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元

作品数:24 被引量:23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医药卫生
  • 5篇理学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色谱
  • 9篇相色谱
  • 7篇液相色谱
  • 7篇食品
  • 7篇高效液相
  • 7篇高效液相色谱
  • 5篇动物
  • 5篇动物源
  • 5篇动物源性
  • 5篇动物源性食品
  • 5篇液相
  • 5篇源性食品
  • 5篇质谱
  • 5篇前处理
  • 5篇串联质谱
  • 4篇色谱法
  • 4篇前处理技术
  • 3篇药物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质谱法

机构

  • 19篇中国检验检疫...
  • 11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邯郸学院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市理化分...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莆田出入境检...

作者

  • 23篇张元
  • 19篇张峰
  • 11篇周伟娥
  • 9篇郑阳
  • 9篇李绍辉
  • 8篇李伟青
  • 6篇冯雪松
  • 6篇周昱
  • 6篇李红娜
  • 5篇艾小勇
  • 3篇袁飞
  • 2篇王志
  • 2篇陈建中
  • 2篇原保忠
  • 2篇葛水莲
  • 2篇许秀丽
  • 2篇黄莺
  • 2篇凌云
  • 2篇姚美伊
  • 2篇张传斌

传媒

  • 4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食品科学
  • 3篇食品工业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继续教育
  • 1篇色谱
  • 1篇化学研究
  • 1篇中国食品添加...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1篇2018
  • 13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香烟中氨含量的优化离子色谱测定法被引量:2
2015年
建立了香烟中氨含量的离子色谱(IC)快速测定方法。样品采用稀硫酸(0.012 5 mol/L)超声提取30 min,离心(10 000 r/min,10 min),上清液经石墨化炭黑柱(GCB)净化提取后采用离子色谱进行分析。以甲基磺酸(0.02mol/L)为淋洗液,采用Dionex Ion PacTM CS12A阳离子交换柱分离,NH4+在质量浓度范围0.5~50 mg/L内二次回归系数良好(r2=0.999 5),检出限(LOD)为0.001 6 mg/g,定量限(LOQ)为0.004 5 mg/g,采用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平行测定6次,所得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3%、89.6%和92.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4.1%、2.8%和3.3%。
李伟青张峰张元袁飞艾小勇
关键词:固相萃取离子色谱
烟用增香物质的分析技术进展
2014年
卷烟中的增香物质是卷烟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原料,该物质既能减少焦油含量,同时也能影响卷烟口味。然而卷烟中的增香物质化学成分复杂,很多物质有不同程度的生理毒性,因此对烟草中增香成分的测定具有显著意义。目前烟用增香物质的的前处理和检测技术多种多样,本文对烟用增香物质的前处理和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和比较,对一些新的分析技术也作了简要介绍,拟为卷烟中增香物质的检测提供依据。
任志芹艾小勇张元王志付体鹏许成保张峰
关键词:前处理
动物源性食品中头孢菌素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6年
由动物养殖过程中抗生素滥用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已有5代近60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被应用于人用药和兽药领域,为全面了解动物源性食品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残留检测现状,本文总结了动物源性食品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残留检测相关技术的应用情况,详细介绍了样品前处理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并对食品中该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洪云鹤李伟青林中张元张经华刘艳张宝善张峰
关键词:头孢菌素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
高效合相色谱同时测定血浆中12种磺胺类药物被引量:4
2018年
建立了一种同时分离测定血浆中12种磺胺类药物的高效合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Convergence Chromatography,UPC^2)方法。血浆样品中加入乙腈,涡旋混合后离心,上清液过滤后采用UPC^2方法测定,采用Acquity UPC^(2TM)BEH色谱柱,CO_2和甲醇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箱温度40℃,系统背压14.5MPa。该法在6 min内实现了对12种磺胺类药物的基线分离,定量限为0.5μg/mL,回收率在86.2%~99.5%之间。方法适用于血浆中多种磺胺类药物的同时检测。
张元张元刘敏张远远刘佳李国辉张峰
关键词:磺胺代谢物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卷烟中的儿茶酚被引量:2
2015年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HPLC-MS/MS)测定卷烟中儿茶酚的分析方法。样品经2.5 mol/L 硫酸加热回流后用水蒸气蒸馏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后进行 HPLC-MS/MS 分析,采用甲醇-0.2%( v/v)的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电喷雾负离子( ESI-)扫描和多反应监测( MRM)模式对目标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目标物儿茶酚的含量在0.5~200μg/kg 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2=0.9989);在样品中添加高、中、低3个水平的标准品,其加标回收率在83.1%~98.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RSD)在1.9%~5.8%之间。应用本方法对6种市售卷烟样品进行了测试,结果从6种市售卷烟中均检出了儿茶酚。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卷烟中儿茶酚的检测。
