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为
- 作品数:37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1个脆性X综合征家系
- 1988年
- 人类染色体脆性位点(fragile site简称fra)是一类不同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变异。1986年我们发现一个脆性X综合征家系。
- 李师密徐大为肖桂芝
- 关键词:染色体智力低下综合征综合病症携带者
- 人白细胞介素-3基因cDNA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2006年
- 目的:克隆人白细胞介素-3(hIL-3)基因cDNA,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IL-3。方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IL-3m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IL-3基因cDNA,通过T/A克隆法,首先构建pUCm-T/hIL-3,然后构建其真核表达型载体pcDNA3/IL-3。结果:pUCm-T/hIL-3内插入片段序列与hIL-3基因序列一致;pcDNA3/IL-3经酶切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成功完成了hIL-3基因克隆和pcDNA3/IL-3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赵秀荣周晓春米术斌段一娜徐大为王庆林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3基因克隆真核表达质粒
- 甲状腺乳头状癌PTEN、Smad4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PTEN、Smad4的表达及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94例PTC及其癌旁组织,29例甲状腺腺瘤组织PTEN、Smad4的表达。结果:PTC中PTEN、Smad4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甲状腺腺瘤(P<0.01,P<0.05);不同类型的PTC,随恶性程度的降低,PTEN、Smad4的表达逐渐升高(P<0.01,P<0.05)。PTC中PTEN和Smad4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局部侵犯、颈淋巴结转移和T分期有关(P<0.01,P<0.05)。PTC中PTEN、Smad4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PTEN和Smad4表达降低程度与PTC的恶性程度存在量效关系,PTC时PTEN和Smad4存在相互协调关系。PTEN、Smad4低表达可作为PTC预后不良的判断指标。
- 黄亮刘镭黄旭宋有鑫李青山徐大为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PTENSMAD4免疫组织化学
- TIL治疗肿瘤研究进展
- 2001年
- 郑建军徐大为李瑞民
- 关键词:TIL肿瘤细胞因子
- TRIM28siRNA增强依托泊甙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敏感性及其机制
- 肺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疾病,一经发现往往进入晚期阶段,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依托泊甙是目前肺癌的一线化疗用药,但临床上有30%左右的肺癌患者在使用依托泊甙治疗时出现耐药,使治疗效果很不理想。
- 刘镭徐大为肖丽君程露阳高亚贤王建平宋鸿儒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E2F1凋亡
- 浅谈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被引量:2
- 2005年
- 程露阳郭亚春徐大为
-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教学
- 刍议如何改进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被引量:2
- 2006年
- 潘理会徐大为郭亚春刘立新
-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 PTEN mRNA和Smad4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2年
- 目的:探讨PTEN mRNA、Smad4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FQ-PCR法检测94例PTC及癌旁组织,29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PTEN mRNA和Smad4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PTC高、中、低转移变型组PTEN mRNA和Smad4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甲状腺腺瘤组及癌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TEN mRNA表达与Smad4 mRNA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PTEN和Smad4在PT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协调关系,二者的低表达可作为判断PTC预后不良的指标。
- 黄亮刘镭黄旭李青山徐大为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PTENMRNASMAD4MRN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TLRs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3年
- TLRs是参与固有性免疫的一类古老的蛋白质家族,距今至少有5亿年.目前在人类中已经确认的TLRs有10种,这些分子是固有性免疫模式识别受体,可识别多种不同的病原微生物等表面的病原体相关分子特式结构.
- 徐大为陈四平孙肖红
- 关键词:TLRS信号转导效应细胞信号转导
- 乳腺癌外周血标记物NPY1R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鉴定一种新的检测乳腺癌循环癌细胞的肿瘤标记物NPY1R(neuropeptide Y receptor Y1)。探讨NPY1R在乳腺癌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通过肿瘤基因组解剖计划(cancer genome anatomy project,CGAP)数据库的数字基因表达演示工具(digital gene expression displayer,DGED),发现了一种新的乳腺癌外周血标记物NPY1R。采用实时半定量巢式PCR技术,检测了142例乳腺癌和6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NPY1R的表达水平,并进一步分析了NPY1R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对131例患者随访38个月,观察NPY1R的表达对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证实NPY1R在142例乳腺癌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并且,NPY1R在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ER、PR、HER2具有相关性(P<0.05)。131例随访患者中,NPY1R表达阳性组的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组(P<0.01)。结论:NPY1R是外周血循环癌细胞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可作为判断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评估指标。
- 刘镭潘理会黄亮黄旭程露阳肖丽君徐大为
-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标记物循环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