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厚辰
- 作品数:38 被引量:15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十二五”重点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髋部骨折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研究髋部骨折住院期间新发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诊治该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0年-2011年期间连续收治的5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1419例,年龄75±10岁,包括粗隆间骨折78...
- 吕厚辰张里程龙安华尹鹏滨李明张立海唐佩福
- 关键词:髋部骨折并发症
- 跟骨定量超声与股骨近端特定区域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跟骨定量超声(QUS)参数与股骨近端特定区域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34例患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女性,行跟骨定量超声、髋部双能X线检测(DXA),探讨上述检测结果相关程度。结果根据DXA检测患者髋部骨密度(BMD)T值显示,骨质疏松患者13例(T≤-2.5),跟骨骨密度(Est.BMD)与股骨转子间BMD呈现正相关(r=0.355,P<0.05);跟骨超声振幅衰减平均值(BUA)与股骨转子间BMD呈现正相关(r=0.450,P<0.01)。结论跟骨定量超声检测参数与股骨近端特定区域股骨转子间BMD存在相关性,对骨质疏松特定区域的骨量的评价及骨折风险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 李明吕厚辰张里程尹鹏滨胡坚兴唐佩福张立海
- 关键词:跟骨股骨骨密度超声检查
- 双能X线骨密度仪、超声骨密度仪、定量CT对骨密度评价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 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超声骨密度仪(QUS)、定量CT是现有对于骨密度评价的有效手段,目前尚无文献对三者骨密度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研究.本实验对三种方法测得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
- 尹鹏滨吕厚辰张里程李明张立海唐佩福姚琦
- 胫骨开放性骨折分期治疗中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 比较胫骨开放性骨折分期治疗中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1月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后二期应用髓内钉或LCP固定的55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资料,男39例,女16例;年龄为17 ~ 72岁,平均32.5岁;损伤侧别:左侧24例,右侧28例,双侧3例.开放性骨折按Gustilo分型:Ⅰ型18侧,Ⅱ型24侧,ⅢA型16侧;骨折AO分型:42-A型6侧,42-B型32侧,42-C型20侧.32例(34侧)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髓内钉组),23例(24侧)患者采用LCP固定(LCP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患肢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55例患者术后获12 ~ 3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髓内钉组和LCP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分别为(24.2±5.3)、(26.1±7.2)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照Johner-Wruhs评分系统评定患肢功能:髓内钉组优13侧,良18侧,中3侧,优良率为91.2%;LCP组优9侧,良12侧,中3侧,优良率为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和LCP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6% (7/34)、12.5% (3/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胫骨开放性骨折的分期治疗中,二期手术无论是采用髓内钉还是LCP都能有效维持骨断端的稳定性,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 韩愚弟张里程郝明张巍张立海吕厚辰尹鹏滨李明唐佩福
- 关键词:外固定器骨钉骨板
- 痴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合并痴呆的髋部骨折患者逐渐增加,给外科治疗带来挑战。目的:明确痴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分析2000-2019年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60岁以上首次髋部骨折患者,以入院时合并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年龄±5岁、性别、骨折类型为条件进行1∶10匹配非痴呆患者,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差异,包括肺炎、呼吸衰竭、胃肠道出血、泌尿系统感染、伤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评估痴呆对主要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纳入2887例患者,其中125例(4.3%)为痴呆患者,匹配1243例非痴呆患者。痴呆患者平均年龄为(80.6±7.4)岁,女性占64.8%,转子间骨折占53.6%,股骨颈骨折占46.4%。25例(20.0%)痴呆患者和123例(9.9%)非痴呆患者发生主要并发症(P<0.01)。痴呆患者髋部骨折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风险为200.0/1000(95%CI,139.3-278.6),非痴呆患者为99.0/1000(95%CI,83.6-116.9)。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痴呆患者髋部骨折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是非痴呆患者的2倍(OR,2.11;95%CI,1.08-4.10)。结果可见,痴呆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对痴呆患者进行术前风险评估,开展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 江渝罗燕林希圣王昳琳高泽福吕厚辰张里程张里程刘玉杰
-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痴呆手术并发症队列研究
- 骨质疏松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AGE水平与骨胶原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 吕厚辰张里程尹鹏滨李明韩愚弟姚琦张立海唐佩福
- 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新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新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0月连续收治的5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1 419例,男545例,女874例;年龄50 ~102岁.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72例,5.1%)和非感染组(1 347例,94.9%).比较两组患者年龄、骨折类型、美国麻醉医生协会评级等手术相关因素、各个系统基础合并症、贫血、血清白蛋白、肌酐等化验指标的差异,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新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女性(OR=1.764,P=0.048)、年龄(OR=1.697,P=0.002)、美国麻醉医生协会评级Ⅲ级及以上(OR=3.068,P<0.001)、全身麻醉(OR=3.773,P=0.038)、贫血(OR =2.603,P=0.002)、低白蛋白血症(OR=1.914,P=0.019)、血清肌酐值增高(OR=3.289,P=0.01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2.382,P=0.049)、肿瘤(OR =2.599,P=0.042)是导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新发肺部感染风险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纠正低蛋白血症、改善贫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改善预后.
