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芳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故宫博物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故宫博物院
  • 3篇博物
  • 3篇博物院
  • 2篇学术
  • 2篇艺术
  • 2篇终结
  • 2篇西藏考古
  • 2篇西方传教士
  • 2篇门窗
  • 2篇门窗玻璃
  • 2篇考古
  • 2篇教士
  • 2篇传教
  • 2篇传教士
  • 1篇档案
  • 1篇学者
  • 1篇样式
  • 1篇艺术史
  • 1篇艺术特征
  • 1篇艺术研究

机构

  • 8篇故宫博物院

作者

  • 8篇何芳
  • 2篇张雅静

传媒

  • 6篇故宫博物院院...
  • 1篇中国国家博物...
  • 1篇中国紫禁城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永宣时代及其影响”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1年
继2009年10月台北故宫博物院成功举办“为君难——清世宗其人其事及其时代”两岸故宫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后,2010年11月,以“永宣时代及其影响”为主题的两岸故宫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如期在北京举行。大会在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明珠热情洋溢的致辞声中拉开了序幕,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以及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的专家学者,
何芳
关键词:台北故宫博物院专家学者
18世纪清宫佛堂供龛的样式及其艺术特征
2005年
清宫所供奉的藏区各地进贡和造办处铸造的佛像甚多,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保存条件所限,大量佛像与所装供之供龛被分置庋藏,学者们在研究佛教造像的同时并未对其供奉形式予以足够重视。浏览清宫造办处档案可以发现,18世纪有关宫中造龛的记载不胜枚举。本文拟从归纳清宫供龛的基本样式和龛、像关系出发,对供龛的艺术特征及其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宗教情感等进行尝试性分析,以期全面把握清代宫廷藏传佛教艺术的整体特征。
何芳
关键词:样式艺术特征清朝皇宫
“第四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2010年
2009年10月17—19日,由故宫博物院和首都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的“第四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紫玉饭店隆重举行。来自法国、美国、德国、日本、瑞士、印度等国家以及国内各地的专家和学者共计75人应邀参加了这次盛会。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和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王晓霞致开幕辞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与会代表共提交学术论文53篇,47位专家和学者在研讨会上发表了演讲,显示了国内外西藏考古和西藏艺术研究的强大阵容。会议议题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考古新发现、吐蕃时期和佛教传入前之艺术研究、艺术风格之探讨、图像研究、元代的藏传佛教、明清北京的藏传佛教和托林寺保护。与会专家和学者从多层次、多角度对藏传佛教文物和艺术进行了详尽探讨,议题涵盖了考古、艺术、文献和历史等诸多范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何芳张雅静
关键词:西藏考古艺术研究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会议议题
“云南青花暨边疆地区青花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3
2008年
2007年11月21至26日,由中国古陶瓷学会主办的“2007年中国云南青花暨边疆地区青花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与会代表除国内专家、学者外,还有来自英国、意大利、法国、瑞士、日本、新加坡等国代表,共计180人。会议期间,代表们考察了建水窑、玉溪窑、禄丰白龙井窑窑址,观摩了玉溪博物馆、禄丰博物馆的专题展览,并进行了大会专题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共有22位代表作了大会发言。
何芳
关键词:边疆地区青花专题展览
“第五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被引量:1
2013年
2012年10月22至24日,由故宫博物院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中国西藏文化保护和发展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林蓉蓉、维也纳大学艺术史系克林伯格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并为大会致辞。
张雅静何芳
关键词:西藏考古艺术史故宫博物院
宁寿宫区门窗玻璃与西方近代平板透明玻璃工业——西方传教士双重身份的终结
本文在对乾隆晚年宁寿宫新建各殿相关档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宁寿宫工程中门窗玻璃的使用、西方近代工业前后的中西玻璃业、清宫对平板透明玻璃的引进、西方传教士与清宫玻璃厂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了乾隆三十八年开始的宁寿宫重大工程中,...
何芳
关键词:门窗玻璃传教士
文献传递
从档案看宁寿宫门窗玻璃的安装——兼论西方传教士双重身分的终结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在对有关乾隆朝后期宁寿宫新建各殿相关档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乾隆三十六年开始的宁寿宫拓建工程中平板透明玻璃在建筑门窗上的广泛使用及供应短缺的原因。文中所论及的建筑用门窗玻璃,其成分、结构和生产工艺等并不同于清宫进口或生产的日用玻璃制品,即使同为门窗用玻璃,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透光度、硬度、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这些特征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门窗的尺度和安装方式。然而,正是这种17-18世纪安装玻璃门窗的新时尚,及此种装饰手段与本土建筑文化和生活方式相融合过程中的复杂现象,使我们看到了传教士所扮演的历史角色的变化:尽管早期来华传教士带来了当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但随着专利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以及与平板透明玻璃生产过程相适应的近代工业要素在中国的缺失,西方传教士作为技术传播媒介的身分开始走向终结。
何芳
关键词:门窗玻璃传教士
1900年前后两位日本摄影师的紫禁城摄影比较
2019年
1900至1901年间,当日本摄影师山本赞七郎与小川一真的镜头对准紫禁城时,正值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城。两人的出发点与来历不同,却都真实记录了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及皇室成员仓皇出逃,紫禁城内混乱不堪的苍凉时刻。他们在《驻京美日两国提督议定游览紫禁城章程》的庇护下,以占领者的身份拍摄了一批文献价值非同寻常的'帝京旧影'。本文在对比其历史与艺术价值的同时,着重解读了其产生的语境,即《驻京美日两国提督议定游览紫禁城章程》的签定及其前后的那段历史。
何芳
关键词:紫禁城八国联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