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召峰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卫生厅医学重点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冠状
  • 2篇动脉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房重构
  • 2篇腋静脉
  • 2篇沙坦
  • 2篇锁骨
  • 2篇锁骨下
  • 2篇锁骨下静脉
  • 2篇替米沙坦
  • 2篇下静脉
  • 2篇利钠
  • 2篇利钠肽
  • 2篇静脉
  • 2篇冠状动脉
  • 2篇房颤
  • 1篇电极导线
  • 1篇多普勒
  • 1篇心动图

机构

  • 4篇盐城市第三人...
  • 3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7篇周召峰
  • 4篇杨顺清
  • 4篇施国富
  • 4篇吴春阳
  • 4篇施亚明
  • 4篇王斌
  • 4篇陈荣敏
  • 3篇张卓琦
  • 3篇徐晤
  • 3篇张超群
  • 3篇王志荣
  • 2篇李飞
  • 2篇李思召
  • 1篇谢伟
  • 1篇周晓峰

传媒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经腋静脉和锁骨下静脉途径植入或拔除心内膜电极的对比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经皮腋静脉穿刺植入与拔除心内膜电极导线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538例具有起搏器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植入指征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经腋静脉途径和经锁骨下静脉途径植入心内膜电极导线。对比分析两种途径植入心内膜电极导线的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对同期入院因起搏器囊袋感染拔除心内膜电极导线的47例患者和81例起搏器升级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对比不同植入途径心内膜电极导线拔除成功率和增加心内膜电极导线的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5%(268/272)vs.98.9%(263/266),P>0.05;13.2%(36/272)vs.13.9%(37/266),P>0.05]。其中,对照组发生锁骨下静脉挤压综合征1例,气胸5例,实验组无一例发生气胸和锁骨下静脉挤压综合征。经腋静脉途径植入心内膜电极导线的拔除成功率及新增电极导线的植入成功率均高于经锁骨下静脉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4%(17/18)vs.86.2%(25/29),P<0.05;97.2%(35/36)vs.88.9%(40/45),P<0.05]。结论经腋静脉途径植入心内膜电极导线安全可行,并为可能的电极导线拔除和起搏器升级增加心内膜电极导线预留更大的解剖空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施亚明吴春阳王斌杨顺清施国富周召峰陈荣敏徐伟吉文庆李晓宏蓝荣芳
关键词:心律失常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植入
猪实验性心房颤动模型心房重构及替米沙坦干预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猪实验性心房颤动时心房结构重构的变化和替米沙坦干预的影响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胶原蛋白-I的变化。方法:18只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快速起搏组和替米沙坦组,每组6只。闭胸法建立猪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模型,超声测量实验前、后心室收缩末期左、右心房的面积(LAESA、RAESA)变化;应用程序刺激检测心房颤动的诱发率和持续时间;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马松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CE2和胶原蛋白-I的变化。结果:与快速起搏组相比,替米沙坦组LAESA、RAESA扩大减轻,心房颤动诱发率降低、持续时间缩短,胶原蛋白-I减少(P<0.05),而ACE2含量明显增加(P<0.05)。RAESA与胶原蛋白-I呈正相关(r=0.956,P<0.01),RAESA与ACE2、ACE2与胶原蛋白-I均呈负相关(r=-0.966,r=-0.94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猪心房颤动模型心房肌出现结构重构的病理表现,ACE2表达失衡与心房颤动结构重构密切相关;替米沙坦可降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明显改善心房结构重构。
徐晤王志荣李思召张超群李飞周召峰张卓琦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房重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替米沙坦
白藜三醇对猪急性闭塞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超声评价白藜三醇对急性闭塞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将18头健康家猪随机分为3组:白藜三醇组、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通过闭胸法建立急性冠状动脉左回旋支(LCX)闭塞的动物模型,应用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超声测量LCX正常状态、急性闭塞后及药物干预后相关的血流频谱。结果在冠状动脉闭塞即刻,闭塞血管远端血流平均峰值流速(APV)明显低于正常水平[(0.85±0.25)cm/s比(24.83±3.43)cm/s,P〈0.05],持续观察印min,较闭塞即刻增加不明显[(0.83±0.24)cms比(0.85±0.25)cm/s,P〉0.05];白藜三醇组及硝酸甘油组给药后,闭塞血管远端血流呈反向或双向,APV的绝对值[分别为(9.22±0.80)cm/s和(8.93±1.28)cm/s]明显高于闭塞即刻[分别为(0.84±0.21)cm/s和(0.86±0.26)cm/s]及对照组[(0.86±0.22)cm/s](P均〈0.05),达峰值后数据绝对值逐渐减小,重复给药后数值再次增加;但2个给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白藜三醇组APV增高持续时间明显长于硝酸甘油组[2次给药总时间分别为(58.83±6.15)min比(21.80±5.79)min,P〈0.05]。结论猪急性闭塞冠状动脉自身侧支循环建立明显不足。白藜三醇能够显著促进猪急性闭塞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开放,且维持时间长于硝酸甘油。
王志荣徐晤张超群谢伟周召峰周晓峰张卓琦
关键词:多普勒侧支循环雌激素类
