝感于天"的人朝廷则会授予官职或加官进爵。此外,在宋朝的党派政争中,丁忧制度还会成为打击政敌的利器。
- 丁建军贾亚方
- 关键词:宋代官员仕途
- 欧阳修与河北被引量:1
- 2012年
- 宋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欧阳修于北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八月至庆历五年(1045年)八月出任河北都转运按察使期间积极参与保州兵变的善后事宜,坚决阻止了富弼屠杀保州降卒的鲁莽决定。一方面,坚决镇压军兵私自聚结的行为和盗贼流寇;一方面,针对河北弊政,积极稳妥地进行改革,减轻普通士兵和河北民众的疾苦,改善其生活条件,特别留意保持军队的稳定;并主持完成了河北兵器生产体系的重大调整,恢复了保障河北沿边粮草供应的御河漕运;对辽朝蚕食边界的行为,主张坚决斗争;甚至力图改变转运使不得参与军事边机、不得调动军队的宋朝传统。欧阳修虽在河北任职时间短暂,但却敢于担当,稳妥改革,勤政有为。
- 丁建军张婷
- 宋朝科举考试制度改革被引量:3
- 2006年
- 为了杜绝科举考试过程中出现的舞弊行为,维护科举考试的公正原则,选拔优秀人才;也为了缓和权贵势要与普通士人的矛盾,宋朝统治者在开国之后逐步对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所体现的维护国家考试之公正原则的意向值得肯定,并且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为后世考试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经验与教训。
- 崔勇丁建军
- 关键词:宋代科举考试
- 中国题壁文化的颠峰——宋代题壁文化论略被引量:3
- 2004年
- 题壁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现象,但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作者从题壁处所之多、题壁创作动机之丰富和题壁文化繁盛的社会背景三个方面对宋代题壁文化之发达做一考论。
- 丁建军
- 关键词:宋代题壁动机
- 论维利·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被引量:2
- 1999年
- 本文论述了联邦德国政府在维利·勃兰特执政期间所推行的外交政策──新东方政策,阐明了该政策“新”在何处,论述了出台该政策的国内外背景,该政策对当时的东西方关系的影响以及它在启动东西德和平统一进程中的开创作用;同时对维利·勃兰特个人在制定和执行该政策方面的作用也给以评价。
- 丁建军黄增瑞
- 关键词:新东方政策
- 宋太宗朝军功虚报现象钩沉——以土墱寨、唐河、徐河三次战斗为考察中心被引量:2
- 2016年
- 在历代战争中,军功虚报现象屡见不鲜。北宋太宗朝在对辽军的土墱寨、唐河、徐河战斗中,宋军将领的军功虚报尤其离谱。究其原因,除了军将贪功冒赏外,还与宋太宗雍熙北伐失败后渴望对辽军的胜利,以挽回自身颜面,巩固皇位,鼓舞宋朝军民士气的政治需要,均有很大关系。
- 丁建军赵寅达
- 关键词:宋太宗战果
- 宋朝官员印纸批书制度探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宋朝政府对各级各类官员普遍颁发印纸,用于记录其入仕之后的阶官升迁、履行职责情况和功过奖惩等,这种官员印纸批书制度在宋代实行时间长、使用范围广,是宋朝考核官员的一个基础性的环节。对于政府而言,印纸批书不仅是了解各级官员业绩和各地各部门情况的重要信息渠道之一,也是对官员磨勘升迁、注授差遣所依据的重要文书档案。对官员个人而言,它则关系到其在官场上的升迁或贬降。因此,宋朝对官员印纸的发放、印纸批书内容和批书者的责任追究都有明确规定,但宋朝官员印纸批书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也存在不少问题。
- 丁建军
- 关键词:宋朝官员
- 宋代依法治蝗述论被引量:8
- 2005年
- 宋代在蝗灾认识方面向着人定胜天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宋代社会舆论开始转向了对积极灭蝗的肯定,在此基础上,宋代在蝗灾防治方面比前代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其依法治蝗方面。
- 丁建军郭志安
- 关键词:宋代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