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艳伟

作品数:108 被引量:929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0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2篇术后
  • 22篇骨折
  • 21篇手术
  • 19篇颈椎
  • 18篇腰椎
  • 18篇脊柱
  • 13篇关节
  • 12篇融合术
  • 12篇康复
  • 12篇骨质
  • 12篇骨质疏松
  • 11篇椎间盘
  • 10篇置换术
  • 10篇退行性
  • 10篇颈椎间盘
  • 9篇人工颈椎间盘
  • 9篇骨科
  • 8篇骨密度
  • 8篇多中心
  • 8篇多中心研究

机构

  • 104篇北京积水潭医...
  • 21篇北京市创伤骨...
  • 15篇北京大学第三...
  • 13篇北京大学第一...
  • 12篇北京医院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2篇中日友好医院
  • 12篇解放军第30...
  • 12篇解放军第30...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北京大学
  • 4篇解放军总医院...
  • 2篇清华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市朝阳区...
  • 2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07篇吕艳伟
  • 49篇田伟
  • 16篇韩骁
  • 15篇刘波
  • 14篇刘亚军
  • 13篇吴新宝
  • 12篇李大伟
  • 12篇李淳德
  • 12篇薛庆云
  • 12篇朱加亮
  • 12篇周谋望
  • 12篇谢欲晓
  • 12篇马远征
  • 12篇陆明
  • 12篇马华松
  • 12篇侯树勋
  • 12篇海涌
  • 11篇李涛
  • 10篇林朋
  • 10篇王宁华