任志芹艾小勇黄志强张元王志张峰
关键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儿茶酚卷烟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被引量:7
2016年
建立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中藏花素和藏花酸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实验优化了样品提取方法、液相色谱条件和质谱参数。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乙腈饱和的正己烷脱脂,Eclipose plus 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流速1.0 m L/min。采用电喷雾质谱负离子模式电离,多重反应选择离子检测。藏花素的检测离子对为m/z 975.4/651.3和m/z 975.4/327.1,其中定量离子对为m/z 975.4/651.3,藏花酸的检测离子对为m/z 327.2/105.0和m/z 327.2/185.1,其中定量离子对为m/z 327.2/105.0。结果表明,线性范围50-2000 ng/m L,回收率为80.49%-90.34%,相对标准偏差〈3.01%,藏花素和藏花酸的仪器检出限分别为5、3 ng/m L,方法定量限分别为20、12 ng/m L,该方法简单、准确,适用于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的定量检测。
陈建中葛水莲乔莉娟张元
关键词:栀子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肉制品
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便面中栀子黄色素被引量:3
2016年
建立一种检测方便面中栀子黄色素的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萃取方便面,以甲醇为萃取剂,在1 500 psi和50℃静态循环提取2次,用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溶液除脂。采用XBridge^(TM) 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藏花素和藏花酸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中的检测波长为441 nm和427 nm进行分离分析。结果表明,藏花素和藏花酸在1.0~2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n=6)在83.64%~94.8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92%~2.13%,方法的定量限和检出限分别为0.5~1.0μg/g和0.05~0.20μg/g,本方法快速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准确可靠,是一种适合测定方便面中栀子黄色素的方法。
陈建中葛水莲杨明建张元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加速溶剂萃取栀子黄方便面
药食同源植物LC-MS技术分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药食同源植物因其不良反应小、药用价值高、天然、安全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药食同源植物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可以明确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十年来,液质联用(LC-MS,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药食同源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在药食同源植物功的功效成分分析和质量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主流技术。本文从LC-MS技术的发展和药食同源植物研究中LC-MS技术应用方法两个方面,阐述了近十年来LC-MS技术分析药食同源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药食同源植物提供参考。
吴文杰赵中辉张元周伟娥李红娜张传斌黄莺张峰
关键词:化学成分
食品中磺胺类药物前处理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38
2015年
磺胺类兽药残留是目前重要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检测食品中磺胺类兽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检测食品基质中痕量兽药残留依赖于有效的前处理方法和精密的分析仪器。本文论述磺胺类兽药分析检测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并对国内外食品中磺胺类兽药残留的传统提取技术和新型提取技术等前处理方法及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为食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监控提供参考。
张元李伟青周伟娥任志芹张峰冯雪松周昱李绍辉郑阳
关键词:食品前处理技术
动物源性食品中喹诺酮类残留前处理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16年
喹诺酮类兽药残留是目前重要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之一,检测食物基质中痕量兽药残留依赖于有效的前处理方法和精密的分析仪器。本文阐述了喹诺酮类兽药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并对国内外食品中喹诺酮类兽药残留的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SPE)、基质辅助固相分散萃取(Matrix Solid-Phase Dispersion,MSPD)、Qu 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Qu ECHERs)、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和免疫亲和色谱(Immunoaffinity Chromatography,IAC)等前处理方法及液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及免疫分析测定法等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拟为动物源性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监控提供理论参考,综述指出SPE和Qu ECHERs为最有前景的前处理方法,而质谱技术的发展和仪器的小型化为检测仪器的发展趋势。
张元周伟娥李绍辉郑阳周昱张峰冯雪松
关键词:动物源性食品前处理技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