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宏民

作品数:41 被引量:814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重症
  • 15篇超声
  • 14篇休克
  • 14篇脓毒
  • 12篇脓毒性
  • 9篇血流
  • 8篇感染性
  • 8篇超声检查
  • 7篇血流动力学
  • 6篇静脉
  • 5篇预后
  • 5篇感染性休克
  • 4篇动脉
  • 4篇休克患者
  • 4篇容量反应性
  • 4篇重症医学
  • 4篇危重
  • 4篇反应性
  • 3篇心静脉压
  • 3篇血管

机构

  • 29篇北京协和医学...
  • 14篇北京协和医院
  • 8篇清华大学第一...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中南大学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浙江医院
  • 3篇匹兹堡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北京同仁医院
  • 2篇福建省立医院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41篇张宏民
  • 36篇王小亭
  • 34篇刘大为
  • 17篇柴文昭
  • 15篇张青
  • 11篇何怀武
  • 11篇陈秀凯
  • 10篇丁欣
  • 9篇隆云
  • 7篇刘晔
  • 6篇赵华
  • 6篇周翔
  • 5篇杜微
  • 5篇尹万红
  • 5篇陈焕
  • 5篇汤铂
  • 5篇芮曦
  • 5篇张丽娜
  • 5篇何伟
  • 4篇胡振杰

