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爱明

作品数:20 被引量:173H指数:6
供职机构: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流行病
  • 9篇流行病学
  • 4篇疫情
  • 4篇伤寒
  • 4篇副伤寒
  • 4篇传染
  • 4篇传染病
  • 3篇防制
  • 2篇登革热
  • 2篇疫情分析
  • 2篇伤寒副伤寒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2篇输入性
  • 2篇染病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 2篇狂犬
  • 2篇狂犬病
  • 2篇霍乱
  • 2篇霍乱弧菌

机构

  • 20篇宁波市疾病预...
  • 1篇慈溪市疾病预...

作者

  • 20篇周爱明
  • 11篇董红军
  • 10篇许国章
  • 9篇方挺
  • 8篇徐景野
  • 7篇毛国华
  • 6篇王海波
  • 5篇金春光
  • 4篇杨元斌
  • 4篇石优章
  • 3篇胡宁军
  • 3篇易波
  • 3篇陆涛涛
  • 3篇程志华
  • 2篇叶建杰
  • 2篇陈国华
  • 2篇施南峰
  • 1篇刘健毅
  • 1篇何蓉蓉
  • 1篇劳旭影

传媒

  • 4篇疾病监测
  • 2篇浙江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宁波市第五届...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4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浙江省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2007年
猪链球菌病为Ⅱ类动物疫病,人感染猪链球菌并引起发病的情况较为少见。2007年5月浙江省宁波市发现1例由Ⅱ型猪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病例。为查明可能的感染来源,对该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方挺董红军周爱明许国章徐景野金春光陆怀初沈鹏
关键词: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化脓性脑膜炎散发病例
宁波市1990-2001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02年
我国是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发病最高的国家,约占全球病例的90%.我市出血热发病多,病情重,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阻碍我市经济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出血热的防制工作,现将1990-2001年我市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胡宁军董红军周爱明王海波陆涛涛
关键词:流行病学疫情分析流行性出血热
宁波市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
许国章徐景野周爱明金春光毛国华石优章董红军杨元斌
用流行学和实验室相结合的方法对宁波市伤寒、副伤寒进行深入研究,以了解宁波高发的原因,通过采取控制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在流行病学方面,通过对历史资料研究分析、病例和带菌者菌株监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暴发疫情调查、贝...
关键词:
关键词: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
2004-2008年宁波市狂犬病流行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析宁波市2004-2008年狂犬病流行因素,探讨有效防制措施。方法通过对宁波市发生的所有狂犬病病例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全市犬密度及犬免疫状况调查;收集全市110家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监测点)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全市共报告狂犬病病例52例,年平均发病率0.16/10万,病死率为100%;全市8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以慈溪市发病最多(28例),占全市病例总数的53.85%;发病年龄最大80岁,最小3岁,儿童及青壮年发病较多;病例职业分布以农民(46.15%)为主,伤人动物全部为犬;伤口暴露部位以上肢(67.31%)为主,伤口暴露以Ⅲ度(76.92%)暴露为主,未进行伤口处理35例(67.31%),未接种疫苗42例(80.77%),10例接种疫苗者均未完成全程免疫。门诊暴露监测点显示暴露人群以农民为主;各月均有暴露者,以7-8月最多;最大年龄84岁,最小158d;暴露部位以上下肢为主(68.22%),暴露咬伤程度以Ⅲ度为主(83.05%);犬密度为42.39只/100户,犬的免疫率为9.62%。结论犬密度高,免疫率低,群众防病意识差,暴露后未进行规范的预防治疗,是宁波市人间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易波方挺周爱明
关键词:狂犬病
宁波市2002-2008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周爱明
关键词:狂犬病法定传染病死因顺位疫情
急性传染病综合监测体系与疫情应急预案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许国章董红军水黎明肖国兵周爱明王海波程志华
关键词:急性传染病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监测系统预警体系
52株O139群霍乱弧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为探讨宁波市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同来源的霍乱病原菌之间的分子分型和遗传相关性,研究宁波市霍乱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NotⅠ对2004-2006年宁波地区霍乱疫情中分离的52株O139群霍乱弧菌进行脉冲场凝胶(PFGE)分子分型研究。结果:52株O139群霍乱弧菌基因组DNA经NotⅠ酶酶切、PFGE图谱分析,DNA条带得到有效分离,在20-500 KB区间产生约20条带。所有菌株按条带数量和位置的不同分为5个型别。结论:PFGE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同来源的霍乱弧菌遗传相关性有较好的分辨能力。
金春光石优章徐景野杨元斌周爱明
关键词:O139群霍乱弧菌分子分型
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控制对策被引量:77
2004年
许国章周爱明朱利利董红军何蓉蓉
关键词:传染病防制工作教学秩序
宁波市1988-2007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与分析流行病学对1988--2007年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和暴发资料进行分析。采集市场贝壳类海产品进行污染情况检测,并对患者中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实验室系统研究。结果1988--2007年全市累计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19404例,死亡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68/10万,病死率为0.36‰。发病呈现周期性波动,冬春季高发,且存在明显地区聚集性,发病以20—50岁年龄的青壮年为主。流行菌株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主。传播因素调查分析显示,居民生吃毛蚶和牡蛎是造成伤寒副伤寒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从市场所采集的毛蚶和牡蛎中,各检出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并带有TEM-1型耐药基因。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海产品牡蛎中存活观察试验证实菌株在带壳牡蛎活体水体中至少能存活10d以上。PFGE基因分型表明,X2型是宁波地区甲型副伤寒优势流行株。结论宁波地区居民生吃毛蚶和牡蛎是造成伤寒副伤寒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对贝壳类海产品的卫生监督管理和对居民的健康教育是预防控制伤寒副伤寒的关键措施。
许国章徐景野周爱明金春光毛国华石优章董红军杨元斌
关键词:伤寒副伤寒
1991~2001年宁波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评价
2003年
目的 评价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 方法 对 1 991~ 2 0 0 1年宁波市AFP病例监测系统资料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 991~ 2 0 0 1年全市共报告AFP病例 1 71例 ,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病例分布在全市 1 1个县 (市、区 ) ;发病以 5岁以下儿童为主 ,占 80 1 % ;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免疫史 <3次者占8 2 % (主要为流动儿童 ) ;1 71例均为排除脊灰病例 ,最终诊断以格林巴利综合征最多 ,占 2 1 6 % ;自 1 995年起 ,1 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连续 7年报告发病率 >1 / 1 0万 ,1 997年起其余各项主要监测指标均达到了 80 %的要求。 结论 为维持无脊灰状态 ,仍需加强流动儿童管理 ,保持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
胡宁军陆涛涛周爱明董红军王海波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