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晓超
-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基于逆向工程的汽车覆盖件产品设计被引量:8
- 2008年
- 在介绍汽车覆盖件产品逆向开发流程及其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点云数据采集、处理、曲面重构、曲面数据质量评估等工作要点。以某车型翼子板的逆向设计为例,由ATOS光栅扫描仪测得点云数据,利用Image-ware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且基于NURBS曲面重构理论进行覆盖件造型表面重构,完成了汽车翼子板复杂曲面的三维几何模型逆向设计,为后续的分析、模具设计、NC加工等奠定了基础,极大地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
- 安晓超王雷刚黄瑶孙开胜
- 关键词:逆向工程覆盖件IMAGEWARE曲面重构
- 截面线修正法在毛坯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基于有限元反向法计算得到的毛坯存在一定的形状偏差。结合Dynaform软件,提出了基于截面线长度变化的毛坯迭代修正方法,对初始毛坯进行修正,从而确定出合理的毛坯形状。以一个盒形拉深件为例,对获得的毛坯进行模拟仿真,模拟结果与拉延件的形状误差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 孙开胜王雷刚黄瑶安晓超
- 关键词:截面线数值模拟
- 基于遗传算法的挤压模具型腔形状优化设计被引量:6
- 2006年
- 以磨损为目标建立优化数学模型,采用B样条函数插值描述模具型腔轮廓形状,基于有限元和修正的Archard磨损模型计算结果训练BP神经网络,建立模具型腔控制点与目标函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计算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值,优化模具型腔.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本方法得到的模具型腔形状,与锥形模相比,沿其表面最大磨损深度降低了63.9%,磨损深度分布均匀,说明此设计方法可行.
- 孙宪萍王雷刚黄瑶安晓超李士战
- 关键词:优化设计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
- 汽车覆盖件的模面参数化设计与数值模拟
- 2007年
- 工艺补充面和压料面是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型面设计的重要环节,其设计合理与否是决定拉延能否顺利成形和获得合格工件的关键。介绍了应用DYNAFORM软件中的模面工程模块实现汽车覆盖件模面的参数化设计,以仿真模拟判断模面的优劣,再根据模拟结果对模面进行快速修改。以汽车右翼子板为例,介绍了型面设计及成形性分析的过程。
- 孙开胜安晓超王雷刚黄瑶
- 关键词:数值模拟汽车覆盖件
- 稀土Y对H13钢表面TiN薄膜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利用离子镀技术,在H13钢基体上制备了TiN薄膜,并且添加稀土元素Y作为过渡层处理,进行TiN系列薄膜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取适当的镀膜工艺添加稀土元素Y后,TiN薄膜处理的试样的摩擦因数由0.163减小到0.129,磨损率也由0.88‰降低到0.09‰。试样表面的磨损形貌分析结果表明,TiN薄膜处理的试样表面有大片的粘着磨损破裂区和由磨粒磨损引起的较深犁沟;TiYN薄膜处理的试样则保持了较平顺的磨损表面,没有明显的粘着磨损破裂区和磨粒磨损形成的犁沟。稀土元素Y的加入,进一步改善了TiN薄膜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提高了H13热作模具的抗磨减摩效果。
- 黄瑶王雷刚李士战孙宪萍安晓超
- 关键词:H13钢TIN薄膜摩擦磨损性能
- 汽车覆盖件拉深模型面设计
- 2007年
- 阐述了汽车覆盖件的成形特点和覆盖件拉深模型面设计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包括冲压方向、工艺补充面、压料面、拉深筋及拉深台阶等设计的常用方法。以前车门外板为实例,具体分析了其成形特点,找出车门外板类冲压件成形的共性,分析车门外板类覆盖件的成形方法,为类似零件成形工艺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经验。
- 安晓超孙开胜王雷刚黄瑶
- 关键词:汽车覆盖件拉深模拉深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