快速心房起搏引起猪心房颤动时心房结构的变化及替米沙坦的预防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建立猪实验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模型,观察心房结构重构的变化和替米沙坦(TMST)干预的作用,测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和胶原蛋白-Ⅰ的变化。方法将18头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C组)、快速心房起搏组(RAP组)、RAP+TMST组。闭胸法建立猪的持续性AF模型,超声测量实验前、后心室收缩末期左、右心房面积(LAESA、RAESA)变化;应用程序刺激检测AF的诱发率和持续时间;通过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CE2和胶原蛋白-Ⅰ的变化。结果与RAP组相比,RAP+TMST组LAESA、RAESA扩大减轻,AF诱发率降低、持续时间缩短,胶原蛋白-Ⅰ减少,而ACE2表达明显增加。RAESA与胶原蛋白-Ⅰ呈正相关关系(r1=0.956,P<0.01),RAESE与ACE2、ACE2与胶原蛋白-Ⅰ均呈负相关关系(r2=-0.966,r3=-0.948,P<0.01)。结论猪AF模型心房肌出现结构重构的病理表现,ACE2表达失衡与AF结构重构密切相关;TMST可降低AF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明显改善心房结构重构。
徐晤王志荣李思召张超群李飞周召峰张卓琦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房重构肽基二肽酶A替米沙坦
NT-proBNP、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联合应用对急性左心衰诊断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检测、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诊断价值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NT-pro BNP检测开展前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为A组(对照组1,n=96);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NT-pro BNP检测开展后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为B组(实验组,n=98);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NT-pro BNP检测开展后因急性呼吸困难同时行NT-pro BNP检测、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排除急性左心衰的患者为C组(对照组2,n=54)。记录并分析B、C组的诊断数据;对A、B组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A、B组的平均住院日、再住院率、病死率和人均住院费用。结果:联合应用NT-pro BNP检测、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可取得93.4%对急性左心衰诊断准确性,高于联合应用NT-pro BNP、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性(90.1%)及单独使用NT-pro BNP检测或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性(分别是82.8%、76.3%)。B组平均住院日(8.2±0.9)d短于A组(11.1±0.8)d(P<0.05);B组再住院率9.2%、病死率5.1%低于A组再住院率15.6%、病死率9.4%(P<0.05);B组平均住院费用(9 324±462)元低于A组(12 315±574)元(P<0.05)。结论:联合运用NT-pro BNP检测、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可提高急性左心衰诊断准确性,并可降低急性左心衰患者平均住院日,改善预后并节省住院费用。
王斌吴春阳施亚明杨顺清施国富周召峰陈荣敏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急性左心衰预后
经腋静脉途径置入心脏电极导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经皮腋静脉穿刺置入冠状窦电极或心内膜电极导线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入选216例具有电生理检查指征、起搏器和ICD置入指征的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经腋静脉途径和经锁骨下静脉途径置入冠状窦电极或心内膜电极导线。比较两种途径置入冠状窦电极或心内膜电极导线的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7.3%(109/112)和95.2%(99/10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11/112)和8.7%(9/104),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其中,对照组发生气胸3例,实验组无一例发生气胸(P<0.05)。结论经腋静脉途径置入冠状窦电极或心内膜电极导线安全可行。
施亚明吴春阳王斌杨顺清施国富周召峰陈荣敏
关键词: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冠状窦电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严重程度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浓度相关性的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严重程度与患者血浆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浓度是否存在相关性,分析NT-proBNP浓度能否作为判断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严重程度的生化标准。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诊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共计9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静脉血样,予以NT-proBNP检测,UA患者分级为BraunwaldⅠ级、BraunwaldⅡ级以及BraunwaldⅢ级;AMI患者分级为KillipⅠ级、KillipⅡ级以及KillipⅢ级。结果 UA组患者血浆的NT-proBNP水平与患者心绞痛分级(Braunwald)呈现正相关关系,Ⅰ级患者的NT-proBNP、TNI、CK-MB分别为(456.26±401.23)ng/L、(0.04±0.01)μg/L以及(1.42±0.81)U/L;Ⅱ级患者的NT-proBNP、TNI、CK-MB分别为(532.19±526.24)ng/L、(0.03±0.02)μg/L以及(1.19±1.09)U/L;Ⅲ级患者的NTproBNP、TNI、CK-MB分别为(682.61±603.57)ng/L、(0.07±0.05)μg/L以及(4.34±9.24)U/L。AMI组患者血浆的NTproBNP水平会随着患者Killip的心脏功能分级的逐渐增高而不断增大。Ⅰ级患者的NT-proBNP、TNI、CK-MB分别为(984.36±771.26)ng/L、(10.89±10.06)μg/L以及(13.57±10.27)U/L;Ⅱ级患者的NT-proBNP、TNI、CK-MB分别为(1365.72±657.34)ng/L、(9.86±11.24)μg/L以及(17.65±22.14)U/L;Ⅲ级患者的NT-proBNP、TNI、CK-MB分别为(1589.65±452.31)ng/L、(8.83±10.64)μg/L以及(26.98±34.26)U/L。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王斌吴春阳施亚明杨顺清施国富周召峰陈荣敏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