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暑
  • 2篇重症
  • 2篇重症中暑
  • 2篇踝臂指数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诱导
  • 1篇低氧诱导因子
  • 1篇低氧诱导因子...
  • 1篇地西泮
  • 1篇动脉
  • 1篇动员
  • 1篇毒蘑菇
  • 1篇毒蘑菇中毒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绞痛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态
  • 1篇心脏
  • 1篇心脏介入

机构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合肥市第一人...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作者

  • 9篇张立新
  • 5篇李景荣
  • 4篇程景林
  • 3篇戚金威
  • 3篇周姝
  • 2篇陶红
  • 2篇杨琴
  • 2篇胡乐义
  • 1篇习秀霞
  • 1篇李雪翔
  • 1篇刘泽岩
  • 1篇陈赟赟
  • 1篇万俊
  • 1篇张浩
  • 1篇叶丽
  • 1篇徐凤
  • 1篇唐茜
  • 1篇江洋
  • 1篇王育林

传媒

  • 5篇安徽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合肥地区急性毒蘑菇中毒临床特点及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合肥地区急性毒蘑菇中毒的临床特点及血液灌流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2011年4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毒蘑菇中毒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根据患者是否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分为药物治疗组20例和血液灌流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及生化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血液灌流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的差异。结果本地区毒蘑菇中毒类型主要为胃肠炎型38例,其次为中毒性肝炎型12例,无精神神经型和中毒性溶血型病例,其中1例患者因急性肝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血液灌流组住院时间、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较药物治疗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肥地区以胃肠炎型毒蘑菇中毒为主,总体治疗效果佳。早期血液灌流治疗可明显缓解毒蘑菇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化指标,缩短住院时间,尤其对于中毒性肝炎型患者。
胡乐义程景林李景荣周姝戚金威张立新
关键词:毒蘑菇中毒血液灌流
重症中暑20例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总结2013年夏季该院重症中暑患者的抢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0例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17例好转或治愈出院,2例自动出院,1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重症中暑是急诊危重症,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包括早期采取迅速有效的降温措施,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治疗合并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陶红张立新
关键词:重症中暑
低氧诱导因子1α高表达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动员被引量:5
2014年
背景:设想通过增加自体干细胞动员达到有效修复心脏缺血区的目的,因此找到可利用的特异而有效的干细胞动员剂成为关键所在。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时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员的影响。方法:将90只远交群SD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3组:低氧诱导因子1α反义寡核苷酸组给予低氧诱导因子1α反义寡核苷酸干预抑制大鼠梗死缺血组织的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低氧诱导因子1α错义寡核苷酸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等量低氧诱导因子1α错义寡核苷酸和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造模后30 h、7 d,对照组外周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计数及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低氧诱导因子1α错义寡核苷酸组相近,但明显高于低氧诱导因子1α反义寡核苷酸组。造模后7 d,对照组心肌缺血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与低氧诱导因子1α错义寡核苷酸组相近,但明显高于低氧诱导因子1α反义寡核苷酸组。造模后7,14,28 d,对照组心肌缺血组织切片毛细血管密度分析与低氧诱导因子1α错义寡核苷酸组相近,明显高于低氧诱导因子1α反义寡核苷酸组。说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高表达的低氧诱导因子1α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员、启动一系列心肌组织自我修复过程有因果关系。
戚金威程景林周姝李景荣李雪翔杨琴张浩万俊王育林张立新陈赟赟习秀霞叶丽唐茜徐凤江洋胡乐义刘泽岩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干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员寡核苷酸
华法林致机体出血30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口服华法林药物所致机体出血患者临床特点,并评估重新应用华法林后再出血的危险。方法记录30例服用华法林患者出血时INR范围、出血部位,逆转华法林作用的方式及治疗强度,服华法林后再次出血及死亡的原因。结果 2例因脑疝死亡,28例治愈,其中1例发生右侧腘动脉血栓伴侧枝循环形成,1例2年内反复出现3次上消化出血并1次失血性休克。结论华法林致机体出血好发于服药开始3个月及1年以上者,多因患者未定时监测INR,提示调整治疗强度的INR对减少出血发生率的必要性,强调抗凝宣教及加强随访的重要性。此外,停用华法林血栓栓塞的危险度低,但恢复华法令治疗少数可有复发出血。
李景荣张立新杨琴
关键词:华法林出血
踝臂指数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短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2012年
目的观察踝臂指数(ABI)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短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方法选取1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观察ABI与心肌梗死事件的关系。结果 ABI与冠状动脉的严重程度成负相关,ABI越低,UA严重程度越高。ABI的曲线下面积为0.710,95%CI为0.603~0.839。结论 ABI是预测UA发生心肌梗死一个比较有效的指标。
张立新程景林
关键词:踝臂指数不稳定型心绞痛
使用地西泮联合艾司唑仑干预冠心病患者心脏介入治疗前异常心理状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使用地西泮联合艾司唑仑干预心脏介入治疗前患者异常心理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科100例35-76岁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CHD)患者,分别在获悉即将接受PCI治疗后接受地西泮联合艾司唑仑干预前1 d及接受PCI术前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并将结果与国内同一群体常模对比及按时间轴个体纵向对比分析,分析判断患者在拟接受介入手术治疗这一特定情况下口服地西泮及艾司唑仑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变化。结果患者在接受地西泮联合艾司唑仑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及个体自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接受地西泮联合艾司唑仑干预前后综合评分较国内同一群体常模均在不同项目表现高得分,但个体纵向自比地西泮联合艾司唑仑干预后各项综合评分得分显著降低。结论研究对象在接受PCI治疗前普遍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使用地西泮联合艾司唑仑干预可以显著舒缓其术前异常心理状态。
戚金威周姝程景林张立新
关键词:艾司唑仑地西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异常心理状态
联合应用ABCD^2评分法和踝臂指数预测TIA后短期卒中风险被引量:1
2013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类型,一部分患者要进展为脑梗死.因此,早期对TIA患者进行转归评价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常用ABCD2 评分法来预测TIA后卒中风险[1-2].近年研究表明[3-4]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对脑梗死有预测价值,ABI小于0.90应高度警惕脑梗死的发生,并进行早期规范的干预治疗,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目前尚缺乏联合应用ABCD2评分法和ABI预测TIA卒中风险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对197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来探讨此方法临床价值.
张立新李景荣
重症中暑并发肝损害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43例重症中暑患者,按有无肝功能损害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研究。28例肝损害病例中,共2例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温、肌酸激酶、尿素氮、血钠、病程的长短与重症中暑并发急性肝损害密切相关(P<0.05);与发病年龄、肌酐、血钾、血白细胞计数无关,其中最敏感的危险因素为体温,其次分别为血钠及肌酸激酶水平。中暑合并肝损害患者经综合性治疗,平均住院(15.6±5.6)d,治愈或好转患者25例,死亡3例,有效率89.3%。
张立新陶红李景荣
关键词:中暑肝损害
鼻粘膜耐受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胸腺Caspases-9、Caspases-3表达的影响
目的:   1,探讨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s-9和Caspases-3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胸腺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研究鼻粘膜耐受对EAMG临床及胸腺Caspases-9和Caspa...
张立新
关键词:鼻粘膜重症肌无力胸腺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