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平
- 作品数:24 被引量:122H指数:8
- 供职机构: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郴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郴州市2010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对2010年郴州市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进行核酸检测,为临床确诊和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共681份。结果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68.9%,EV71阳性率为37.2%,CoxA16阳性率为13.5%。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0-3岁年龄段。性别分布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郴州市2010年手足口病以EV71为主,占总病例数的53.94%,主要分布在安仁、永兴、宜章、桂阳,重症病例EV71占79.25%。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主要由EV71引起。
- 郑文谭徽刘爱平谢群陈白鹭何清懿
- 关键词:手足口病EV71COXA16
- 2007-2009年郴州市H3N2亚型流感病毒HA1基因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了解2007-2009年郴州市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情况及血凝素基因变异特征。方法 按时间先后顺序随机选择2007-2009年流感病原学监测中分离到的H3N2亚型毒株8株,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NA),采用RT-PCR法扩增病毒HA1基因,纯化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导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特性分析。结果H3N2亚型流感病毒在2007年为优势株,2008-2009年相对H1N1亚型流感病毒为弱势株;2007年分离株与该年疫苗株(A/Wisconsin/67/2005)比较,变异位点主要为G50E、S138A、K140I、R142G、N144D和L157S,抗原性发生了漂移;2008年分离株与2008-2009年疫苗株(A/Brisbane/10/2007)比较,变异位点主要为R142G、L157S;2009年分离株与该年疫苗株比较,变异位点主要为L157S、K173Q,2008-2009年分离株与该年疫苗株比较未发生明显变异。结论郴州市2007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HA1发生了明显变异,H3N2流感病毒较活跃,当年生产的疫苗预防效果较差;2008-2009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HA1与该年度疫苗株相比未发生明显变异,人群对其建立较好的免疫屏障,这是郴州市2008-2009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活动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 谢群谭徽付敏王大燕赵翔陈柏塘罗文英刘爱平陈白鹭
- 关键词:H3N2亚型流感病毒氨基酸序列
- 郴州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了解郴州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郴州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3年郴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疫情80起,病例数256例。疫情主要发生在家庭(67.5%,54/80),报告病例数以2--5例为主(87.5%,70/80)。报告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3—6月(85%,68/80),呈明显季节性。病例以3岁及以下人群为主(83.2%,213/256),男性多于女性。病原学监测提示,2010年和2012年聚集性病例以Ev71感染为主,2011年以CoxA16感染为主,2013年以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为主。结论2010—2013年郴州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特征同当年手足口病全部病例的流行特征一致。引起手足口病的人肠道病毒都可以引起聚集性病例的发生,引起聚集性病例的病原体型别与流行的优势毒株有关。
- 何清懿朱韩武谭徽刘爱平陈白鹭刘晓峰
- 关键词:手足口病聚集性流行病学
- 2010—2011年湖南省郴州市手足口病EV71型VP1区基因序列分析
- 2013年
- 目的了解2010—2011年湖南省郴州市手足口病EV71病毒的基因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10—2011年郴州市各县(市、区)送检的手足口病肛拭子标本中随机挑选60份标本采用RD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采用Real time-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核酸,挑选14株致细胞病变阳性且EV71核酸检测阳性的标本(其中2010年的4株均为郴州市手足口流行夏季高峰期分离株,2011年的毒株主要为冬季高峰期分离株),采用RT-PCR法扩增出EV71分离株的VP1区片段,随后进行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作基因特性分析。结果郴州市14株EV71毒株在生物进化树上与C4a亚型的代表株属同一分支。14株EV71毒株之间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6.1%~100.0%之间,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9.3%~100.0%之间;与A、B、C各基因型和亚型代表株EV71 VP1编码区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郴州各分离株与安徽阜阳2008年毒株C4a亚型代表株(EU703812)的同源性最高,其中核苷酸同源性在91.8%~93.3%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9.3%。14株分离株与安徽阜阳2008年毒株(C4a亚型代表株)VP1区段的氨基酸编码序列进行比较,发现K98E、S283T和A293S 3处位点变异,重症病例与普通病例的EV71病毒VP1氨基酸变异无明显差异。结论 2010—2011年郴州市手足口病的优势毒株EV71属于C4a基因亚型。郴州市各县(市、区)的EV71亲缘关系近,毒株基因较稳定,未发现氨基酸突变位点与病例类型有关联。
- 郑文谭徽谢群陈白鹭陈柏塘刘爱平
- 关键词:手足口病人肠道病毒71型基因
- 2011~2014年湖南省郴州市禽流感外环境监测结果分析
- 2016年
- 目的了解郴州市外环境中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动态分布情况,为郴州市人禽流感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4年郴州市禽流感监测采集的禽流感外环境标本,采用荧光RTPCR法检测流感病毒A型核酸,阳性者进一步作H5、H7、H9亚型的核酸分型检测。监测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4年共采集了941份禽流感外环境标本,流感病毒A型总阳性检出率为28.91%,H5、H9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99%和9.56%,2013年和2014年均检测出H7亚型。时间分布上,禽流感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不同的采样场所,城乡活禽市场的阳性检出率最高(35.08%);不同采样部位,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拭子(48.72%)和清洗禽类污水(39.23%)的阳性检出率较高。结论郴州市城乡活禽市场和家禽规模养殖场等外环境中常年有H5、H7、H9等多种亚型禽流感病毒存在,且冬春季节禽流感病毒流行较为活跃,有感染人的风险,应积极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
- 陈柏塘刘爱平谢群朱韩武李成华谭徽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
- 2010~2014年郴州市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分析郴州市手足口病(HFMD)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 ~ 2014年郴州市HFMD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 ~ 2014年郴州市共报告HFMD重症病例665例,年均报告重症率和重症病死率分别为1.49%和4.66%.51.61%的重症病例集中在4月和5月;全市11个县市区有重症病例报告,宜章县报告最多(25.56%),各县市区重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160.68,P=0.000);以散居儿童为主(95.34%),职业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1727.25,P=0.000);年龄<3岁儿童占81.81%,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549.33,P=0.000).重症病例从发病到诊断重症的中位时间为3d;初次诊断到诊断重症中位时间为2d;初诊中64.84%诊断为HFMD,35.16%未诊断出HFMD.重症病例感染病毒类型以人肠道病毒71型(HEV71)为主(71.74%);死亡病例中HEV71感染率较重症病例高(x2=18.26,P=0.000).结论 郴州市HFMD重症病例感染病毒类型趋向多元化,应加强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以有效预防控制HFMD暴发流行,降低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率.
