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云霞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淋巴
  • 6篇细胞
  • 5篇淋巴瘤
  • 3篇肿瘤
  • 3篇细胞淋巴瘤
  • 3篇临床病理
  • 3篇淋巴组织
  • 3篇B细胞
  • 3篇EB病毒
  • 3篇病理
  • 2篇性疾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肉瘤
  • 2篇阳性
  • 2篇肉瘤
  • 2篇全身
  • 2篇全身多处转移
  • 2篇腺癌
  • 2篇弥漫
  • 2篇弥漫大B细胞...

机构

  • 11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成都医学院第...
  • 1篇成都大学
  • 1篇绵阳市中心医...
  • 1篇简阳市人民医...

作者

  • 11篇叶云霞
  • 8篇张文燕
  • 6篇刘卫平
  • 4篇赵莎
  • 4篇张尚福
  • 3篇李甘地
  • 3篇高立敏
  • 2篇廖殿英
  • 2篇黄蓉飞
  • 2篇何鑫
  • 2篇王琳
  • 2篇刘宏杰
  • 2篇王婷婷
  • 2篇郭在培
  • 2篇王健超
  • 2篇夏金龙
  • 1篇杨洁亮
  • 1篇曹译丹
  • 1篇杨群培
  • 1篇蒋莉莉

