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篇英语
  • 2篇英语教学
  • 2篇文化
  • 2篇教学
  • 1篇大学英语
  • 1篇短剧
  • 1篇异化
  • 1篇英语短剧
  • 1篇英语翻译
  • 1篇语篇
  • 1篇语气
  • 1篇知识
  • 1篇知识建构
  • 1篇人际功能
  • 1篇人际意义
  • 1篇提问
  • 1篇提问方式
  • 1篇人称
  • 1篇文化背景
  • 1篇文化背景差异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篇卢晓富
  • 2篇刘妍
  • 2篇魏含蓄
  • 1篇冯洪真
  • 1篇吴雷
  • 1篇郭丽丽
  • 1篇贾巍
  • 1篇张亚利
  • 1篇崔颖慧

传媒

  • 2篇管理观察
  • 1篇科教文汇
  • 1篇科技信息
  • 1篇工会博览(理...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知识建构
2011年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儿童自身跨文化知识的建构是儿童英语教学的症结所在。本文用维果茨基的内化理论来探讨儿童英语教师对学生跨文化知识建构的作用。
吴雷崔颖慧卢晓富
关键词:儿童英语教学内化理论跨文化知识
文化背景差异引起的英语翻译中的形象转换
2009年
在英汉互译中,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难于找到文化共核而进行形象转换,往往造成对原语文化意象的损害。该文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分析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形象转换。
刘妍卢晓富张亚利
关键词:文化差异归化异化
浅谈英语教学催化剂--英语短剧
2009年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教师要因时、因人、因地,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黄趣的教学情景,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进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而认知的兴趣更来自于人的好奇心,这是一种潜在的动机力量,教师要采用适当的形式和方法来激发这方面的内因,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卢晓富魏含蓄郭丽丽
关键词:英语短剧
大学英语课堂提问方式策略初探
2009年
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工具,而英语在我国已经成为了大部分高校学生的第二外语。第二外语的教学目的显然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与理解能力。在整个第二外语的教学过程之中,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提问则是学生使用这门语言的非常有效的环节。但是,在如今的大学英语课堂上,很多教师忽略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或者提问方式使用不当,以致于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本文则从大学英语提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来简单阐述一下大学英语的几点提问方式。
卢晓富刘妍魏含蓄
关键词:大学英语提问
浅谈广告语篇中语气和人称的人际意义
2011年
广告英语作为一种实用语体,具有较强的人际功能。本文从人称和语气两个方面对于广告语篇的人际功能进行分析,展现了广告英语的独特魅力。
贾巍卢晓富冯洪真
关键词:广告英语人际功能语气人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