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之易
-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5
- 供职机构:保定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矿业工程更多>>
- 陕北草场生态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研究
- 1999年
- 本文根据生态经济效益理论和生态经济均衡论,引入协调性概念,对陕北榆林地区北六县草场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建立高投入、高产出的良性生态经济循环系统,是根本解决本区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矛盾。
- 金之易
- 关键词:草场资源生态经济效益
- 河北某低品位铅锌矿选矿工艺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河北某低品位铅锌矿金属矿物嵌布粒度大小不等,共生关系复杂,部分锌矿物可浮性好,含有大量易泥化的绢云母和可溶性盐类。多种选矿流程方案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碱下优先浮选流程的分选指标优于其它方案。闭路试验可获得铅品位55.37%、回收率为83.65%,含银417g/t、银回收率为67.36%的铅精矿;以及锌品位45.25%、回收率82.46%的锌精矿。采用乙硫氮+丁铵黑药作为铅矿物的捕收剂,可提高伴生银的回收率。
- 唐平宇田江涛金之易刘保锟李庆全曹月明
- 关键词:浮选工艺铅锌分离伴生银
- 陕北牧草生产力及发展对策被引量:5
- 1998年
- 通过计算陕北六县1960—1990年各年度牧草的生产潜力,分析影响牧草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探讨提高牧草生产力及草场资源合理利用对策。
- 金之易谢国华
- 关键词:牧草气候
- 陕北黄土高原牧草生产潜力及其提高畜牧业发展能力对策建议被引量:2
- 2007年
- 采用光合衰减法,计算陕北6县1970~2000年各年度牧草的生产潜力,对影响该区域牧草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气候条件中的降水因子直接影响着牧草的生产力,加之人文因素的干扰作用,导致牧草生产力水平下降。并通过对该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的综合分析,探讨草场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
- 金之易宋岩
- 关键词:气候生产潜力
- 草场资源持续发展研究──以陕北榆林地区北6县为例被引量:8
- 1996年
- 根据生态经济效益理论和生态经济均衡论,引入协调性概念,对陕北榆林地区北6县草场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建立高投入、高产出的良性生态经济循环系统,是根本解决本区环境与杜会经济之间矛盾,保持草场资源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 金之易闫会贤
- 关键词:草场资源
- 陕北草场生态经济发展途径探讨被引量:5
- 1999年
- 根据生态经济效益理论和生态经济均衡论,引入协调性概念,对陕北榆林地区北6县草场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并通过数学模型对草场资源不同发展途径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建立高投入、高产出的良性生态经济循环系统,是根本解决本区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矛盾,保持草场资源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 金之易
- 关键词:草场资源生态经济
- 陕北榆林草场资源及牧业发展研究
- 1999年
- 通过计算陕北榆林地区北部六县(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1960-1995年各年度牧草的气候生产潜力,对影响牧草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加以分析。
- 金之易王占利
- 关键词:草场资源气候生产潜力蓄牧业
- 提高某矽卡岩型铅锌矿选矿指标的工业实践被引量:1
- 2017年
- 河北某矽卡岩型铅锌矿属低铅高锌硫化矿石,方铅矿、闪锌矿的嵌布粒度较细,且以不均匀分布为主,嵌布关系复杂。为解决选矿厂铅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偏低的问题,在实验室试验和现场流程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方案并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取得了铅精矿品位57.11%、回收率67.20%的指标,相比原生产指标,铅精矿品位提高了25.30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了20.37个百分点,试验效果显著。
- 张德义田江涛金之易刘保锟李朝晖唐平宇张凯熙
- 关键词:铅锌矿选矿
- 河北某高硫铜锌矿石选矿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河北省某铜锌多金属硫化矿石黄铁矿含量高,铜锌矿物嵌布关系密切复杂。矿石含铜1.14%、含锌6.67%、含硫29.12%,属于高硫铜锌矿石。为给该矿石合理开发利用工艺提供依据,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粗1精1扫选铜,选铜尾矿经1粗1精1扫选锌,选锌尾矿经1粗1扫选硫流程,可获得铜品位为24.13%、含锌9.33%、铜回收率为73.86%的铜精矿,锌品位为50.63%、含铜1.95%、锌回收率为91.01%的锌精矿,硫品位为53.34%、硫回收率为74.46%的硫精矿产品。试验结果可以作为该高硫铜锌矿石综合开发利用的依据。
- 金之易闫会贤田江涛唐平宇曹月明
- 关键词:优先浮选铜锌分离
- 宋代教育发达原因探析被引量:14
- 2007年
- 宋代的文化成就举世瞩目,理学、宋词、话本、史学及闻名世界的三大发明,犹如明珠璀璨,熠熠生辉,在中国古代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宋代教育兴盛既是经济文化发达的表现,也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原因。宋代教育的发达,表现在太学教育制度空前完备、科举防弊制度日臻严密、书院教育兴旺发达、家庭教育日趋普遍等各个方面。发达的宋代教育,大大拓宽了宋代社会的受教育面,不断发展的宋朝教育培养出大批人才,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这对于科技、思想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为话本等通俗文学的流行发展创造了环境。所以在宋代既有思辨性极强的理学的高度发展,又有话本等通俗文化的流行。既有布衣毕发明活字印刷术,又有沈括在科学技术上的多项创造。既有苏轼这样的豪放派词人,又有李清照这样婉约的旷世才女。宋代的教育,普及层面涉及士、农、工、商各个层面。宋代的教育发达表现在文学、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宋代朝野上下有目共睹教育的伟大作用,启迪智慧,完善品德,造就人才;移风易俗,兴利除弊,治国安邦。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回顾宋代的教育,我们并非是在拿着古人的成就沾沾自喜。恰恰相反,我们的目的在于希望通过这种回顾,能为今天教育及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这也是我们组编这期笔谈的目的所在。
- 丁建军金之易
- 关键词:宋代社会历史性飞跃通俗文学活字印刷术文化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