传媒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垂体转移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3年
研究背景垂体转移癌临床罕见,诊断难度较大,容易误诊,本文拟对其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探讨。方法报告1例垂体转移性肺低分化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女性患者,4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伴视物模糊,头部CT检查显示鞍上池软组织密度结节影。术中可见肿瘤位于鞍区,大小约为2cm×1cm×1cm。光学显微镜观察垂体结构破坏,肿瘤组织由明显异型性的圆形、卵圆形细胞组成,呈巢团状或腺样排列;肿瘤细胞表达上皮膜抗原、广谱细胞角蛋白、甲状腺转录因子1和细胞角蛋白7,不表达嗜铬素A、癌胚抗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胎盘碱性磷酸酶、CD117、白细胞共同抗原、CD30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1,Ki67抗原标记指数约为15%。术后辅助左甲状腺素钠和伽玛刀治疗,4个月后死亡。结论垂体转移癌可通过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明确诊断,同时寻找原发灶。术后需辅助综合治疗。
叶云霞龚静张文燕何鑫张尚福
关键词:垂体肿瘤腺癌肿瘤转移肺肿瘤
中国西南地区老年人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中国西南地区老年人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结合组织芯片技术,对42例老年人EB病毒阳性的DLBCL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临床特点总结、病理形态学复习、免疫组化染色以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从586例DLBCL中筛选出42例(7.17%)EB病毒阳性DLBCL。患者发病年龄51~87岁,中位年龄62.5岁,男女之比为2.23∶1。其中69.05%(29/42)为淋巴结病变;30.95%(13/42)为结外病变,包括脾脏、胃、扁桃体、鼻腔和鼻咽部。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脾大、肝大、发热、乏力、体质量减轻。组织学亚型中绝大多数(90.48%,38/42)为多形性亚型,少数(9.52%,4/42)为单形性亚型,"星空"现象、血管浸润和肿瘤性坏死分别占21.43%(9/42)、47.62%(20/42)和45.24%(19/42)。其免疫表型分析示CD30、CD5、BCL-2、P53、NF-κB/P65的阳性率分别为52.38%(22/42)、54.76%(23/42)、54.76%(23/42)、87.5%(35/40)和0%(0/40);35例(83.33%)为Hans分型的non-GCB型。获得随访的23名患者中有14例(60.87%)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40个月,总体5年生存率为16.5%。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LDH升高、具有"星空"现象、肿瘤性坏死、BCL-2阳性表达与预后有关。结论中国西南地区老年人EB病毒阳性DLBCL的发生率不低,常见于淋巴结,以多形性组织学亚型多见,LDH升高、具有"星空"现象和BCL-2阳性者预后更差。
叶云霞张文燕李甘地刘卫平刘艳梅林莉廖殿英郭嘉谢春燕蒋炜杰刘莉张尚福
关键词:老年人EB病毒淋巴瘤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604例B细胞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B细胞淋巴瘤诊断、鉴别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指导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0年5月至2016年12月间期FISH检测的B细胞淋巴瘤604例,对其分子遗传学特征,包括MYC、bcl-2、bcl-6、IRF4、MYC/IgH、bcl-2/IgH、CCND1/IgH、IgH、API2/MALT1、p53/ATM、D13S319/CEP12基因的状态分析。结果604例患者男性61.6%(372/604),女性38.4%(232/604),平均年龄47.7岁(2~90岁)。包括大B细胞淋巴瘤463例和小B细胞淋巴瘤141例。间期FISH检测总体阳性率为59.8%(361/604)。463例大B细胞淋巴瘤中检出12.5%(58/463)MYC易位;9.5%(44/463)bcl-6易位;2.2%(10/463)bcl-2易位。(1)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63例,Hans分型包括生发中心B细胞(GCB)型38.6%(140/363)、非GCB型61.4%(223/363)。GCB型和非GCB型分别检出45.7%(64/140)和21.5%(48/223)基因异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MYC、bcl-2易位更易见于GCB型。(2)11例(2.4%,11/463)伴有MYC和bcl-2或bcl-6重排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双重打击淋巴瘤);1例(0.2%,1/463)伴有MYC、bcl-2和bcl-6重排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三打击淋巴瘤);2例(0.4%,2/463)bcl-6和bcl-2易位。(3)Burkitt淋巴瘤86例,94.2%(81/86)检出MYC易位,83.7%(72/86)检出MYC/IgH融合。(4)2例IRF4+大B细胞淋巴瘤检出IRF4基因分离。141例小B细胞淋巴瘤中包括滤泡淋巴瘤19例、套细胞淋巴瘤29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39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54例,其相应的遗传学改变检出比例分别为9/19、100%(29/29)、30.8%(12/39)和68.5%(37/54)。结论间期FISH技术能快速准确检测B细胞淋巴瘤的基因状态。检测出的不同遗传学改变对B细胞淋巴瘤不同亚型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指导方面具有特异性检测意义。
陈敏杨洁亮赵莎刘卫平李甘地叶云霞严嘉琦张文燕
关键词:基因融合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构成的多原发肿瘤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s)是指同一例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不同组织分化的原发恶性肿瘤。本研究旨在探讨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MPMNs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2009-04-01-2014-01-31确诊的22例由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构成的MPMNs进行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分析。结果 从7 898例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筛选出22例(2.79‰)MPMNs患者。其中,同时性肿瘤20例,异时性肿瘤2例。第1肿瘤包括上皮性恶性肿瘤(实体癌18例)、髓系白血病(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2例)及高风险度胃肠间质瘤(1例);第2肿瘤为NHL(18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1例)、高风险度胃肠间质瘤(1例)和实体癌(2例)。在22例由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构成的MPMNs中,B细胞和T细胞淋巴瘤分别为86.36%(19/22)和4.54%(1/22);其中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CLL/SLL)最为多见(36.36%),其次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27.27%。发生部位以胃肠道居多(54.54%),膈下器官多于膈上器官(17∶5);50.00%(11/22)发生于手术中清除淋巴结。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的MPMNs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治疗和(或)化疗(86.36%,19/22),其次为对症治疗(13.63%,3/22)。随访12例(55.56%),6例生存,6例死亡,生存时间3~50个月。结论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MPMNs以CLL/SLL和DLBCL多见,近半数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发生于实体肿瘤手术所涉及的区域淋巴结。对MPMNs中构成的淋巴组织肿瘤进行正确组织学分型有助于制定正确、合理的后续治疗方案。对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构成的MPMNs的认识尚需要积累更多临床病理研究。
