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炳运

作品数:8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篇回转
  • 5篇回转误差
  • 4篇镗杆
  • 4篇补偿控制
  • 2篇伺服
  • 2篇伺服机构
  • 2篇轴承
  • 2篇主轴
  • 2篇自动补偿
  • 2篇镗削
  • 2篇微位移
  • 2篇码盘
  • 2篇磨床
  • 2篇静压
  • 2篇静压轴承
  • 2篇活塞
  • 2篇光电码盘
  • 2篇高精密
  • 2篇车刀
  • 1篇压电

机构

  • 8篇国防科学技术...
  • 2篇大连组合机床...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作者

  • 8篇刘炳运
  • 2篇潘仲明
  • 2篇范大鹏
  • 2篇余之泳
  • 1篇王世民
  • 1篇刘学杰
  • 1篇李圣怡
  • 1篇张宝坤

传媒

  • 2篇组合机床与自...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磨床与磨削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年份

  • 1篇1994
  • 2篇1992
  • 4篇1990
  • 1篇198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活塞异形外圆加工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塞异形外圆加工装置,特别适合中凸变椭圆活塞的加工生产。本发明由车刀、弹性刀体、电动微位移伺服机构、微型计算机、D/A转换器、功率放大器、控制电路、活动基座和进电机及其传动机构、光电码盘和微动开关组成。该装...
刘炳运谌国权潘培元
精密磨床主轴回转误差补偿技术的研究
1992年
本文在分析精密磨床主轴回转误差运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时序建模理论的随机运动误差补偿方案,并介绍了采用信号处理器TMS32010实现高速补偿控制的方法及初步实验结果。
王世民刘炳运范大鹏
关键词:回转误差误差补偿磨床主轴
双导向镗杆回转误差自动补偿技术(一)——静压轴承轴心位移的计算机补偿控制
1990年
本文为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项目课题研究成果论文之一,主要探讨静压轴承控制特性,以轴心位移为控制对象,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主动调节,实现计算机补偿控制.图9幅。
余之泳王浩藩刘炳运刘学杰
关键词:静压轴承自动补偿
外圆磨床主轴回转误差的补偿控制
1990年
本文提出一个外圆磨床主轴回转误差补偿方案。补偿系统是一个闭环系统,各环节的传递函数可通过系统辨识获得,根据最小方差控制原则求出微动伺服机构的控制输入以达到最优的控制效果。
刘炳运范大鹏谌国权
关键词:外圆磨床主轴回转误差补偿控制
双导向镗杆回转误差自动补偿技术(五)——镗削加工同轴多层孔的同轴度误差在线反馈补偿控制
1990年
本文简述了数据采集与补偿控制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及补偿控制切削试验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该项误差补偿控制技术镗削加工同轴多层孔,同轴度误差<φ0.01mm,表面粗糙度Ra<1.25μm。图1幅。
余之泳刘述纪张宝坤王浩藩潘仲明刘炳运
关键词:回转误差
双支承静压轴承镗杆轴心漂移的优化补偿控制
1994年
介绍了双导向静压支承镗杆轴心漂移的在线检测与补偿系统。在该系统中,通过最优调节压电陶瓷节流器的节流缝隙来改变静压轴承的油腔压力,以抵消外载荷干扰的影响,抑制镗杆的轴心漂移,进而提高被加工工件(如气缸曲轴孔、发动机箱体)的同轴度。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控制方法,补偿效率可达50%以上。
潘仲明刘炳运
关键词:静压支承压电陶瓷节流器
全文增补中
镗杆回转误差自动补偿技术研究
报告了镗杆回转误差自动补偿技术的研究,叙述了用于误差测量和补偿控制的计算机辅助试验装置,设计了带压电陶瓷驱动器的新型液压体静压轴承。文中用理论分析和试验方法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初步确定了选择此种轴承设计参数的一...
王浩藩李圣怡刘炳运
关键词:镗杆回转稳定性误差分析镗削回转误差
活塞异形外圆加工装置
一种活塞异形外圆加工装置,特别适合中凸变椭圆活塞的加工生产。本发明由车刀、弹性刀体、电动微位移伺服机构、微型计算机、D/A转换器、功率放大器、控制电路、活动基座和进电机及其传动机构、光电码盘和微动开关组成。该装置系统结构...
刘炳运谌国权潘培元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