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彬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人类博卡病毒(HBoV)非结构蛋白NS1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克隆、表达、纯化人类博卡病毒(HBoV)非结构蛋白NS1,制备抗NS1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PCR扩增HBoV非结构蛋白NS1基因,将其克隆至pMAL-c2X表达载体上,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10B,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经Amylose Resin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结果:原核表达融合蛋白MBP-NS1,并获得了其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达到1∶32000。结论: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纯化了融合蛋白,制备抗NS1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该病毒非结构蛋白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机制提供可靠的工具。
- 孙彬李京京欧阳锦凤陈莹李毅
- 关键词:克隆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 人博卡病毒HBoV1非结构蛋白NP1对细胞转录因子的调控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人博卡病毒非结构蛋白NP1对细胞转录因子活性和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6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分析NP1对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通过ELISA和荧光定量PCR分别从蛋白质和RNA水平检测NP1是否影响TNF-α、IL-6的表达,最后利用哺乳动物双杂交系统分析NP1是否通过寡聚化发挥功能。【结果】在293T细胞中,NP1可分别提高AP-1、STAT3和GAS转录因子报告载体荧光素酶活性3.69倍、2.45倍和3.03倍,但对NF-κB转录因子报告载体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转染24 h和48 h后,NP1表达细胞和对照细胞培养基中IL-6和TNF-α蛋白浓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TNF-αmRNA的表达水平上调。哺乳动物双杂交实验表明NP1蛋白自身没有相互作用。【结论】结果首次表明HBoV1非结构蛋白NP1对细胞转录因子和炎症细胞因子具有调节作用,揭示NP1可能与HBoV1致病性有关,为进一步探究HBoV1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 孙彬李永淑董衍明刘凯于杨勇波李毅
- 关键词:人博卡病毒转录因子细胞因子
- 人类博卡病毒HBoV1基因组克隆及启动子活性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人类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是继细小病毒B19之后,第2个被发现可引起人类疾病的细小病毒。通过PCR扩增方法从患有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痰液中鉴定HBoV,以鉴定的阳性样本为模板,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病毒基因组克隆并进行序列分析。2007年10月?2009年3月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共收集94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液标本,检测到33份HBoV阳性样品,阳性率为3.51%(33/941);其中1岁以下婴幼儿患者占阳性样72.7%;构建了含有HBoV中间大片段基因克隆WHL-1,基因序列比对为HBoV1型,序列全长5 299 bp(GenBank Acession No.GU139423);PCR扩增博卡病毒左端唯一启动子区,分别构建病毒启动子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载体pGL3-pBoV-EGFP/pGL3-Basic-pBoV,转染哺乳动物细胞,通过检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和荧光素酶活性定性并定量研究人类博卡病毒启动子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活性;结果显示,启动子在试验细胞中都具有活性,且比强启动子巨细胞病毒启动子(Cytomegalovirus,CMV)活性更高,在293T细胞中HBoV1启动子活性是CMV的4~5倍;已构建的基因组克隆和病毒启动子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现的高活性为下一步的病毒转录、翻译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平台。
- 李京京孙彬欧阳锦凤陈莹韩虎刘凯于李毅
- 关键词:克隆启动子活性
- 人博卡病毒HBoV1非结构蛋白NP1对细胞转录因子的调控
- 2014年
- 研究人博卡病毒非结构蛋白NPl对细胞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及对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探究病毒非结构蛋白在HBoV1引起机体炎症反应中的潜在作用及其可能分子机制提供依据。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分析NP1对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通过ELISA和荧光定量PCR分别从蛋白质和RNA水平检测NP1是否影响TNF-α、IL-6的表达,最后利用哺乳动物双杂交系统分析NP1是否通过寡聚化发挥功能。在293T细胞中,NP1可分别提高AP-1、STAT3和GAS转录因子报告载体荧光素酶活性3.69倍、2.45倍和3.03倍,但对NF-κB转录因子报告载体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转染24h和48h后,NP1表达细胞和对照细胞培养基中IL-6和TNF-α蛋白浓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TNF-αmRNA的表达水平上调。哺乳动物双杂交实验表明NP1蛋白自身没有相互作用。NP1可以调节转录因子AP-1、STAT3和STAT1的活性,但对NF-κB激活没有影响;NP1对IL-6和TNF-α的细胞外分泌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在mRNA水平上对TNF-α的表达有一定的调节作用;NP1蛋白发挥其调节作用的功能不通过自身的二聚化来实现。
- 孙彬李永淑董衍明刘凯于杨勇波李毅
- 关键词:人博卡病毒转录因子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