传媒

  • 17篇中华医学杂志
  • 14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中华重症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一种微循环疾病被引量:10
2019年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时肾脏大循环和微循环呈现分离现象,肾脏血流正常甚至增加,而肾脏微循环缺血缺氧,表现为肾脏内血流分流,微循环灌注呈现异质现象,及微循环血流淤滞和梗阻,说明脓毒症AKI是一种微循环疾病,以微循环灌注为目标导向的治疗可能是今后的方向。
刘丽霞王小亭晁彦公张宏民武钧尹万红张丽娜何伟朱然丁欣张倩胡振杰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
感染性休克患者肾血流评分与肾血管阻力指数的关系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入ICU早期全身血流动力学与肾血流评分及肾动脉阻力指数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在入室早期复苏阶段(1、6 h)分别进行心脏超声、肾脏超声检查,同时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肾血流评分及肾动脉阻力指数(RI).结果 共收入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患者39例.根据复苏后CVP的变化,分为CVP不升组和CVP上升组.CVP不升组19例患者中,MAP、CO均上升患者8例,其他患者11例,MAP、CO均上升患者中有6例肾血流评分上升,其他患者只有1例肾血流评分上升(P=0.027).CVP上升组20例患者中,MAP、CO均未上升患者9例,其他患者11例,MAP、CO均未上升患者中有8例肾血流评分下降,其他患者只有2例肾血流评分下降(P=0.086).CVP不升组患者复苏前后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MAP、CO均上升患者与其他患者相比,复苏前、复苏后RI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VP上升组患者复苏前后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MAP、CO均未上升患者与其他患者相比,复苏前、复苏后RI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按MAP及CO是否上升分组,各组复苏前后阻力指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感染性休克入ICU早期复苏时细化的肾血流评分在中心静脉压无明显上升时,随CO、MAP的上升而升高.肾动脉RI与CO、MAP及CVP无明显相关性,不宜作为判断感染性休克早期患者肾脏灌注的指标.
张宏民刘大为王小亭陈秀凯张青汤铂丁欣陈焕
关键词:血管阻力
扩展的目标导向超声心动图方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影响被引量:36
2011年
目的研究扩展的目标导向超声心动图方案(eFATE)对感染性休克病人的影响。方法入选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综合重症医学科(ICU)83例感染性休克病人,分为应用心脏超声eFATE组和常规组;eFATE方案为:24h可用的目标导向心脏超声评估流程,在应用心脏超声eFATE组,每次病人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认为病人需要血流动力学评估时均在应用常规评估手段时同时应用本方案,常规组仅用常规评估手段。方案应用研究期为人组后1周。记录即刻及之后1周内每6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CO、心脏指数(C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ScvO2、APACHEⅡ评分、动脉血乳酸水平以及用药情况,尤其强心药物。记录6、24、72h和1周的液体人量情况,记录ICU病死率和28d病死率。结果应用eFATE组24h达标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对6h达标率无影响。应用eFATE组6、24h和1周治疗液体入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应用eFATE组发现感染性休克病人的心肌抑制早于对照组。应用eFATE方案组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FATE有助于提高感染性休克病人24h目标指导治疗达标率,减少治疗中液体人量,并发现感染性休克病人的心肌抑制及滴定处理。eFATE对预后的影响需进一步设计研究。超声心动图在感染性休克的正确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王小亭刘大为张宏民柴文昭杜微何怀武刘晔
关键词:休克脓毒性超声心动描记术
压力与容积指标在感染性休克合并心功能抑制时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析心功能抑制在感染性休克中的作用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7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早期复苏后心排血指数(CI)分组,高CI组患者39例,低CI组患者38例,比较两组治疗达标率、诊断后28d病死率以及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I)随中心静脉压(CVP)变化情况。结果(1)高CI组患者与低CI组患者年龄、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治疗达标率及诊断后28d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低CI组中,有16例患者的GEDI不随CVP上升而增加,而在高CI组只有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低cI组中,GEDI不随CVP上升而增加的患者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治疗达标率较低,动脉血乳酸和病死率较高,与GEDI随CVP上升而增加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DI与CVP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反映感染性休克患者心功能变化的指标,尤其对于CI降低的患者,GEDI不随CVP上升而增加提示心功能抑制,且是预后不良的早期指标;高龄、APACHE Ⅱ评分高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更易合并心功能抑制。
张宏民刘大为王小亭隆云石岩柴文昭周翔张青
关键词:休克脓毒性充血性中心静脉压
重症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建立与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被引量:2
2023年
重症患者在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建立与应用中存在其自身特点,为指导这一特殊人群的血液净化临床工作,中国重症血液净化协作组组织专家制定了重症患者血液净化血管通路建立与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协作组通过组织专家系统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专家临床经验,列出重症患者血液净化过程中的血管通路问题,设计专家函询表,应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专家会议法对各个条目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在六个方面47个条目达成共识,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重症血液净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国重症血液净化协作组杨荣利赵举洪小杨陈伟明陈秀凯高恺韩世权李昌斌刘国梁刘松桥陆国平邱占军苏晓蕾田仁斌王义吴国志邢志群张宏民赵喆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血管通路
