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艳

作品数:3 被引量:3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草地
  • 2篇草原
  • 1篇羊草
  • 1篇羊草草地
  • 1篇植被
  • 1篇植被变化
  • 1篇植被生长
  • 1篇深根系
  • 1篇生物量
  • 1篇生物量分配
  • 1篇时滞
  • 1篇时滞性
  • 1篇松嫩草原
  • 1篇退化草地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因子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密度
  • 1篇苜蓿
  • 1篇物量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张海艳
  • 3篇周道玮
  • 3篇李飞
  • 3篇神祥金
  • 1篇禹朴家
  • 1篇宋彦涛
  • 1篇李强
  • 1篇关胜超

传媒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草原区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7
2015年
利用1982~2006年GIMMS NDVI和气象数据,探究中国草原区植被变化及对气候的响应。结果表明,近25 a中国草原区植被覆盖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季节变化空间差异明显。春季温度对温带典型草原、高寒草甸草原和高寒典型草原植被生长有重要影响,而夏季和秋季温度同样对高寒草甸草原影响显著;夏季降水增多能明显促进夏季温带荒漠草原植被生长。除8月份以外,温带草原5~9月NDVI均与前一个月降水显著正相关;在生长季内,高寒草原NDVI与同期温度显著正相关,但8月份除外。此外高寒草原植被在生长最旺盛时期对降水变化存在1~3个月滞后期。
神祥金周道玮李飞张海艳
关键词:草原区植被生长NDVI气象因子时滞性
松嫩草原不同种群密度羊草草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分配被引量:1
2014年
以松嫩草原自然生长状态下不同种群密度羊草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生物量分配、各构件有机碳含量及贮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储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羊草群落的根、茎、叶、根茎生物量以及根冠比无显著差异,而生殖构件生物量显著减少(P〈0.05);种群密度对羊草构件的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影响;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羊草生殖构件有机碳贮量显著降低(P〈0.05),而对羊草非生殖构件无显著影响;种群密度影响土壤碳截获能力,低种群密度羊草生态系统碳截获能力更强,在土壤深层(20-100 cm)则更为显著(P〈0.05)。
张海艳神祥金李飞关胜超周道玮
关键词:种群密度生物量分配根冠比
退化草地补播草木樨、黄花苜蓿的生产力和土壤碳截获潜力被引量:13
2014年
通过对补播两年后的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e)等5种群落的群落组成、生产力以及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调查,分析了5种群落类型的土壤碳储量及群落生产力,探讨了补播对退化草地土壤碳截获及群落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补播显著提高了退化草地的碳截获能力(P<0.05)。补播深根系牧草——草木樨、黄花苜蓿群落的土壤碳储量明显高于退化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而自然演替的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轻度退化的虎尾草(Chloris virgata)群落介于二者之间,表现为芦苇<虎尾草<羊草<草木樨<黄花苜蓿;2)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含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且各群落之间差异明显;3)补播改善了群落组成,大大提高了群落生产力(P<0.05),其整体变化趋势为虎尾草<芦苇<羊草<黄花苜蓿<草木樨。我国草地面积大,补播可能是实现退化草地恢复和固碳功能的最经济和最具操作性的途径之一。
李飞禹朴家神祥金宋彦涛李强张海艳周道玮
关键词:退化草地补播深根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