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大鹏

作品数:214 被引量:1,016H指数:17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44篇期刊文章
  • 54篇专利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6篇机械工程
  • 2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8篇电子电信
  • 18篇理学
  • 13篇电气工程
  • 1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文化科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军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3篇伺服
  • 19篇光电
  • 17篇电机
  • 15篇陀螺
  • 14篇感器
  • 14篇传感
  • 14篇传感器
  • 13篇伺服系统
  • 11篇运动控制
  • 11篇数控
  • 11篇滤波
  • 11篇控制器
  • 9篇柔顺
  • 8篇传动
  • 7篇导引头
  • 7篇运动控制器
  • 7篇光电跟踪
  • 6篇动力学建模
  • 5篇动力调谐
  • 5篇动力调谐陀螺

机构

  • 214篇国防科学技术...
  • 4篇长沙学院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南京航空航天...
  • 3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南林学院
  • 2篇昆明物理研究...
  • 2篇浙江大学
  • 2篇北方自动控制...
  • 2篇湖南兵器资江...
  • 1篇湖南工程学院
  • 1篇西安应用光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衡阳北方光电...
  • 1篇中国卫星海上...
  • 1篇桂林空军学院

作者

  • 214篇范大鹏
  • 53篇范世珣
  • 49篇张连超
  • 35篇张智永
  • 18篇洪华杰
  • 16篇周擎坤
  • 16篇张文博
  • 16篇朱文亮
  • 15篇刘钢
  • 14篇朱华征
  • 12篇陈宁
  • 12篇李圣怡
  • 11篇鲁亚飞
  • 11篇孙海洋
  • 11篇庞新良
  • 11篇马东玺
  • 10篇杜卯春
  • 9篇周晓尧
  • 8篇郑子文
  • 8篇黄征宇

