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宇飞

作品数:5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萨拉乌苏河流...
  • 3篇剖面
  • 3篇末次间冰期
  • 3篇间冰期
  • 3篇古气候
  • 3篇冰期
  • 2篇米浪沟湾剖面
  • 2篇环境演变
  • 2篇古气候变化
  • 1篇萨拉乌苏组
  • 1篇沙丘砂
  • 1篇土壤
  • 1篇盆地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勒布
  • 1篇化学风化
  • 1篇古土壤
  • 1篇干旱
  • 1篇巴丹吉林

机构

  • 5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刘宇飞
  • 4篇李保生
  • 4篇曾兰华
  • 4篇杨艺
  • 4篇欧阳椿陶
  • 4篇温小浩
  • 4篇欧先交
  • 1篇董光荣
  • 1篇李云卓
  • 1篇靳鹤龄
  • 1篇吴正

传媒

  • 2篇地理学报
  • 2篇中国沙漠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巴丹吉林沙漠查格勒布剖面微量元素反映的150ka BP以来的气候变化被引量:21
2007年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查格勒布剖面150 ka BP以来地层层位中16种微量化学元素的分析发现: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元素P、Mn、Zr、Cr、Pb、Rb、Nb、Y和相对活泼的元素V、Sr、Ni、Cu、Zn、As均随25个风成沙丘砂与黄土、古土壤、湖相、冲坡积砂土砾石层构成的沉积旋回显示为25个含量低-高变化旋回,呈跌宕起伏且多波动的锯齿状的元素相对迁移-聚集过程线。元素在风成沙中呈现的低值,揭示了干旱寒冷气候作用下风力的侵蚀搬运与堆积作用;在砂土砾石层特别是湖相、黄土和古土壤中相对富集,则与暖湿气候背景下剖面所处的特殊洼地地貌位置有关。上述变化特征主要是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地区150 ka BP以来的25个干寒多风-温湿或暖湿的气候波动所致,其根本原因可能与全球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影响下的东亚冬夏季风的“拉锯式”摆动有关。
杨艺李保生李云卓刘宇飞欧阳椿陶温小浩欧先交曾兰华
关键词:古气候变化
米浪沟湾剖面末次间冰期Rb、Sr迁移聚集规律与环境演变
据最新研究成果,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61LS-84S归属于末次间冰期,其TL最新测年为134kaBP~75kaBP。该剖面末次间冰期层系记录了8.5个有风成的古砂丘砂与河湖相和/或古土壤构成的沉积旋回。 ...
刘宇飞
关键词:末次间冰期RBSR古气候变化
文献传递
末次间冰期我国半干旱盆地Rb、Sr的迁移聚集规律与环境演变——以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研究结果为例被引量:9
2006年
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末次间冰期层系记录了8.5个有风成的古沙丘砂与河湖相和/或古土壤构成的沉积旋回。该层系Rb、Sr元素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主要表现为古沙丘砂中的Rb、Sr含量相对迁移,而在上覆河湖干目和/或古土壤中相对聚集,构成术次问冰期的Rb、Sr含量迁移与聚集的8.5个元素旋回。研究表明,由Rb、Sr含量变化构成的这些旋回主要是由干冷暖湿气候波动所致。该地末次间冰期层系由上至下可划分为5个层段,即MS1~MS5。Rb、Sr含量在MSl、MS3、MS5和MS2、MS4分别呈现明显的峰态和不同程度的低谷,揭示出前者与后者分别是受到暖湿和干冷气候影响向的阶段。据此,可以将MS1、MS2、MS3、MS4和MS5依次在气候性质和阶段上可与GRIP冰芯和Sulu海MIS5a、5b、5c、5d、5e诸亚段进行对比。研究亦表明,河湖相和古土壤Rb/Sr曲线却都不尽是峰态,黄土高原Rb/Sr值的气候意义并不完全适宜说明半干早盆地或洼地的古环境变化。
刘宇飞李保生杨艺欧先交温小浩欧阳椿陶曾兰华
关键词:末次间冰期
萨拉乌苏河流域末次间冰期古土壤化学风化与古气候被引量:15
2007年
内蒙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末次间冰期发育5层古土壤。对这5层古土壤的形态特征、粒度、扫描电镜及化学风化等分析结果表明:(1)这些古土壤具有与华北现代褐土相似的形态特征;(2)粘化率中部高和石英颗粒表面硅质溶蚀—沉淀现象表明古土壤层中发生过风化成壤作用;(3)用K2O/Na2O、Al2O3/Na2O、MnO/Al2O3、CIA及A-CN-K图解与华北现代褐土作对比分析,发现它们的化学风化特征极为相似;(4)用气温及降水量与CIA值的回归关系方程,得出5层古土壤发育时期的水热状况确与华北现代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大致相同或更显暖湿。形态特征、粒度、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和化学风化特征等多个方面具备了与现代华北褐土类似的化学风化成壤特征,证明这些古土壤是在与华北相似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欧阳椿陶李保生欧先交温小浩曾兰华杨艺刘宇飞
关键词:古土壤化学风化末次间冰期古气候
萨拉乌苏河流域萨拉乌苏组沙丘砂沉积特征被引量:16
2006年
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萨拉乌苏组含7层古流动沙丘砂、4层古固定—半固定沙丘砂。对这些沙丘砂的沉积构造观察以及粒度、扫描电镜和常量化学元素分析结果表明:(1)这些沙丘砂具有与现代沙丘砂相似的风成沉积构造特征;(2)粒度及其参数——Mz、!、Sk和Kg,以及主要化学组分SiO2、Al2O3和TOFE也与现代沙丘砂相近;(3)Mz-"、SiO2-Al2O3+TOFE散点图和概率累积曲线显示这些沙丘砂与萨拉乌苏组中的河湖相、古土壤差别明显,而与现代沙丘砂一致;(4)石英砂颗粒具有良好的磨圆以及碟形坑、新月形坑、麻坑、上翻解理薄片、硅质沉淀和硅质裂纹等表面结构特征,反映其曾受持久的风力搬运作用。沉积构造、粒度、石英砂颗粒表面结构和化学元素等多个方面具备了与现代沙丘砂类似的风成特征,证明这些沙丘砂的成因是风成的。
欧先交李保生靳鹤龄吴正温小浩董光荣曾兰华欧阳椿陶杨艺刘宇飞
关键词:萨拉乌苏组沙丘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