传媒

  • 12篇中国骨与关节...
  • 9篇山东医药
  • 8篇中华骨科杂志
  • 6篇骨科临床与研...
  • 5篇中国卫生统计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华老年医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华医院管理...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2篇中国妇产科临...
  • 2篇中国医药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0篇2018
  • 9篇2017
  • 24篇2016
  • 21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斜坡枢椎角的正常值及其与延髓脊髓角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获取斜坡枢椎角的正常值范围,并探讨其与延髓脊髓角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颈椎CT检查未见颅颈交界区外伤、疾病及先天性畸形的颈椎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管狭窄症患者225例,于CT片上齿突面积最大的平面测量斜坡枢椎角,斜坡枢椎角定义为斜坡平面与枢椎椎体后缘之间的夹角;其中117例行颈椎MR检查,于MRI片上分别测量斜坡枢椎角与延髓脊髓角,延髓脊髓角定义为上颈髓腹侧与延髓腹侧之间的夹角。应用回归分析评价斜坡枢椎角与延髓脊髓角的相关性。影像学测量在计算机数据库中用Pacs测角软件进行,测量精度0.01°。测量工作由两位高年资脊柱外科医生分别独立完成,取均值作为测量结果。结果225例患者的斜坡枢椎角为13).52°~172.16°,平均156.93°±6.53°;不同性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斜坡枢椎角的95%置信区间为(145.10°,170.19°),女性斜坡枢椎角的95%置信区间为(142.67°,168.47°);不同年龄组间(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与及ET测量的斜坡枢椎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7例患者的延髓脊髓角为130.38°±168.75°,平均154.17°±6.54°,95%置信区间为(141.35°,166.99°);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斜坡枢椎角与延髓脊髓角存在线性正相关(r=-0.95,P=0.007)。结论男性斜坡枢椎角正常值为145.10°±170.19°,女性斜坡枢椎角正常值为142.67°~168.47°;斜坡枢椎角与延髓脊髓角呈正相关,斜坡枢椎角正常范围可作为术中复位的参考。
田伟安岩李加宁刘亚军吴昕峰吕艳伟曾成
关键词:枢椎延髓脊髓
我院预约挂号问卷调查及分析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改进医院预约挂号服务工作,进一步满足患者需求。方法:以2009年12月在某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设计,由被调查者在无记名的情况下独自完成答题。并采用Epi Data 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78.2%的患者愿意采取预约挂号的方式就诊,但宣传广度和深度的不足以及传统习惯的存在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阻力;北京患者对于预约挂号的知晓率较高于外地患者;电话预约和网络预约是患者比较喜欢的预约方式。结论:广大患者对于预约挂号的推出是非常欢迎的,设置更为便捷的取消预约渠道是降低爽约的基本保障。
李笠张国英吕艳伟
关键词:门诊服务预约挂号
一种风险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险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涉及风险评估领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险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通过筛选出数据样本所包含的至少一个目标危险因素,利用第一数据样本集中的数据样本的目标危险因素值,训练得到...
吕艳伟田伟段芳芳王立芳
文献传递
改良LOVE术治疗伴腰骶椎侧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改良LOVE术对伴腰骶椎侧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观症状和侧弯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伴腰骶椎侧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均行改良LOVE术。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计算相应改善值,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Cobb角分别为7.1°(5.7°,12.3°)、3.0°(1.9°,4.6°),VAS分别为7.0(6.0,7.8)、0.5(0,1.0)分,JOA评分分别为(13.8±4.6)、(27.0±1.7)分,P均<0.01。Cobb角改善值为4.0°(2.9°,9.1°),VAS改善值为6.0(5.0,7.0)分,JOA改善值为(13.2±4.3)分。Cobb角改善值与VAS、JOA改善值均无关(r分别为0.089、0.029),术前Cobb角和JOA改善值无关(r=0.001),P均>0.05。结论改良LOVE术可改善伴腰骶椎侧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主观症状和腰骶椎侧弯,但主观症状的改善和腰骶椎侧弯的减轻无关。
吴静晔刘亚军刘波吕艳伟孙玉珍田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临床特征和维生素D水平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性别构成、骨折类型以及维生素D(VD)水平,为骨折后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提供参考信息。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因低能量损伤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急诊就诊,确诊为髋部骨折并拟行手术的≥65岁老年患者1300例,检测术前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分析不同年龄段、骨折类型和不同性别的25(OH)D水平差异。结果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4倍;≥90岁组易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而65~89岁老年人易发生股骨颈骨折;随年龄增长,25(OH)D水平显著下降,女性患者水平低于男性[(17.03±9.29)μg/L vs(18.75±10.4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0,P=0.006);女性患者VD缺乏风险是男性的1.14倍。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以女性居多,不同年龄段骨折类型不同;女性VD水平低于男性,VD缺乏风险高于男性,男性情况亦不容乐观;要加强对老年人、特别是已发生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VD水平的关注,进行及时补充和疗效监测。
王旭张茜丽董歧吕艳伟刘佳王振华李莹邱爽吴俊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骨质疏松维生素D