传媒

  • 15篇光学精密工程
  • 8篇中国机械工程
  • 8篇应用光学
  • 7篇国防科技大学...
  • 7篇兵工自动化
  • 6篇红外与激光工...
  • 5篇组合机床与自...
  • 4篇兵工学报
  • 4篇光电工程
  • 4篇航空兵器
  • 4篇弹箭与制导学...
  • 4篇2014全国...
  • 3篇火力与指挥控...
  • 3篇机械工程学报
  • 3篇机械强度
  • 3篇红外技术
  • 3篇机械与电子
  • 3篇航空学报
  • 3篇中国惯性技术...
  • 3篇中国第三届机...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15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3篇2016
  • 11篇2015
  • 13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13篇2011
  • 15篇2010
  • 12篇2009
  • 19篇2008
  • 17篇2007
  • 11篇2006
  • 10篇2005
2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轨迹已知类伺服系统运动控制的工程实现被引量:1
2004年
针对轨迹已知类伺服系统的运动控制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PFC -PID串级透明控制的工程实现 ,通过内环PID控制来提高抗干扰性 ,内环作为外环PFC控制的广义对象 ,外环采用预测函数控制来获得良好的跟踪性能和强鲁棒性。分析了预测函数控制在具有参数饱和限制环节的伺服系统中的实施算法。并通过仿真比较该算法与PID前馈控制的效果 ,验证其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刘钢吴智勇李圣怡范大鹏胡德文
关键词:伺服系统运动控制预测函数控制鲁棒性抗干扰
动力调谐陀螺键合图建模及控制方法研究
2008年
键合图方法是一种统一处理多种能量范畴的工程系统的动态分析图形化方法。本文根据陀螺的结构原理建立了动力调谐陀螺的开环键合图模型,模型能够正确反映陀螺的特性,根据模型设计了陀螺的再平衡回路闭环解耦控制器,应用20-sim软件对结构和控制一体的陀螺闭环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闭环解耦控制器能够显著降低动力调谐陀螺两轴之间的固有耦合作用,结构和控制一体化的建模和仿真方法有利于实现陀螺控制系统的快速设计。
张连超范大鹏范世珣庞新良
关键词:动力调谐陀螺键合图解耦仿真
智能化数控技术发展及STEP-NC数控系统结构分析
同现代的CAD/CAPP/CAM的设计制造要求比,传统CNC数控标准ISO6983已经成了数控技术发展的瓶颈,智能化的先进设计制造技术要求新的数控标准与之相适应。STEP-NC(ISO14649)数控标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范大鹏孙海洋
文献传递
外圆磨床主轴回转误差的补偿控制
1990年
本文提出一个外圆磨床主轴回转误差补偿方案。补偿系统是一个闭环系统,各环节的传递函数可通过系统辨识获得,根据最小方差控制原则求出微动伺服机构的控制输入以达到最优的控制效果。
刘炳运范大鹏谌国权
关键词:外圆磨床主轴回转误差补偿控制
一种精级回转驱动机构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两轴四框结构光电吊舱,内框多采用力矩电机直驱,稳定精度仅为数10μrad。为达到更高精度的μrad量级,提出一种压电陶瓷驱动柔性支承的精级回转驱动机构,作为光电吊舱的内框驱动。介绍了精级回转驱动机构的构型方案,并对压电陶瓷的驱动能力进行了探讨,对柔性支承的回转刚度、固有频率、几何参数进行了详细设计。建立了机电仿真模型,制造了原理样机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其主要性能指标为:行程509.1μrad,分辨率优于0.5μrad,1Hz、100μrad的正弦信号跟踪误差小于3μrad,固有频率约1kHz,均满足设计目标。
王新广范大鹏刘华谭若愚谢馨陈宁
关键词:光电吊舱压电陶瓷柔性支承
消隙齿轮伺服系统动力学建模与频率特性被引量:7
2015年
消隙齿轮广泛应用于航天精密伺服机构领域,具有高精度、高响应速度和高稳定性的要求,故需对其频率特性进行研究。依据两质量系统建模方法,建立了消隙齿轮伺服系统包含线性和非线性两部分的动力学模型。以普通直齿轮分段死区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消隙齿轮分段死区模型,给出了模型中等效传递刚度的计算方法,特别是消隙扭簧扭转刚度的计算方法。利用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对所建立的消隙齿轮伺服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了传动轴刚度、静态间隙和扭簧刚度对系统谐振特性的不同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静态间隙与扭簧刚度是影响消隙齿轮伺服系统谐振频率的重要因素。
廖洪波范大鹏范世珣
关键词:等效刚度谐振频率
基于强跟踪滤波器的多传感器组合测姿系统被引量:5
2009年
当无人机机动飞行时,采用加速度计校正陀螺误差的测姿系统不能有效地修正陀螺漂移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强跟踪滤波器的多传感器组合测姿系统。引入GPS速度信息、捷联加速度信息和角速率信息建立了基于欧拉角描述的融合测姿系统模型,采用强跟踪滤波器对姿态进行融合估计,有效地估计出陀螺的漂移误差,从而得到无人机准确可靠的姿态测量,同时可以修正无人机的运动速度。通过建立飞行仿真模型,在给定的飞行航迹段对所提出的多传感器姿态测量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测姿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小模型误差的影响,估计出陀螺的漂移误差,得到更加准确的姿态测量。
王志胜胡勇王道波范大鹏
关键词:多传感器无人机
基于MC系列运动控制器的软PLC设计与实现被引量:7
2003年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软PLC将会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主流工业电气控制场合。本文介绍了利用MC系列运动控制器,在PC机下实现软PLC指令功能的算法,该算法具有简单、通用、易于实现的特点。
邓华范大鹏徐朝阳朱春光
关键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气控制系统软PLC
工程软件人机界面制作技术
何汉辉范大鹏
关键词:微型计算机人-机系统
虚拟PDM环境下基于特征增长的协同设计被引量:3
2011年
协同设计目前已经成为解决复杂产品设计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分析了现有协同设计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构建虚拟PDM(VPDM,Virtual PDM),应用交换特征增长数据的方法,来解决企业间异构PDM、CAD应用系统的协同设计问题。给出了虚拟PDM的定义,并介绍了基于虚拟PDM进行协同设计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基于虚拟PDM的协同设计框架,分析了虚拟PDM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描述了Express表达的操作模型、统一特征模型,并将其映射到数据库。描述了虚拟PDM环境下基于特征增长的协同设计流程。通过系统所述的方法,研制的原型系统初步实现了两类CAD和PDM软件之间的协同设计。
梁科山范大鹏尚建忠唐力曹玉君
关键词:协同设计数据库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