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尤海梅

作品数:44 被引量:551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日本文部省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10篇经济管理
  • 9篇生物学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篇土壤
  • 8篇人工林
  • 6篇侧柏
  • 5篇群落
  • 5篇物种
  • 5篇旅游
  • 5篇侧柏人工林
  • 4篇绿地
  • 4篇环境质量
  • 4篇大气环境
  • 4篇大气环境质量
  • 3篇植物
  • 3篇森林土
  • 3篇森林土壤
  • 3篇种群
  • 3篇物种多样性
  • 3篇物种组成
  • 3篇公园
  • 3篇公园绿地
  • 2篇植被

机构

  • 35篇徐州师范大学
  • 9篇江苏师范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3篇青岛理工大学
  • 3篇横滨国立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南通大学
  • 1篇长春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宿迁学院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作者

  • 44篇尤海梅
  • 13篇于法展
  • 8篇李保杰
  • 6篇李淑芬
  • 5篇史春云
  • 4篇单勇兵
  • 4篇娄彩荣
  • 4篇张捷
  • 3篇阎传海
  • 3篇沈惠新
  • 2篇汤茜
  • 2篇沈正平
  • 2篇张忠启
  • 2篇谭雪红
  • 2篇王钰
  • 2篇王甜
  • 1篇李亚兵
  • 1篇常江
  • 1篇武术杰
  • 1篇周婷

