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燕华
- 作品数:19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穆木天前后期诗歌创作转变探析被引量:1
- 2005年
- 创造社后期诗人穆木天的前后期诗歌创作发生了显著变化,即由早期的追求“纯粹诗歌”的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转向了后期的“为民族斗争服务”的现实主义;由推崇李白“飞翔在天堂”转向了学习杜甫“涉足于人海”;由创造幽微飘渺的诗的意境转向了追求直白朴实的艺术特色。考察穆木天诗歌创作的转变及其成因,对于理解和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某些文学现象和历史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
- 索燕华
- 关键词:穆木天社会现实
- 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看当代学术期刊编辑的价值取向
- 2003年
- 中国当代学术期刊在走向国际化的历史进程中首先需要调整和转换的就是编辑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编辑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受我国传统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的深刻影响和制约。这既形成了学术期刊编辑独有的内蕴与格调,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传统思维方式中注重整体综合、崇尚圣贤经典、固守平稳中庸、追求直觉模糊的特性使学术期刊编辑在刊物设计、内容选择、观点裁决、文稿处理等方面表现出重视宏观整体、崇拜权威深奥、把持平和稳妥、讲求感性笼统的思维定势与价值取向。这使编辑在办刊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误区,使得刊物平庸无奇,缺少个性与生机。面对"入世"后的世界格局,学术期刊必须调整和革新编辑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
- 索燕华
- 关键词:思维方式
- 关于构建三网融合的思考被引量:1
- 2010年
- 2010年初国务院提出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构建,使三网融合步入正式启动阶段。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消费规模满足了三网构建的市场需求,而大力发展信息文化产业和服务业又使三网融合成为必然。目前,恶性竞争成为三网融合的一大阻碍,作为国家信息发展战略,必须明确三网融合最终目的应是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立法监管机制的建立成为融合的保障,开辟适合消费市场需求的产业内容成为融合的依托。
- 索燕华
- 关键词:三网融合恶性竞争
- 从新闻标题看转型期新闻传播语态变迁被引量:5
- 2010年
- 从新闻标题角度来考察,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型后新闻传播的话语形态发生了深刻转变。新闻视角选择上走向平民化,新闻观点呈现上注重富有建构意义的隐性表达,新闻信息发布上加强深度的分析解释,新闻语言表述上追求具象描述的故事化、口语化、趣味化,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泛娱乐化、低俗化、琐碎化等负面现象。新闻传播语态的变迁是新闻改革在实践与受众"说话方式"上的一次历史性跨越,是转型期传媒市场化变革的表征与显现。
- 索燕华
- 关键词:新闻标题新闻语态传媒市场化
- 庄子“逍遥游”在魏晋文学中的嬗变被引量:1
- 2001年
- 魏晋文人在诗文中对庄子的“逍遥”境界有比较集中的描写 :阮籍的以“心游”为精神的慰藉和解脱 ,嵇康的心身同在现实中的优游容与 ,西晋文人的顺自然之游 ,以及陶渊明的心与自然泯一 ,可以说无一不禀承庄子的“逍遥游”思想。
- 宗明华索燕华
- 关键词:庄子魏晋时期文学虚静人生境界
- 转型期新闻传播思维方式与报道模式变革表现
- 2009年
- 社会转型期间,受社会巨大变迁的牵引,新闻传播思维方式与报道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打破了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呈现出生动鲜活的景观。新闻属性由政治宣传向信息传播本体回归,彰显出专业性、职业性的特点;新闻视角由关注上层政务向关注平民生活下移,实践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新闻内涵由综合性定论性向分析性建构性转换,显示出实在透彻富有深度的品质;新闻表述由抽象空洞的公式化向形象生动的个性化转变,体现出最动感最活跃的特性。
- 索燕华
- 关键词:新闻传播思维方式
- 《诗经》与酒文化被引量:6
- 2002年
- 《诗经》中有大量的饮酒诗篇 ,反映了当时的酿酒水平及对酒的品饮标准 ,表现了酒在周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强调饮酒要遵守礼节 ,描写了形式多样、分工细致的酒器 ,对我国古代的酒文化有较全面的展示。同时通过酒文化透视出当时社会的政治兴衰、宗教信仰、礼俗伦常、生活趋向等 ,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及借鉴意义。
- 孟庆茹索燕华
- 关键词:酿酒品酒饮酒酒礼酒器
-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新解
- 2002年
- 马克思在《1 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著名论断。长期以来 ,主流话语关于马克思的这一著名论断的理解只强调“因此”而忽略“也”。笔者认为 ,人类的劳动实践要遵循许多规律 ,如自然规律 ,美的规律等。所以 ,美的规律是人类劳动实践的规律之一。美的规律不是“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的统一 ,而是指“内在的尺度” ,即人的目的和愿望以及人类美化规律的统一。
- 季惠杰索燕华
- 哲学研究中的“语言转向”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本文在对西方哲学中关于语言问题研究的轨迹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上,集中探讨了现代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核心问题、主要观点及其所呈现的两条基本脉络——“逻辑建构”和“人文阐释”。进而,对这种转向所形成的语言世界建构之于哲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给予了剖析和阐发。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昭示人们,人类语言永远是人类世界的弥久而常新的问题。
- 纪秀生索燕华
- 关键词:语言语言哲学语言转向
- 传统思维方式对新闻传播思维方式与报道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我国新闻传播思维方式和报道形态长期以来深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产生了种种弊端:传统思维方式中注重整体合一思想使新闻传播在报道形式上偏于单一的综合式与结论式;传统思维方式中崇尚圣道权威思想使新闻传播在报道观念上呈现一种长官意识与强者本位;传统思维方式中固守中庸平稳思想使新闻传播在报道内容上趋于功利性与保守性;传统思维方式中推崇直觉模糊思想使新闻传播在报道语言上带有明显的概括性与抽象性。剔除思维方式上的积习与弊病,是新闻变革轻装前进的深层的内在动因。
- 索燕华
- 关键词:传统思维方式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