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孟
- 作品数:87 被引量:277H指数:8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博士基金宁波市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替吉奥治疗卡培他滨耐药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分析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耐药后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替吉奥单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5年5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治疗的22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2例患者接受卡培他滨单药治疗,在卡培他滨耐药后接受替吉奥单药治疗,直至疾病进展、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或患者拒绝治疗。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替吉奥临床疗效评价,观察进展时间(TTP)及总生存期(OS),记录疼痛评分及CA153水平,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发布的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 v4.02)进行毒副作用评价。结果 22例卡培他滨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替吉奥治疗后5例部分缓解,12例疾病稳定,5例疾病进展,客观有效率(ORR)为22.7%(5/22),临床获益率(CBR)为77.3%(17/22);中位TTP为113 d(22~218 d),中位OS为20.2个月(3.8~38.2个月)。替吉奥治疗前有15例患者有疼痛表现,未经提高止痛药物剂量,治疗后10例患者疼痛减轻。开始替吉奥治疗时CA153水平与治疗过程中最低CA15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4.8±67.4)U/ml与(102.8±69.7)U/ml,t=4.174,P=0.001]。替吉奥治疗的毒副作用均可耐受,主要毒副作用有厌食[59.1%(13/22)]、恶心[50.0%(11/22)]、乏力[45.5%(10/22)]、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45.5%(10/22)]、贫血[40.9%(9/22)]、腹泻[36.4%(8/22)]、手足综合征[27.3%(6/22)]、转氨酶升高[22.7%(5/22)]及呕吐[18.2%(4/22)]等。毒副作用多为Ⅰ~Ⅱ级,仅3例发生Ⅲ级毒副作用。结论替吉奥单药对于卡培他滨单药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有一定的疗效,而且耐受性良好。因此,对于使用卡培他滨单药治疗后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可考虑选用替吉奥单药治疗。
- 王少敏叶孟倪曙民
- 关键词:乳腺肿瘤卡培他滨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原发性脾脏血管肉瘤伴自发性破裂一例报告被引量:1
- 2010年
- 1 病例
患者女,61岁,因"左上腹持续性隐痛1个月余"入院.查体:消瘦,结膜苍白.左上腹部局限性膨隆,触及肿大脾脏,下极位于脐水平线,右缘超过正中线1.0 cm,质地硬,表面不光滑可触及多个结节,轻度压痛.
- 舒仁义叶孟俞文英
- 关键词:脾脏血管肉瘤自发性破裂原发性左上腹上腹部正中线
- 大肠癌长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是长度大于200 nt,因缺少完整的阅读编码框而不编码蛋白质的一种功能性分子。研究发现,长非编码RNA在众多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报道,在大肠癌细胞中,大量长非编码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细胞相比有显著差异,在功能上表现为抑癌或促癌作用,广泛参与大肠癌细胞的转移,有些长非编码RNA甚至可以作为大肠癌诊断或预后的潜在标记以及治疗的靶标。该文就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抑癌或促癌作用的长非编码RNA作一综述,讨论它们在大肠癌中的功能作用及调节机制。
- 鲁利贞李金城叶孟陶洋廖奇
- 关键词:大肠癌抑癌基因癌基因
- 原发输尿管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伴输尿管破裂一例
- 2009年
- 患者男,72岁。右侧腰部胀痛伴肉眼血尿13d,外伤史不详。体检:右肾区压痛及叩痛(+),右侧中下腹部压痛(+)。辅助检查:尿常规红细胞(+++);肿瘤标志物全套各项指标均正常;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舒仁义邵法明叶孟周浩杰张霞萍
- 关键词: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输尿管破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腹部压痛肉眼血尿外伤史
- 可用于检测与大肠癌相关的SLCl9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的试剂盒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可用于检测与大肠癌相关的<I>SLCl9A1</I>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的试剂盒及其应用,特点是该试剂盒包括一对<I>SLCl9A1</I>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特异性扩增引物及一对未甲基化特异性扩增引物,其中...
- 段世伟叶孟张澄李锦芸黄韬陈成林蕾
- 可用于检测与大肠癌相关的MDFI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的试剂盒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可用于检测与大肠癌相关的MDFI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的试剂盒及其应用,特点是该试剂盒包括一对MDFI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特异性扩增引物及一个甲基化特异性测序引物,其中上游引物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
- 段世伟叶孟李锦芸陈成
- 文献传递
- 一种双信号输出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信号输出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1)捕获单元2DNM@Fe<Sub>3</Sub>O<Sub>4</Sub>‑APTs的合成;2)通过Cu‑N配位键将氨基修饰...
- 郭智勇周会茜李锦芸叶孟郝婷婷郜晚蕾邬杨波谢建军
- 一种子宫内膜癌诊断标志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子宫内膜癌诊断标志物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本发明首次公开了一种G3BP1蛋白质作为全新子宫内膜癌诊断标志物的应用,该蛋白质由466个氨基酸组成,蛋白大小约为68kDa,涉及蛋白质G3BP1在制备子...
- 葛一栋金晓锋叶孟金加孛林缦
- 环状RNA的功能及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20年
-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闭合环状非编码RNA,能够抵抗核酸外切酶的水解作用,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过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肿瘤前位,目前亟需一种有效的筛查手段。circRNA参与多种疾病(包括肿瘤)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肿瘤早期筛查与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判断预后的指标,同时成为治疗肿瘤新的靶点。本文简要综述了环状RNA的形成和生物学功能,以及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王家立叶孟
-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发生分子标志物
- tRNA和tRNA相关片段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潜在价值
- 2019年
- 非编码RNA是指转录组中不被翻译为蛋白质的RNA分子,包括核内小分子RNA(snRNA)、核仁小分子RNA(snoRNA)、微小RNA(miRNA)、转运RNA(tRNA)、长非编码RNA OncRNA)及环状RNA(circRNA)等。非编码RNA在人体内起着广泛而重要的作用,比如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细胞代谢等[1]。传统研究认为,tRNA除了作为蛋白质翻译的适配器之外几乎没有调节功能[2],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RNA及其相关片段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失调,与肿瘤有着密切的关系.
- 严静娴倪超叶孟
- 关键词:TRNA恶性肿瘤非编码RNARNA分子细胞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