传媒

  • 6篇水土保持研究
  • 4篇徐州师范大学...
  • 3篇林业科技开发
  • 3篇淮阴师范学院...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吉林林业科技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1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枣庄抱犊崮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通过对设于山东抱犊崮自然保护区3种森林植被类型下6块测试样地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侧柏林下土壤容重、黏粒组成、田间持水量等指标均小于杂木林和刺槐林;而刺槐林下土壤水热条件较好,土壤有机质、氮、磷等养分含量相对较高。另外,侧柏林下土壤呈酸性,而杂木林和刺槐林下土壤呈碱性。
于法展尤海梅李保杰单勇兵李淑芬
关键词:森林植被土壤特性
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地水源涵养功能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一直是生态学与水文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以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6种不同林地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物理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地凋落物层贮量为5.48~23.19t/hm2;落叶阔叶林地凋落物层的持水量远大于其它林地。不同林地土壤硬度平均值变化为13.24~25.43kg/cm2;不同林地土壤容重大小排序为:黄山松林>玉山竹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从土壤的渗透速度来看,不同林地土壤的渗透性能依次为:马尾松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黄山松林>玉山竹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不同林地最大蓄水量大小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马尾松林>常绿阔叶林>黄山松林>玉山竹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而其涵养水源量大小排序:落叶阔叶林>马尾松林>常绿阔叶林>黄山松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玉山竹林。
于法展张忠启陈龙乾沈正平尤海梅
关键词:林分类型土壤物理性质水源涵养功能
徐州市公园绿地结构与休憩功能分析
2011年
为探究与公园绿地最佳功能发挥相适宜的最优化设施结构,以徐州市不同功能区的三类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依据"十一"黄金周期间的调查数据,利用简单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对公园绿地的设施结构与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不同类型公园绿地设施结构、主要服务人群、利用时间和所提供的休憩功能等有所差异,组成设施结构与休憩功能仍存在不适宜之处;休憩设施应根据所在功能区、面积和服务对象的综合情况来确定设施的种类和数量;公园绿地的建设应重视主要的服务人群,设施配置应尽量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最后应注意植物的遮阴效果.
王甜尤海梅
关键词:公园绿地
林下山酢浆草的物候、生活史及种群间差异被引量:2
2003年
在日本岛根县的三个不同生境地,对山酢浆草这一林下多年生草本植物进行了跟踪调查;并通过对其生长、残存和繁殖等统计学参数的描述,揭示了种群结构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山酢浆草种群的生长和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阶段间差异;不同生境的种群间的生长动态、生活史阶段的变动等无显著差异.
尤海梅小池文人
关键词:种群动态生活史种群差异矩阵
景观生态学研究热点与前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为明确景观生态学领域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和趋势,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为数据源,借助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Space Ⅲ,绘制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景观生态学研究成果的时间分布、国家与研究机构分布以及研究热点和前沿。结果表明,1993-2015年,景观生态学发展迅速,其中美国在景观生态学研究方面起步早、贡献大,而中国在景观生态学研究方面起步晚、发展快;景观生态学由最初探讨景观格局的变化转变为以复杂景观为背景的生态系统功能研究。
李祖政尤海梅黎心泽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CITESPACE知识图谱
侧柏人工林下层木本植物的组成及多样性被引量:1
2011年
为明确徐州山地现有侧柏人工林下层木本植物的自然更新状况,依据40个20m×20m样地群落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林下自然更新的木本植物的组成及其相似性。结果表明,侧柏人工林下层自然更新的木本植物中单科种、单属种优势明显,林下木本植物区系组成复杂,出现的12种区系地理成分中,温带成分占主体,热带成分占较大比例。侧柏人工林下层出现的木本植物种类较多,但不同生境下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不高、组成树种的相似性极高,尤其是乔木树种的相似性明显高于灌木树种。林下木本植物的种类组成受立地条件和种子传播方式的显著影响,建议改善立地条件以提高林下木本植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同时控制外来树种的侵入以促进人工林的地带性演替。
尤海梅阎传海于法展王仲宇
关键词:木本植物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侧柏人工林
城市闲暇业态的空间分异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城市是大量闲暇业集中的空间区域,是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最重要的闲暇空间。虽然已有相关文献涉及到城市闲暇空间的研究,但多以宏观尺度定性的描述为主。通过构建闲暇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四个数理模型,对镇江市中心13条街区1192家业态进行实地调研与量化分析,探索一种定量方法,来研究城市不同街区微观尺度上所具有的闲暇功能、优势闲暇类型及其空间分异规律和不同闲暇业类型在城市街区上的空间布局规律。研究突破了以往的概念描述和集中在RBD的研究方式,将闲暇研究拓展到定量化手段和一般城市空间分异格局的探索。定量化研究的方法和分析结果对城市闲暇空间的规划者、管理者与政策制订者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史春云张捷李亚兵张宏磊尤海梅
关键词:空间分异均匀度指数
徐州市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的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为探明徐州的经济转型和生态环境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根据徐州市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徐州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指数法计算了2003~2009年徐州市资源、环境、经济、社会4个子系统的生态位及复合生态系统的综合生态位,并对各层次生态位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3~2009年徐州市环境、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生态位及复合生态系统的综合生态位均呈上升的趋势,资源生态位呈下降的趋势;2006年前后徐州市综合生态位和各子系统生态位呈不同的变化特征,子系统生态位的优势由资源生态位演变为环境生态位;经济生态位与社会和环境生态位呈显著的同步发展趋势,而与资源生态位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目前,徐州市的资源、经济和社会生态位仍然较低,应加速城市经济的转型.
尤海梅王甜杨嘉伟孔西莙程奕
关键词: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指标体系
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演变被引量:158
2007年
核心—边缘理论模型是解释区域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已有的研究主要是探讨区域内部核心—边缘区旅游经济发展关系的不平等,而对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与演变过程鲜有涉及。以旅游资源大省—四川为例,研究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动态过程、阶段与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变。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首位分布和规模—位序分布理论能够很好地揭示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目前四川省旅游城市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发育典型,核心城市—成都首位分布显著,空间格局的演变以聚集形、非均衡的极化作用为主,但扩散作用正逐步加强,核心与边缘城市发展差距悬殊,次级核心城市尚处于成长过程中;经相关分析,交通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城市规模、职能与城市化水平、区位因素是形成这种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本文探索一种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和阶段的定量研究方法,并尝试解释其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不仅拓展了该理论在旅游地理学上的应用,也丰富了该理论本身的内涵、应用及研究方法。
史春云张捷尤海梅李东和王艳
关键词:核心-边缘理论
庐山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其组分与土壤酶的相关性被引量:10
2015年
土壤活性有机碳直接参与土壤生物化学转化过程,影响土壤酶活性,对土壤养分有效化作用明显。以庐山3种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林分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其组分与土壤酶活性状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3种林分类型下WSOC和DOC平均含量排序均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而ROC由大到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下MBC平均含量较高,针叶林下MBC平均含量较低。(2)3种林分类型下土壤蔗糖酶活性排序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纤维素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大小顺序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下脲酶活性最低,阔叶林最高;针阔混交林下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阔叶林最低;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低序列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3)3种林分类型下土壤蔗糖酶、纤维素酶等水解酶与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的相关性较好,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氧化酶与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于法展张忠启沈正平尤海梅
关键词:林分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酶活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