- 朱韩武谭徽李成华刘爱平谢群付敏段良松
-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病原学
- 郴州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监测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分析2010年郴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明确手足口病病原体主要型别,为该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应用rRT-PCR方法检测手足口病标本,进行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2010年郴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5 904例,发病率为132.67/10万,其中重症病例61例,死亡病例9例,发生聚集性病例10起。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7月份,病例以0~5岁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2.19︰1.00)。疫情以散发为主,局部地区高发。病原学监测提示,2010年郴州市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检出阳性率为72.78%,其中EV71阳性率为40.15%,CoxA16阳性率为13.53%,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19.10%。轻症病例与重症病例(包括死亡病例)肠道病毒检出阳性率、EV71型病毒检出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病存在明显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差异,5岁以内婴幼儿是郴州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重点,病原体主要为EV71型,易导致重症或死亡病例,EV71病毒感染可能与手足口病的流行强度有关。
- 何清懿陈伟华朱维明段良松陈白鹭刘爱平谭徽
- 关键词:手足口病EV71流行病学病原学
- 2013年湖南省郴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及柯萨奇A6和A10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了解2013年湖南省郴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及不同分离株基因特征,为郴州市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郴州市手足口病监测病例标本,应用荧光PCR法检测EV71、CVA16、CVA6、CVA10和其他肠道病毒。未能分型的其他HEV阳性标本进行RT-PCR扩增,通过基因测序鉴定病原体型别。结果共检测772份标本,阳性检出率为66.71%,其中CVA6为41.55%;CVA10为15.92%;CVA16为13.01%;EV71为5.63%;其他肠道病毒为23.88%。不同年龄、月份和病例类型的病毒型别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和聚集性病例以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为主。基因序列分析显示:CVA6郴州株与邻近的长沙株亲缘关系最近;CVA10郴州株与国内各分离株亲缘关系均较近。结论 CVA6和CVA10是2013年郴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体,日常监测中仅检测EV71和CVA16已不能满足手足口病防控需要。CVA6和CVA10都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国内的CVA6毒株相对容易变异,而CVA10毒株相对比较保守。
- 谢群刘爱平谭徽付敏陈白鹭陈柏塘
-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
- 2013-2015年郴州市手足口病病原谱及柯萨奇病毒A6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了解2013-2015年湖南省郴州市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病原谱和优势毒株基因特征,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3-2015年郴州市HFMD临床诊断病例肛拭子或粪便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人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H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sckievirus A16,CVA16)、CVA6、CVA10和其他肠道病毒(HEV)。除上述型别外无法分型的其他HEV阳性标本再进行RT-PCR扩增,通过基因测序比对,鉴定病原体型别。结果郴州市2013-2015年共检测HFMD标本2 343份,肠道病毒阳性1 325份,阳性检出率为56. 55%; HFMD病原谱包括16种肠道病毒,已知型别中前5位分别为CVA6(31.77%),CVA16(16.45%),HEV71(13.74%),CVA10(11.47%),柯萨奇B组5型(CVB5)(0.30%),仍有25.13%的其他HEV未分型;聚集性病例以CVA16和其他HEV为主,重症及死亡病例以HEV71和其他HEV为主,不同年份(χ2=64.90,P<0.001)、不同类型(χ2=56.41,P<0.001)。郴州市的CVA6分离株均分布于同一进化簇,与长沙市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近。结论 2013-2015年,CVA6已成为郴州地区引发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型别,在手足口病监测中应加强非HEV71和非CVA16型肠道病毒检测。
- 谢群刘爱平谭徽陈柏塘朱韩武陈白鹭
-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谱基因特征
- 2013年湖南省L县W中学发芽马铃薯中毒事件调查
- 目的 湖南省L县W中学学生'五·一'长假返校后陆续有学生出现疑似食物中毒,为查明本次疑似食物中毒发生的范围、危险因素和毒物来源,制定此类事件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开诊本次调查.方法 制定统一病例定义,可能病例为2013年5...
- 刘爱平刘卫刘晓峰谭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