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润升

作品数:95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专利
  • 31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理学
  • 11篇核科学技术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电子电信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7篇正电子
  • 45篇正电子湮没
  • 14篇角关联
  • 12篇核探测
  • 10篇光子
  • 9篇探测器
  • 8篇信息获得
  • 7篇闪烁体
  • 6篇正电
  • 6篇正电子湮没寿...
  • 6篇放射源
  • 5篇入射
  • 5篇数组
  • 5篇维数
  • 5篇计数率
  • 5篇合金
  • 5篇二维数组
  • 4篇束流
  • 4篇谱学
  • 4篇谱学研究

机构

  • 92篇中国科学院
  • 6篇郑州大学
  • 3篇东华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清华大学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原子能科...
  • 2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桂林电子科技...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烟台大学
  • 1篇中国汽车技术...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作者

  • 92篇于润升
  • 84篇王宝义
  • 54篇魏龙
  • 52篇曹兴忠
  • 47篇张鹏
  • 26篇况鹏
  • 17篇秦秀波
  • 11篇姜小盼
  • 9篇李卓昕
  • 9篇吴亚茹
  • 8篇张天保
  • 6篇杨静
  • 6篇李玉晓
  • 6篇王英杰
  • 6篇靳硕学
  • 5篇马创新
  • 5篇陈红民
  • 5篇章志明
  • 5篇成国栋
  • 4篇王天民

传媒

  • 11篇核技术
  • 6篇物理学报
  • 3篇材料导报
  • 3篇原子核物理评...
  • 2篇高能物理与核...
  • 2篇全国第七届正...
  • 2篇第五届反应堆...
  • 2篇第11届全国...
  • 1篇知识管理论坛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物理
  • 1篇北京同步辐射...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纳...
  • 1篇2008年全...
  • 1篇第八届全国正...
  • 1篇中国图书馆学...
  • 1篇中国图书馆学...

