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 作品数:23 被引量:96 H指数:6 供职机构: 乐山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镇江市科技计划项目 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姜黄素联合曲克芦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姜黄素联合曲克芦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乐山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诊断并住院治疗的84例SAP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姜黄素联合曲克芦丁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炎症反应指标及肠道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日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0.05);且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含量较对照组和本组治疗前均明显增加,而大肠杆菌、肠球菌、内毒素、D-乳酸、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SAP患者予以姜黄素联合曲克芦丁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对病情改善具有较好的疗效。 刘宇 王清 严苹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 姜黄素 曲克芦丁 肠道菌群 TLR-9在胰腺癌细胞化疗中对吉西他滨耐药性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TLR9影响胰腺癌PANC-1细胞对吉西他滨的耐药性。方法:将PNCA-1细胞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生理盐水+吉西他滨,B组给予TLR9激动剂+吉西他滨,C组给予TLR9抑制剂+吉西他滨。检测3组细胞凋亡水平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B组凋亡率小于A组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凋亡率大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cl-2的表达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Bcl-2的表达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cl-2的表达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活TLR9可明显增加胰腺癌PNAC-1细胞株对吉西他滨化疗的耐药性,抑制TLR9可增加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 刘宇 雷泽华 高峰畏 王清 张建新关键词:胰腺癌 吉西他滨 枣梨、山楂口服液对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脂代谢及LPL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枣梨、山楂口服液对高脂血症胰腺炎(hvperlipidemia pancreatitis,HAP)患者脂代谢及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esterase,LP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肝胆胰外科的60例HAP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分泌、抑酸、抗感染等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精制枣梨、山楂口服液进行干预,持续2周后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等生化指标,以此评定枣梨、山楂对HAP患者降血脂的作用;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肝组织中LPL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测定LPL蛋白含量,从分子水平研究枣梨、山楂口服液降血脂的机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C、TG、HDL-C、LDL-C等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LPLmRNA及蛋白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91,P=0.006)。结论:枣梨、山楂口服液能有效调控HAP患者LPL基因的表达,进而缓解胰腺炎病情进展。 王清 刘宇 付金强 薛谦 严苹关键词:胰腺炎 脂代谢 LPL基因 山楂 小鼠胰腺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小鼠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PSCs)分离培养方法,并观察分离培养结果。方法:在原有大鼠胰腺星状细胞分离培养技术基础上,将胰腺组织块碎片进行分离培养并传代,从而得到纯化的星状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结合免疫荧光以及蛋白质印迹法鉴定小鼠胰腺星状细胞,通过细胞计数及台盼蓝染色观察细胞生长及活力。结果:组织块法所得小鼠原代胰腺星状细胞油红染色阳性;第3天起细胞快速生长并逐渐活化,传代后的细胞基本活化。活化的PSCs免疫荧光染色显示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阳性。蛋白质印迹结果表明,活化的PSCs均表达α-SMA、结蛋白,完全活化后结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结论:通过组织块法可成功分离出小鼠胰腺星状细胞,其细胞产率、活力和纯度均可满足体外研究需要。 范昕 王莹 侯雯跻 刘宇 王旭青 孙康 张建新关键词:组织块法 肝圆韧带裂入路在再次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肝圆韧带裂入路在再次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乐山市人民医院肝胆胰腺外科行再次肝切除术的40例HCC术后复发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经肝圆韧带裂入路)与对照组(常规手术入路),各20例。比较2组的围手术期手术指标、外周血实验室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P<0.05)。同组内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TBIL、ALT水平均降低,HGF水平均升高(P<0.05)。术前2组患者的TBIL、ALT和H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2组的TBIL和ALT水平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个月时研究组的H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后TBIL和ALT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后HGF的升高值高于对照组(P<0.001)。2组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总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7);随访期间2组的复发、转移和死亡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圆韧带裂入路再次肝切除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并能减小对残留肝脏的损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王清 高峰畏 刘宇 薛谦 付金强关键词:复发性肝细胞癌 肝功能 术中出血 “LEER”模式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LEER"模式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37例围术期采用传统方案(传统组),25例围术期采用"LEER"模式ERAS方案(ERAS组)。"LEER"模式为:少痛(less pain)、早动(early move)、早食(early eat)、安心(reassuring)。