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宗明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文学
  • 3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庄子
  • 5篇魏晋
  • 4篇文学
  • 3篇艺术
  • 3篇创作心态
  • 2篇魏晋时期
  • 2篇魏晋文人
  • 2篇文化
  • 2篇文人
  • 2篇经学
  • 2篇赋体
  • 1篇代书
  • 1篇代文
  • 1篇叠字
  • 1篇心态
  • 1篇虚静
  • 1篇扬雄
  • 1篇养生
  • 1篇养生论
  • 1篇艺术方式

机构

  • 17篇烟台大学
  • 1篇《北华大学学...

作者

  • 17篇宗明华
  • 1篇索燕华

传媒

  • 11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绛帐之学与中国文化
1994年
绛帐之学与中国文化宗明华中国古代自孔子创办私学,绛帐精舍遍及中华,此后私学传统一直延续不断。到两宋之际又出现了书院。书院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私学,应视为私学发展的高级阶段。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高等私学”。如果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私学与...
宗明华
关键词:中国教育史中国文化官学化白鹿洞书院古文经学宋代书院
庄子“逍遥游”在魏晋文学中的嬗变被引量:1
2001年
魏晋文人在诗文中对庄子的“逍遥”境界有比较集中的描写 :阮籍的以“心游”为精神的慰藉和解脱 ,嵇康的心身同在现实中的优游容与 ,西晋文人的顺自然之游 ,以及陶渊明的心与自然泯一 ,可以说无一不禀承庄子的“逍遥游”思想。
宗明华索燕华
关键词:庄子魏晋时期文学虚静人生境界
从《读风偶识》看崔述的“因疑而求是”被引量:1
1999年
本文主要论述了清人崔述《读风偶识》一书“因疑而求是”的重要特征。崔述之所以能在清代考据大家林立之中独树一帜,主要得力于他的读书治学十分重视文本,因而才能够做到:一、不拘一时之说,独树一己之见。二、以诗言诗,以文求义。三、以史考实,疑伪详辨。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能抛开功名利禄而纯粹致力于学术,有一种严谨存诚、科学求实的态度。这便是他在清代诗经研究及考史中能有独到之见并颇具影响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这种治学动机及精神。
宗明华
关键词:文本
中日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心态及方式比较被引量:1
1993年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经济强国,也是东方唯一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其文化发展也有较突出的特性,即受外来文化影响十分明显。一是日本自古受中国文化影响颇深,此类例证俯拾皆是,不胜枚举。二是日本近代大量吸收西方文化,使日本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以至于日常生活也“西化”,西餐、西装相当普遍。有人对此归纳为:功利的现实的“拿来主义”。自古学中国,足见“拿来”由来已久;近代转而学西方,足见“拿来”之多之快。
宗明华
关键词:外来文化民族心态日本文化日本人西方文化
庄子与魏晋清谈及品题被引量:1
2001年
魏晋清谈的几个重要品题都与庄子哲学相关。庄子思想也借助清谈而广为传布。这不仅是对于玄学 ,进而对文学也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是加深了文人对言、意及性、情等的理性认识 ;二是启迪文人的创作思维 ,促进了魏晋文人的“自觉”。
宗明华
关键词:声无哀乐论养生论庄子文学影响
屈、庄创作心态及艺术方式比较
2006年
屈原与庄子的作品皆深于哀乐,根植于楚文化,具有超现实的浪漫色彩,因而中国文学史常以“庄骚”并称。但由于贵族与平民的地位及心态不同,在创作中所选择的艺术方式也有所不同:屈原为贵族宗臣,自发地选择了对楚歌的艺术改造;庄子以其平民知识分子的敏锐和强烈的自我意识,自觉地运用艺术虚构创作寓言。此为屈、庄同为浪漫,但却异趣的主要原因。
宗明华
关键词:庄子楚文化创作心态
庄子与魏晋文人的创作心态被引量:1
2000年
庄子人生哲学影响到了魏晋文人对自身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审视 ,使他们认识到个性独立的价值。这一心态变化激发出他们的创作热情 ,并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也呈现出力求摆脱一切束缚以求得个性自由的特征 ,而这正是“文学自觉”
宗明华
关键词:庄子魏晋文人创作心态
庄子艺术精神在魏晋的勃发被引量:3
2000年
庄子的艺术特质除了以虚构的艺术形象来阐明哲理外 ,更表现在他为追求个体精神的绝对自由而对人精神境界的艺术描绘。即 :(1)“虚静”境界形象化、艺术化。(2 )对“悟”在人与物勾通中的特殊作用有明确的认识。此二者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影响久远 ,而首先于魏晋有比较集中明显的体现。魏晋人承继庄子思想 ,在作品中追求人的精神自由和净化 ,排斥功利而重个性 ,直接促进了纯文学的发展。他们将《庄子》中的“虚静”和体“道”之境进一步推衍为一种艺术境界 ,这不仅激发文人在创作中的主观想象力 ,使魏晋文学蒙上了带有理性的浪漫色彩 ,促进了山水诗的形成和发展 ,也直接影响到了文学理论的形成。陆机《文赋》
宗明华
关键词:庄子艺术精神魏晋时期纯文学
《易》、《老》兼治现象探析
2004年
The Glossary in Book of Changes means a Taoistic orientation although it is just a theory from the book.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the studying both of Book of Changes and Laozi(Moral Book by LaoZi) after the Han Dynasty, theoretically speaking, their academic reciprocity evidently led to the learned personal loyalty and intensified their system and right formed a integrated metaphysics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宗明华
关键词:兼治
张衡《髑髅赋》解析——庄子对汉魏抒情赋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张衡在东汉可谓是"士"的先知先觉者,他以《庄子》"髑髅"命篇的《髑髅赋》,是汉赋中第一次仿庄子寓言而作的抒情赋,以知命为解脱,体现了张衡对人生的一种理性认识。此后汉魏赋家多有此类作品,《庄子》"髑髅"作为论及生死的文学意象因此在魏晋得以传播,张衡的首开之功是值得肯定的。
宗明华
关键词:庄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