重症急性左心收缩功能不全患者心脏超声评价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通过评价重症急性左心收缩功能不全患者心脏超声表现,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2013年6月-2014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存在急性左心收缩功能不全患者,根据其心脏超声的不同表现分为全心弥漫抑制、左心弥漫抑制、冠状动脉相关节段抑制、非冠状动脉相关节段抑制,所有患者均进行规范的血流动力学治疗.记录患者使用强心药物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 共纳入132例急性左心收缩功能不全患者,心脏超声表现为全心弥漫抑制者76例,左心弥漫抑制者21例,冠状动脉相关节段抑制者25例,非冠状动脉相关节段抑制者10例.冠状动脉相关节段抑制者基础冠心病的比例高(88.0%,22/25).全心弥漫抑制者最常见的病因是全身性感染/感染性休克(63.2%,48/76).28 d病死率全心弥漫抑制者为21.05%,左心弥漫抑制者为19.05%,冠状动脉相关节段抑制者为20.00%,非冠状动脉相关节段抑制者为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心脏超声表现者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使用强心药物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基础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全心弥漫抑制的急性左心收缩功能不全患者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使用强心药物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基础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者病死率(5/7)高于未合并基础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者(15.94%).结论 重症急性左心收缩功能不全患者不同心脏超声表现预后不同,需要建立包括左心收缩功能、左心舒张功能、有心功能评估的重症患者心功能评价体系,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
王小亭赵华刘大为张宏民隆云柴文昭张青
关键词:超声检查危重病
精准休克治疗:要重视重症超声导向的六步法休克评估流程被引量:22
2016年
休克是细胞氧利用障碍导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是重症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之一[1].重症医学科(ICU)中大约有1/3的患者都会出现休克[2]休克治疗中最关键的早期发现休克、明确休克的类型以及动态监测循环血流动力学信息反馈治疗.在休克治疗中,如果需要进一步血流动力学评估,首选超声心动图方法[3-4].而如何通过重症超声早期发现休克,鉴别休克类型和进行动态评估就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CCUSG)在前期的临床研究观察和重症超声临床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重症超声导向的六步法休克评估流程,其核心内涵是按照血液流体动力学的规律,沿着下腔静脉、右心功能、左心收缩功能、左心舒张功能、动脉张力而进行.重症超声导向的六步法评估流程应用于休克患者管理的价值在于可以简单快捷评估患者的流量状态、前负荷及容量反应性,心脏功能,外周血管阻力,组织灌注等全方位的血流动力学信息,精准指导临床治疗[5].现就精准休克治疗,如何进行重症超声导向的六步法休克评估流程进行解析.
张丽娜张宏民王小亭艾宇航尹万红何伟武钧
关键词:重症医学超声导向六步法休克
超声观测不同部位下腔静脉内径及其变异度的研究被引量:34
2014年
目的 于剑突下和右侧腹腋中线超声观察纵切面不同呼吸状态下的下腔静脉内径及变异度,探讨两个部位、不同呼吸状态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2013年11-12月连续入住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患者127例,分别于剑突下和右侧腹腋中线部位超声观测纵切面不同呼吸状态下的下腔静脉内径值,计算其变异度.结果 (1)127例患者中采用右侧腹腋中线观察下腔静脉者124例(占97.6%),采用剑突下观察下腔静脉者83例(占65.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42,P<0.01);两个部位同时检查者81例,其中自主呼吸者44例,机械通气者37例.(2)机械通气者、自主呼吸者右侧腹腋中线与剑突下的下腔静脉内径值在呼气末、吸气末及变异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选机械通气者剑突下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2 cm者,右侧腹腋中线下腔静脉内径值为(2.25 ±0.32) cm,剑突下为(2.10 ±0.12) 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83).选自主呼吸者剑突下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2 cm者,2个部位呼气末、吸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变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选机械通气者剑突下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1.5 cm者,右侧腹腋中线下腔静脉内径值为(1.58 ±0.43) cm,剑突下为(1.09±0.3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6).选自主呼吸者剑突下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1.5 cm者,2个部位呼气末、吸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变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相关性分析:①机械通气者:右侧腹腋中线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与剑突下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相关(r =0.565,P=0.000).②自主呼吸者:右侧腹腋中线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与剑突下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相关(r =0.526,P=0.000),右侧腹腋中线吸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与剑突�
张青刘大为王小亭张宏民何怀武晁彦公王春鲜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CCUSG)
关键词:内径
超声观测不同部位下腔静脉内径形变指数的研究初探被引量:31
2015年
目的 采用超声观测不同部位的下腔静脉内径形变指数(SCI),为后期探讨下腔静脉内径SCI与重症患者容量状态、容量反应性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1月入住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患者,超声观测剑突下及右侧腹腋中线部位不同呼吸周期的下腔静脉内径形态,计算下腔静脉内径SCI,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入选107例患者,60例患者因不能同时获得剑突下和右侧腹腋中线2个部位观察、或图像质量欠佳未入选本研究,47例患者均同时获得剑突下和右侧腹腋中线下腔静脉横切面的观察,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59.1±18.7)岁;完全机械通气者5例,自主呼吸者42例.不同部位、不同呼吸状态下腔静脉纵切面下腔静脉内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气末下腔静脉横切面下腔静脉内径SCI剑突下为1.87±0.72,右侧腹腋中线为1.85±0.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气末下腔静脉横切面下腔静脉内径SCI剑突下为1.69±0.47,右侧腹腋中线为1.74±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横切面吸气末下腔静脉长径值、短径值、下腔静脉内径SCI,剑突下与右侧腹腋中线有相关性(r =0.866,P=0.000;r =0.887,P=0.000;r=0.424,P=0.003);横切面呼气末下腔静脉长径值、短径值、下腔静脉内径SCI,剑突下与右侧腹腋中线有相关性(r=0.802,P=0.000;r=0.887,P=0.000;r =0.883,P=0.000).结论 剑突下和右侧腹腋中线横切面、不同呼吸周期下腔静脉的长径、短径及下腔静脉内径SCI有良好的一致性与相关性,两个部位的测量可以相互替代.
张青刘大为王小亭张宏民何怀武柴文昭晁彦公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CCUSG)
关键词:超声检查
重症治疗新标准:一针、一眼、一导管被引量:2
2020年
重症医学的发展需要各种监测,重症治疗也通过静脉或动脉置管实现。血管置管通常应用体表定位法进行操作,这种操作方法经常出现各种置管相关并发症,有些临床医生甚至会认为很难避免,出现置管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治疗,在这个节点我们提出重症治疗新标准“一针、一眼、一导管”.最大限度降低导管置管相关并发症,实现这个标准需要改变原来置管观念,树立重症治疗新标准理念,这样才能通过一些方法而实现。
张青王小亭张宏民刘大为
关键词:重症医学导管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