黄蓉飞高立敏修英杰叶云霞要文青刘卫平张文燕
关键词:多原发恶性肿瘤临床病理
伴全身多处转移的头部血管肉瘤1例被引量:2
2012年
患者男,53岁。头部丘疹1年,肿块5个月。组织病理:真皮内可见内含红细胞的不规则管腔相互融合,浸润生长,管腔衬附细胞大小不一,核大深染,胞浆丰富,核分裂易见,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CD31,CD34阳性;S-100,SMA,Des阴性。诊断:血管肉瘤。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及紫杉醇方案化疗10周期后皮损缩小,因无手术切除指征,遂予局部放疗。4个月前患者右小腿出现一包块,术后病理证实为血管肉瘤。1个月前PET/CT示右小腿肌组织、左侧腮腺、盆腔、右侧腹股沟至腘窝淋巴结、右侧肱骨头均考虑恶性病变。行长春瑞滨、顺铂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化疗。
王婷婷叶云霞王琳刘宏杰夏金龙郭在培
关键词:血管肉瘤
淋巴结空芯针穿刺活检对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诊断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探讨淋巴结空芯针穿刺活检(CNB)对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并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1013例淋巴结CNB诊断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病例的年度分布、疾病构成、患者的临床信息、样本大体检查、组织学特征、辅助检测应用情况、多次活检结果.结果 (1)淋巴结CNB样本占同期总活检样本病例的比例由0.2%(2009年)递增至0.8%(2015年).(2)包括淋巴瘤471例、不典型淋巴增生(ALH)12例、疑似淋巴瘤136例、良性病变372例、描述性诊断22例.(3)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患者以〈20岁的青少年儿童和〉60岁的老人居多.53.1%(538/1013)样本组织条数≥4条,40.5%(410/1013)样本总长度〉2 cm.(4)104例既往手术切除活检后行淋巴结CNB,包括45例癌的引流区淋巴结 CNB均未见癌转移;32例淋巴瘤以CNB为疗效观察;4例疑似淋巴瘤、1例ALH、22例良性病变行CNB后分别有1例、1例和3例为淋巴瘤.(5)217例淋巴结CNB后再行CNB(70例)或手术切除活检(147例)诊断淋巴瘤,包括78.5%(73/93)疑似淋巴瘤、5/7 ALH和32.3%(20/62)良性病变.结论 淋巴结CNB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指征.对淋巴增生性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相对局限.CNB诊断为疑似淋巴瘤和ALH需再次活检,良性病变者不排除再次活检.
黄蓉飞张文燕刘卫平赵莎叶云霞孙虹高立敏王健超杨群培
关键词:淋巴瘤淋巴结穿刺术
原发性肺印戒细胞腺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印戒细胞腺癌(PSRCAC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预后因素等。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12年6月间50例PSRCA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并进行随访和结合文献复习分析。结果 PSRCACL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与非小细胞肺癌无明显差异,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其特殊的细胞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SRCACL的发病率约占肺腺癌的1.20%,平均发病年龄为53.3岁,中位年龄为54.5岁,男女比例为1.17︰1。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约为56个月,1年生存率约为85.4%,3年生存率约为67.4%,5年生存率约为40.9%。患者的生存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与肿瘤的大小、是否伴有癌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 PSRCACL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好发于中青年人、恶性程度较高、易发生侵袭和转移、预后较差的恶性上皮性肿瘤,除手术治疗外,目前尚无标准化疗方案。
何鑫梁冬妮曹译丹叶云霞蒋莉莉张尚福
关键词:肺肿瘤印戒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存活率分析
伴全身多处转移的头部血管肉瘤1例
目的报告1例少见的伴全身多处转移的头部血管肉瘤。方法患者男,53岁。头部丘疹1年,肿块5月。查体见额部及头顶部肿块,蜡黄色或暗紫色,肿块表面可见多个指头至鸽蛋大小结节性隆起,部分表面有黑痂。组织病理:真皮内可见内含红细胞...
王婷婷叶云霞王琳刘宏杰夏金龙郭在培
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FCI)在实体组织中诊断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261例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行免疫表型分析,并与病理活检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免疫表型分析与病理活检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流式细胞术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119例,其中B细胞淋巴瘤70例,T细胞淋巴瘤16例,浆细胞肿瘤4例,NK细胞淋巴瘤21例,前体淋巴造血组织肿瘤8例。B细胞淋巴瘤中,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多见;T细胞淋巴瘤中,以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为多见。FCI与常规病理活检有19例结果不一致。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FCI是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病理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可缩短确诊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邓雪琴王健超赵莎雷松廖殿英张文燕叶云霞刘卫平李甘地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淋巴瘤
EB病毒相关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临床病理对照研究及伴发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预测模型的建立
目的:总结EB病毒相关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T/NK表型,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T/NK表型及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探索相关预后指标,并建立预测该类疾病伴发噬...
陈子航高立敏叶云霞赵莎张文燕刘卫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