- 尹鹏滨吕厚辰张里程龙安华李明张立海唐佩福
- 关键词:骨折肺炎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风险评价被引量:9
- 2016年
-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髋部骨折发病人数激增,已成为一种具有巨大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的高危害性疾病。有学者认为将该类患者进行准确、有效的死亡风险程度分级,有利于对不同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从而间接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有研究报道了多种与近远期死亡率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人口学特征、基础病、临床干预措施、骨折后并发症等,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种特异性及非特异性骨折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对患病人群死亡风险的定量评估进行了初步探索,具有较大的临床参考价值。本文对近年来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风险评价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吕厚辰唐佩福
- 关键词:老年人髋骨折死亡率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现状及关联因素分析:一项全国多中心现况调查研究
- 2024年
- 背景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是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再骨折发生的重要手段,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现状和关联因素尚不清楚。目的明确我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现状和关联因素。方法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法,调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94所医院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从中选取60岁以上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和骨折管理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关联因素。结果共计4369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女性3000例,男性1369例。患者平均年龄(76.48±8.78)岁。患者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率为21.8%。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关联因素包括地区(华南vs华东,OR=0.64,95%CI:0.45~0.91;华中vs华东,OR=0.50,95%CI:0.37~0.68)、医院类别(综合医院vs专科医院,OR=1.77,95%CI:1.22~2.57)、家庭年收入[(10~20)万元vs<10万元,OR=1.48,95%CI:1.21~1.82;(20~30)万元vs<10万元,OR=2.11,95%CI:1.51~2.94;>30万元vs<10万元,OR=2.14,95%CI:1.48~3.09]、合并肺炎(OR=1.99,95%CI:1.43~2.78)、合并脑卒中(OR=0.65,95%CI:0.45~0.93)、合并眼部疾病(OR=1.84,95%CI:1.10~3.06)、骨折风险评估史(OR=1.40,95%CI:1.02~1.93)、骨质疏松症知识知晓水平高(OR=1.26,95%CI:1.06~1.50)、骨折后使用钙片/维生素D(OR=5.32,95%CI:4.18~6.76)和院内骨密度检测(OR=2.94,95%CI:2.46~3.51)。结论我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率较低。地区、医院类别、家庭年收入、合并症、骨折风险评估史、骨质疏松症知识知晓水平、骨折后使用钙片/维生素D和院内骨密度检测和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关联因素。
- 宋咪邱晨邵梦琪吕厚辰高远高远
- 关键词:髋部骨折抗骨质疏松药物
- 一种生物增强型髓内钉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增强型髓内钉,其包括主钉、头钉和注射装置;所述主钉沿股骨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主钉由近端部分、过渡部分及远端部分组成;所述近端部分设置有固定孔,其倾斜且贯通所述近端部分设置,所述头钉穿过所述固定孔并设置...
- 张里程唐佩福尹鹏滨崔翔吕厚辰李佳李建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