肘关节骨折患者康复模式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肘关节骨折术后采用不同康复模式的治疗效果,提出适宜的肘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模式。方法在9家医院因肘关节骨折129例行手术治疗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现行骨科康复模式,观察组采用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进行术后康复。分别在术后5天、12周、24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ague scale,VAS)、关节活动度评定,术后12周、24周进行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功能评定。结果 VAS评分观察组:术后5天(3.94±2.12)分,术后12周(1.04±1.46)分,术后24周(0.38±0.76)分;对照组:术后5天(3.12±1.54)分,术后12周(1.12±1.28)分,术后24周(0.75±1.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屈曲和伸直活动度观察组:屈曲术后5天(72.07±28.08)°,术后12周(107.55±24.11)°,术后24周(120.40±22.56)°;伸直术后5天(18.97±18.68)°,术后12周(15.59±17.51)°,术后24周(10.51±14.66)°;对照组(屈曲术后5天(68.24±28.29)°,术后12周(107.50±20.64)°,术后24周(117.82±18.66)°;伸直术后5天(17.54±25.34)°,术后12周(18.24±22.43)°,术后24周(14.27±23.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臂旋前和旋后术后5天及术后12周时观察组:旋前术后5天(51.50±30.95)°,术后12周(77.76±13.23)°;旋后术后5天(47.00±30.92)°,术后12周(77.14±15.67)°;对照组:旋前术后5天(42.22±29.67)°,术后12周(74.55±18.52)°;旋后术后5天(41.50±30.31)°,术后12周(71.98±2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时观察组旋前(83.06±7.41)°,旋后(82.77±7.65)°,显著优于对照组旋前(78.30±14.59)°,旋后(73.56±22.67)°(P=0.035,P=0.005)。HSS评分术后12周观察组(77.00±15.06)分,对照组(68.14±19.3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HSS评分观察组(89.73±9.17)分,显著优于对照组(78.57±20.39)分(P=0.015)。结论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不增加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的疼痛,并能够更好地改善肘关�
李涛周谋望侯树勋吴新宝田耘喇高燕刘京宇李玲唐金树朱加亮郭险峰吕艳伟李淳德王宁华谢欲晓林朋李中实海涌赵会薛庆云顾新马华松陆明马远征李大伟
关键词:肘关节骨折康复多中心研究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2年
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在2018年占比达到11.93%,并预计在2025年达到14%[1]。老年髋部骨折由于其高致死率[2]、致残率、高经济负担成为当今一大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016年中国55岁及以上髋部骨折的发病率为136.65/10万,近些年发病率保持稳定,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发病人数仍在迅速上升[3]。对患者手术风险,尤其是死亡风险的评估对于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
邓凯歌王立芳葛宇峰吕艳伟段芳芳
关键词:髋部骨折手术风险公共卫生问题术后死亡致死率
脊柱功能评估训练系统用于非特异性腰痛治疗的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研究脊柱功能评估训练系统(Tergumed)对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治疗结果。方法:将40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接受Tergumed治疗,B组采用传统治疗,即主动运动配合磁疗和中频电温热治疗。在患者初次就诊、治疗7周后分别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和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RDQ)评价其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程度,同时测量躯干肌(屈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长收缩肌力。结果:治疗7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RDQ评价值、躯干肌等长收缩肌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A组躯干肌等长收缩肌力的各项参数指标增加幅度明显优于B组(P<0.001),两组间患者VAS评分、RDQ评价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ergumed治疗可以显著缓解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疼痛,改善功能障碍,在增强躯干肌力方面优于传统治疗。
童艳郭险峰张兰吕艳伟
关键词:非特异性腰痛运动疗法物理疗法
北京地区18岁以上人群腰椎退行性疾病患病率及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18岁以上人群腰椎退行性疾病患病率分布特征。方法研究设计为现况研究,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10年12月期间对北京地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民族、教育背景、收入水平、社会保险类型和工作性质等信息,以及研究对象在二级及以上级别医院腰椎退行性疾病诊断情况。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腰椎病的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结果3186例研究对象纳人分析。其中发生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92例,患病率为9.17%(292/3186);中心城区、郊县城区和农村地区发生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病率(7.88%、10.20%、9.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45,P=0.170);女性患病率(10.19%)高于男性(8.13%)懈:4.081,P=0.043),OR值为1.337(95%CI:1.044,1.713);45-、60-、≥75岁人群的患病率均高于〈45岁组钎=102.982,P〈0.001),OR值依次为3.667(95%CI:2.657,5.059)、4.476(95%CI:3.125,6.412)和3.093(95%CI:1.747,5.479);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患病率(12.16%)较混合型(6.65%)高,OR值为1.510(95%CI:1.102,2.071)。不同教育水平、社会保险和收入水平人群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地区腰椎退行性疾病患病率总体水平较高;患病率分布不存在地区差异,且分布范围广,有必要在大范围内加强对该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研究。女性、年龄在45岁以上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高危人群。
吕艳伟田伟刘亚军肖斌韩骁
关键词:腰椎患病率数据收集
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_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检索2005—2014年4月Pub Med、Cochrane Library、OVID、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医学网及维普网,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对入选的10篇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结果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能更显著地提高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 Ag转阴率和HBe Ag血清转换率,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13[95%CI(1.06,1.21),Z=3.61,P=0.000 3],1.19[95%CI(1.09,1.30),Z=3.83,P=0.000 1〗、2.25[95%CI(1.52,3.33),Z=4.04,P<0.0001]和2.31[95%CI(1.83,2.92),Z=7.06,P<0.000 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增加恩替卡韦单药抗病毒疗效,但确切疗效尚需更多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渠亚超田洲鲍旭丽吕艳伟闾军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胸腺肽Α1META分析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