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红云

作品数:17 被引量:161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5篇护理
  • 4篇抑郁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3篇心力衰竭
  • 3篇延续性
  • 3篇延续性护理
  • 3篇药物
  • 3篇衰竭
  • 3篇糖调节
  • 3篇糖调节受损
  • 3篇糖调节受损患...
  • 3篇细胞
  • 3篇慢性
  • 3篇慢性心力衰竭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功能

机构

  • 17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石家庄信息工...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医学部

作者

  • 17篇冯红云
  • 10篇刘璠
  • 8篇杨爱格
  • 7篇周慧敏
  • 4篇谷体心
  • 3篇王丽娜
  • 3篇张趁儒
  • 3篇赵媛媛
  • 3篇李敏
  • 2篇李幼东
  • 2篇甄宇治
  • 2篇董闪闪
  • 2篇杜丽娜
  • 2篇张庆富
  • 2篇尹婉宜
  • 2篇郭玉卿
  • 2篇任珂南
  • 2篇刘桂兰
  • 1篇张娜
  • 1篇王静

传媒

  • 6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4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心医学延续性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6
2020年
目的探讨双心医学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2017年5—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延续性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双心医学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观察2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希望水平量表评分,评估2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心功能情况[6 min步行试验(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统计2组患者出院6个月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6个月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出院时及同期对照组(P均<0.05),且出院6个月采取的积极行动评分、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出院3个月(P均<0.05);对照组患者出院3个月、6个月各项评分与出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6MWT明显高于出院时及对照组(P均<0.05),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出院时及对照组(P<0.05),2组出院6个月LVEF与出院时比较及2组间出院6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均无严重低血糖和急性心力衰竭事件发生,2组6个月内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双心医学模式下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及时调整慢性心力衰竭伴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希望水平,促使患者采取积极健康行为,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冯红云刘璠赵媛媛张哲李敏杨爱格甄宇治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慢性心力衰竭2型糖尿病心功能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糖调节受损患者红细胞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对糖调节受损患者红细胞流变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新诊断的糖调节受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A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B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联合罗格列酮4 mg/d口服,疗程12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12个月测体质量、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A组及B组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FBG、2hPG、HbA1c、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B组体质量、FINS和HOMA-IR显著降低;6个月及12个月时,B组体质量、FBG、2hPG、HbA1c、FINS、HOMA-IR、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低于A组(P均<0.05),12个月时B组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较同组6个月时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糖调节受损患者坚持生活方式干预联合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至少6个月),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可通过多种途径改善红细胞流变行为,可预防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刘璠冯红云杜丽娜张趁儒周慧敏张庆富
关键词:糖调节受损噻唑烷二酮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
阿格列汀与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糖、血脂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阿格列汀和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糖、血脂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阿格列汀组40例给予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瑞格列奈组40例给予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程均为24周。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24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MoCA评分,评估认知功能)变化情况,记录2组治疗结束时血糖达标率和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阿格列汀组37例、瑞格列奈组38例完成研究。治疗前2组HbA1c、FPG、2hPG、TG、TC、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2周、24周后,2组TG、TC以及瑞格列奈组MoC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HbA1c、FPG、2hP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24周后,阿格列汀组HbA1c显著低于瑞格列奈组(P<0.05),MoCA评分显著高于瑞格列奈组(P<0.05);治疗结束时,瑞格列奈组血糖达标率为71.1%(27/38),阿格列汀组血糖达标率为78.4%(29/37),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格列奈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1.6%(12/38),阿格列汀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0.8%(4/37),阿格列汀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瑞格列奈组(P<0.05)。结论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相当,对血脂均无明显影响,但阿格列汀可改善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杨爱格董闪闪刘璠张趁儒冯红云王丽娜周慧敏
关键词:2型糖尿病瑞格列奈血糖
罗格列酮对糖调节受损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对糖调节受损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及部分炎症因子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降糖外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方法新诊断的糖调节受损患者80例随机分为生活方式组(n=40)和罗格列酮组(n=40)。生活方式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罗格列酮组给予生活方式联合干预罗格列酮4 mg/d口服,疗程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个月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脂联素水平及红细胞刚性指数。结果治疗前2组HbA1c、hs-CRP、TNF-α、IL-6、脂联素、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生活方式组TNF-α、IL-6、脂联素无显著变化(P均>0.05);3个月时2组HbA1c、hs-CRP、红细胞刚性指数及罗格列酮组TNF-α、IL-6显著下降(P均<0.05),6个月时罗格列酮组的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罗格列酮组HbA1c、红细胞刚性指数、hs-CRP、TNF-α、IL-6均显著低于生活方式组,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生活方式组(P<0.01);6个月时罗格列酮组hs-CRP、TNF-α、IL-6、红细胞刚性指数与同组3个月时比较显著降低(P均<0.05),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刚性指数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832,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联合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糖调节受损,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可以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机体炎症反应,进一步改善胰岛功能,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刘璠冯红云杨爱格王丽娜周慧敏尹婉宜