年份

  • 8篇2023
  • 8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8
  • 6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二维正电子湮没角关联测量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正电子湮没角关联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核探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测量装置计数损失大、操作复杂、难以普及应用的问题。该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探测器和第二固定探测器分别平行对称地设置于样品的两侧;第一固定探测器的...
况鹏刘福雁张鹏于润升王宝义曹兴忠吴亚茹魏龙
文献传递
Fe-1.5wt% Cu合金中Cu纳米颗粒与微观缺陷热回复过程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不锈钢结构材料中Cu纳米团簇是导致核反应堆压力容器钢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正电子湮没谱学(PAT)研究材料中的纳米Cu颗粒以及微观缺陷经热处理后的回复过程。PAT测量结果表明,Fe-1.5wt%Cu合金在1 173 K高真空退火处理后,主要缺陷得以回复,合金中存在Cu纳米颗粒且能吸引并捕获热化后的局域态正电子。SEM对不同温度退火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中Cu纳米颗粒的浓度逐渐降低。1473 K退火,SEM未观测到明显的Cu纳米颗粒,而多普勒展宽能谱的W参数表明合金中仍存在微小Cu纳米颗粒。
伍海彪曹兴忠吴建平成国栋李卓昕张鹏姜小盼于润升王宝义
低温硫化制备ZnS薄膜的物理性质研究
2020年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先在玻璃衬底上室温下沉积Zn金属薄膜,接着先后在200和400℃温度下的硫蒸气和氩气流中进行退火,生长出ZnS薄膜。薄膜样品的微观结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质分别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PAT)、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表征。该ZnS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具有约80%的高透光率,随着硫化时间的增加,其带隙由3.55增加到3.57eV,S/Zn原子比从0.54上升至0.89,薄膜质量明显得到改善,相对于以前报道的真空封装硫化所制备的ZnS薄膜,硫过量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此外,慢正电子湮没多普勒展宽谱对硫化前后薄膜样品中膜层结构缺陷研究表明,硫化后薄膜的S参数明显增大,生成的ZnS薄膜结构缺陷浓度高于Zn薄膜。
杨光张仁刚陈书真柯进林曹兴忠张鹏于润升王宝义
关键词:ZNS薄膜磁控溅射低温硫化
基于遗传算法的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拟合被引量:1
2011年
正电子湮没谱学是无损探测材料中纳米缺陷的有效手段,通过正电子湮没寿命谱可获得正电子在材料中的湮没状态以及材料内部电子密度分布的信息。本工作基于遗传算法(GA)的全局搜索、随机产生初值的特点,对正电子湮没理论寿命谱进行了多指数函数拟合的尝试,并用MATLAB语言编程实现了曲线拟合,得到的各组分寿命及相应强度。与LifeTime9.0的解谱结果比较,遗传算法求解寿命谱待估参数,具有不用赋经验性初值也不会陷入局部最优的优点。
马敏阳秦秀波姜小盼于润升王宝义吴伟明
关键词:正电子湮没寿命谱遗传算法
稀土铕离子掺杂聚合物基荧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对稀土铕离子掺杂聚合物基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分析归纳,介绍了稀土离子配位数及离子簇的存在对发光性能的影响,同时列举了聚合物基荧光复合材料在农业、生物医学、防伪鉴别等方面的应用。针对实践应用对物理性能的要求,分析提出了传统方法制得的材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具有综合特性的方法进行了展望。总结认为针对不同应用制备镶嵌荧光物质的前体作为复合材料两相的桥梁这一框架方法,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吴亚茹曹兴忠李玉晓杨静张鹏于润升王宝义
关键词:高分子稀土化合物配位荧光探针
一种P-n透明同质结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由p型掺Ga的SnO<Sub>2</Sub>(p-SnO<Sub>2</Sub>:Ga)和n型掺F的SnO<Sub>2</Sub>(n-SnO<Sub>2</Sub>:F)构成的透明同质结p-SnO<Sub>2...
王焕华杨铁莹姜晓明贾全杰秦秀波于润升王宝义
文献传递
用正电子湮没谱学技术表征一种有机-无机杂化膜被引量:3
2015年
应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Positron annihilation lifetime spectroscopy,PALS)和正电子湮没符合多普勒展宽能谱(Coincidence Doppler broadening energy spectroscopy,CDBES)等正电子湮没谱学技术能从微观尺度上对聚合物-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杂化膜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添加量的增大,杂化膜中较小的和较大的自由体积的尺寸都减小了;杂化膜的正电子湮没符合多普勒展宽能谱显示,MIL-101(Material Institute Lavoisier-101)亚纳米粒子的加入使得正电子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 siloxane),PDMS)氧原子上的偏向湮没效应减弱,部分正电子与来自MIL-101亚纳米粒子中金属原子的电子发生湮没,表明MOFs加入改变了聚合物基体自由体积周围的化学环境。
王胜杨静田丽霞于胜楠曹兴忠潘福生姜忠义于润升王宝义张鹏
关键词:正电子湮没自由体积杂化膜
用于表面、界面研究的慢正电子束流装置
魏龙张天保王宝义王耘波于润升陈红民马创新
该项目中慢正电子束装置的建立可使正电子湮没技术涉入当今十分活跃的表面、界面、团簇等科学研究领域。正电子激发的俄歇(Auger)能谱有比电子俄歇能谱更高地信噪比。用能量再高一些(十几至几十keV)的慢正电子束可以研究正电子...
关键词:
关键词:正电子湮没
应用正电子湮没谱学技术研究Fe-Cu合金微观缺陷的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近年来材料辐照改性、辐照损伤等复杂微观缺陷结构的研究,以二元Fe-Cu合金辐照损伤缺陷及微量Cu析出物的微观结构研究为基础,综合论述正电子湮没谱学技术(PALS,CDB,AMOC)在Fe-Cu合金复杂微观缺陷结构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成国栋曹兴忠吴建平伍海彪杨静姜小盼于润升王宝义
关键词:正电子湮没
一种基于定位算法的正电子湮没角关联测量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定位算法的正电子湮没角关联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核探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测量精度受限于设备精度的问题。该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探测器和第二固定探测器分别用于探测样品中电子与正电子湮没产生的沿反向传播的第...
况鹏刘福雁刘进洋吴亚茹张鹏曹兴忠王宝义于润升魏龙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