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玉铭

作品数:20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河西学院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小说
  • 2篇叙事
  • 2篇语文
  • 2篇文学
  • 2篇课程
  • 2篇长篇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当代文学理论
  • 1篇登高
  • 1篇典范
  • 1篇叙事解读
  • 1篇学法
  • 1篇言说
  • 1篇艺术片
  • 1篇语文教育
  • 1篇语文教育学
  • 1篇语文阅读
  • 1篇语文阅读能力
  • 1篇语言

机构

  • 15篇河西学院
  • 1篇甘肃广播电视...

作者

  • 15篇吕玉铭
  • 1篇周晓云
  • 1篇王新虎
  • 1篇雒进才
  • 1篇钱秀琴
  • 1篇王琴

传媒

  • 8篇河西学院学报
  • 2篇哈尔滨学院学...
  • 2篇文艺理论与批...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甘肃广播电视...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略论教师师表的专业价值
2005年
师表既是教师个人修养的反映,又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反映,同时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师表蕴含着资源、教学、行为、道德四个方面的专业价值。随着新课程对教师专业性质认识的深入,师表作为隐性教育资源的价值逐渐显现,重新认识师表的教育作用,并激活这种价值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教育急需要思考的问题。
吕玉铭王琴
关键词:师表教师专业
试论语文阅读能力的“三本一体”范式被引量:1
2008年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手段和方式。阅读的类型,从目前看,包括人本阅读、文本阅读、图本阅读。三种阅读对象不同,形成的能力侧重点也不同。人本阅读侧重的是学生思想个性能力的培养;文本阅读侧重的是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图本阅读侧重的是学生透视想象能力的培养。未来的阅读能力范式应该是"三本"一体的。
吕玉铭
关键词:文本阅读范式
“叽喳的麻雀”和“折屏的孔雀”——曹征路知识分子题材小说解读
2016年
知识分子属不属于底层,似乎不用争辩,因为就话语权与社会地位讲,知识分子无疑都属于精英阶层而非底层。然而,1990年代以降,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知识分子底层化了。曹征路是近年来以描写底层著称的作家,知识分子底层化自然也是他所关注的对象。
吕玉铭
关键词:知识分子题材小说解读孔雀麻雀社会地位精英阶层
从一联诗看字思维与阅读能力培养
2005年
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它不但具有和表音文字不同的读音、形状、结构、成分等许多外在显性特征,同时它在意义表达上还具有与表音文字不同的疏离、隐晦、多义、思辩等相交织的内在隐性特征。汉字的第二个特征使得汉字表现出义象合一的“字思维”特征。如果我们很好利用这一特点,对提升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力将有极大的启迪。本文试以杜甫律诗《登高》中的颈联为例就这一特点作一分析。
吕玉铭
关键词:字思维显性特征《登高》
语文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被引量:1
2008年
本课题针对如何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学生成为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为目标,通过构建语文教育学课程群、以基础教育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改革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理论体系、构建语文教学技能训练体系,并通过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实践训练等课程实施,切实提高了学生语文教学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如何提高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学系列课程教学与改革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可行的道路,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雒进才吕玉铭周晓云王新虎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语文教育学案例教学法课程评价
学、识、术的典范——王国维治学境界述评
2012年
王国维是20世纪国学研究的重镇。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视野开阔,方法独特,成就极高,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治学境界。从"学""识""术"三个方面解读其治学境界,无疑对后世的学术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吕玉铭
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存的先锋理论——苏珊·桑塔格反阐释观述评被引量:1
2013年
"反对阐释"是苏珊.桑塔格对西方先锋艺术研究的产物,一经提出就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她的反阐释观从保护人们的艺术感受力、修正人们的阐释观以及批评观念方面来说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但也存在着注重形式、轻视意义的消极性,因此是一种积极性和消极性并存的先锋理论。正确认识桑塔格的反阐释理论无疑对文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吕玉铭
关键词:桑塔格消极性
农家有女初长成——人性视野下玉米深度性格评析
2011年
小说写人重在刻画人的性格,目的是为了考察"人"的可能究竟到了怎样的程度。《玉米》采用母爱、权力、爱情三种人性视野,成功地刻画了玉米多层次的、矛盾统一的性格特征,使得这一形象充满了独特的审美意蕴,为考察"人"的可能打开了一个深度空间。
吕玉铭
关键词:《玉米》
觉慧“离家出走”与时代经验
2007年
《家》的巨大反封建性主题在作品问世之后就被文学界所认可,尤其是觉慧“离家出走”更是被人们视为具有反封建性的直接而有效的经验。然而,当我们用今天的语境,重新对“离家出走”这一行为本体进行现代审视时,其所谓反封建性的局限就显露无遗。从行为主体的本质看,它是喜剧,缺乏斗争的力量;从行为本体的文化特征看,它带有时代批判的局限性;从行为本体的叙事功能看,它仅仅是“是现实”的描摹,未能传达出人生的本质经验。
吕玉铭段世和
关键词:觉慧离家出走反封建《家》
时代镜像与历史记忆——雷恒昌长篇小说《青土湖畔》叙事评析
2010年
《青土湖畔》是雷恒昌先生的长篇处女作。作者以西部农村为视点,真实而生动地描写了发生在上个世纪50至80年代西部农村的一段令人难忘的生活,如同时代镜像映照出特定历史年代的生活全貌,成为反映那个时段西部农村生活不可多得的一部独特的作品。
吕玉铭
关键词:历史记忆长篇小说湖畔历史年代处女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