关键词:糖调节受损罗格列酮红细胞刚性指数炎症因子
罗格列酮对糖调节受损患者红细胞流变行为的干预研究
刘璠张趁儒尹婉宜王丽娜杨爱格冯红云杜丽娜周慧敏张庆富
糖调节受损(IGR)是介于正常糖耐量与糖尿病之间的异常代谢状态,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对IGR的干预治疗成为当今糖尿病预防的循证医学中的研究热点,中国也将干预IGR作为糖尿病三级预防的重要环节。该研究通过观察噻唑烷二酮类药...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循证医学罗格列酮
糖耐量异常患者骨密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杨爱格刘璠周慧敏郭玉卿吕晓静冯红云韩旭
对IGT患者骨密度的变化及性别、年龄、体重、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和IGT患者骨密度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并对IGT患者短期应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后骨密度的变化及相关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不同年龄糖耐量异常患者骨密度变化的关联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糖耐量异常(IGT)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及其关联因素。方法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73岁人群,选取290例糖耐量异常者做为实验组,29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糖耐量正常(NGT)者做为对照组,对两组骨密度,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两组骨密度、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lc变化水平,分析两组间在不同年龄段骨密度的变化及其关联因素。结果IGT组与NGT组的骨密度、餐后2小时血糖、HbAlc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空腹血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增龄两组间骨密度均呈下降趋势,其中60岁以上的男性IGT患者BMD明显低于同龄NGT者(P〈0.05),50岁以上女性IGT患者BMD明显低于同龄NGT者(P〈0.05)。结论随着增龄,及餐后2小时血糖的影响,糖耐量异常患者较糖耐量正常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且有性别差异,女性年龄较男性提前。
杨爱格刘璠郭玉卿冯红云周慧敏
关键词:糖耐量异常骨密度血浆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
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用阿格列汀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在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胰岛素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二肽基肽酶(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抑制剂治疗有效性、安全性的区别。方法将2型糖尿病MC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格列汀组、阿卡波糖组和瑞格列奈组各40例。阿格列汀组加用阿格列汀,阿卡波糖组加用阿卡波糖,瑞格列奈组加用瑞格列奈。疗程24周。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postprandial blod glucose,2hP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记录所有低血糖事件、胃肠道反应及HbA1c达标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HbA1c、FPG、2hPBG均显著下降(P<0.01),TG、TC无显著变化(P>0.05)。同一时间点各组间HbA1c、FPG、2hPBG、TG和T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阿格列汀组血糖达标率最高74.36%(χ2=6.496,P<0.01),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最低0.00%(χ2=37.853,P<0.01),低血糖发生率最低2.56%(χ2=16.955,P<0.01)。结论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MCI患者,降糖效果不劣于阿卡波糖和瑞格列奈,低血糖发生率、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更低。
王静刘璠董闪闪冯红云杨爱格周慧敏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攻击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6月首次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195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攻击问卷(AQ)评估患者的攻击行为,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对不同人口学资料和不同严重程度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攻击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的方式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性别、居住地、独生情况、教养方式、精神疾病家族史患者AQ评分比较(P<0.05)。其中女性、城镇、独生、暴力型、精神疾病家族史阳性患者AQ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患者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敌意及A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组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及AQ评分高于轻、中度组,重度组敌意评分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患者愤怒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暴力型教养方式、抑郁严重程度是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P<0.05)。回归方程如下:Y=83.009+5.640X1+8.306X2+9.516X3。结论女性、居住在城镇、独生子女、暴力型家庭教养方式、重度抑郁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即女性、暴力型家庭教养方式、重度抑郁是其攻击行为出现的风险因素。
路月英冯红云曹旭影李幼东彭雨涵葛怡然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症教养方式
循证护理结合PDCA循环管理法在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局部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结合循证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降低局部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PCI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每12h注射1次,7天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在同样的常规护理下,实验组运用PDCA循环管理结合循证护理注射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皮下出血发生率、疼痛程度及护理操作满意度。结果两组均未发现皮下硬结。观察组瘀斑发生率[6.7%(2/30)比23.3%(7/30)],局部疼痛发生率[6.7%(2/30)比73.3%(22/3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结合循证护理,可明显降低PCI术后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局部的瘀斑、疼痛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对护理操作的满意度。
冯红云吉立双张琪刘桂兰谷体心
关键词:循证护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低分子肝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