结果 ERAS组相比于传统组,术后疼痛评分更低[(3.12±0.78) vs (4.59±1.01),t=6.459,P<0.05],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更快[(3.28±0.46)d vs (3.76±1.01)d,t=2.205,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96±0.79)d vs (2.62±0.64)d,t=3.635,P<0.05]及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3.28±0.46)d vs (6.05±1.39)d,t=7.056,P<0.05]更早,胰漏发生率更低[20.00%(5/25) vs 51.35%(19/37),χ^2=6.181,P<0.05],住院时间更短[(11.52±1.39)d vs (15.76±2.51)d,t=7.671,P<0.05],住院费用更低[(61 610.92±4 272.13)元 vs (70 167.70±3 736.14)元,t=8.348,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其他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EER"模式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安全有效,可加快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雷泽华 谢青云 赵欣 杨洁 鲁恒 高峰畏 龚杰 张艳 余会平 罗忠纯 蒋康怡 刘宇 王清 周泉宇 薜谦 甘元涛 乌建平 付金强 杜波 王志旭 许鹏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RhGM-CSF对SAP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性作用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肠黏膜屏障功能中的保护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假手术组)、胰腺炎组(SAP组)、治疗组(SAP+rhGM-CSF组)。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3%牛磺胆酸钠溶液制造重症胰腺炎大鼠模型,治疗组造模成功后,皮下注射rhGM-CSF 3μg/kg×5 d。5 d后处死大鼠,观察小肠组织形态学化、CD4+/CD8+值及肠道菌群结构改变。结果:SAP大鼠均无死亡,各组黏膜层出现明显病理改变。与胰腺炎组相比,治疗组小肠黏膜损伤明显减轻,上皮细胞基本完整,绒毛排列紧密,小肠腺加深且数量较多,杯状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多,黏膜厚度及肠壁水肿减轻;固有层CD8+淋巴细胞数明显减少,CD4+/CD8+值明显增高。胰腺炎组与对照组相比肠道菌群明显改变;治疗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均明显高于胰腺组[(6.34±4.64) ln/g vs.(3.71±4.96) ln/g,(9.52±3.86) ln/g vs.(5.17±2.14) ln/g,P<0.05],而大肠杆菌与肠球菌较胰腺组明显降低[(7.98±2.23) ln/g vs.(11.36±3.74) ln/g,(4.65±1.85) ln/g vs.(7.28±2.63) ln/g,P<0.05]。结论:rhGM-CSF能改善SAP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 严苹 王清 刘宇 陈霞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肠黏膜屏障 急性重症胰腺炎 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三种手术方案优缺点比较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探查一期缝合三种手术方案的优缺点。方法:胆道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组(A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组(B组)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内支架一期缝合组(C组)各40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采用Clavien-Dindo分级比较各组并发症,比较3组各级胆漏和胆管狭窄的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C组176.70±29.74分钟,长于A组的153.12±21.27分钟和B组的159.27±18.86分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出血量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C组8.07±5.03天,短于A组的8.07±5.03天和B组的8.48±5.52天,B组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B组21660.49±5688.71元,少于C组的21681.44±5653.36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Ⅰ级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C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A级胆漏发生率22.5%,高于B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一期缝合组住院费用较内支架一期缝合组少,经胆囊颈一期缝合组术后住院时间最长,常规一期缝合组居中,内支架组最短;内支架组手术时间较另外两组长;经胆囊颈切开一期缝合组Clavien—DindoⅠ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内支架一期缝合组;内支架一期缝合组A级胆漏发生率低于常规一期缝合组。 杜波 王志旭 刘宇关键词:胆道探查 一期缝合 内支架 腹腔镜 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callispheres载药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callispheres载药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分为2组,42例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DEB-TACE治疗纳入观察组,58例采用DEB-TACE治疗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生化指标、药物不良反应、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76.19%,大于对照组的51.72%(P <0.05).观察组血清甲胎蛋白(AFP)、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液学毒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升高、上消化道出血、心脏毒性、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半年生存率和一年生存率分别为78.57%和42.86%,均大于对照组的56.90%和24.14%(P <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11(4~16)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7(3~13)个月,观察组累积生存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DEB-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疗效显著,明显提高生存率,但不良反应较多. 谢青云 雷泽华 高峰畏 蒋康怡 刘宇关键词:肝细胞癌 中晚期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载药微球 复发性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比较不同复发次数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院外血脂管理与病情的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乐山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173例HLA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根据患者复发次数的不同分为4组,比较4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随复发次数的增加,患者年龄呈年轻化且男性多于女性,血脂、血清淀粉酶、发热率及死亡率均呈升高的趋势,A、B两组性别、住院时间、血清淀粉酶、发热率及死亡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复发组的血脂控制不佳。结论血脂管理不善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复发率增加有关,积极早期控制血脂是预防疾病发生的核心。 王清 严苹 刘宇 薛谦 乌建平 付金强关键词:复发 高脂血症 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