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精子
  • 3篇精子染色体
  • 3篇非整倍性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标记
  • 1篇遗传学
  • 1篇引物介导
  • 1篇引物原位标记
  • 1篇引物原位标记...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PC...
  • 1篇荧光定量PC...
  • 1篇人类染色体
  • 1篇人类乳头瘤
  • 1篇人类乳头瘤病...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瘤
  • 1篇乳头瘤病毒
  • 1篇染色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
  • 1篇重庆市第九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安岳县中医医...

作者

  • 4篇丁显平
  • 4篇曾梅
  • 2篇李小波
  • 1篇蒋敏
  • 1篇康格非
  • 1篇倪虹
  • 1篇徐育云
  • 1篇魏祥松
  • 1篇曾索

传媒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引物原位标记技术快速诊断精子染色体非整倍性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索应用引物原位标记技术分析精子染色体非整倍性的可靠性。方法:采用3mol/LNaOH溶液对精子标本进行快速而有效的预处理,此步骤能够对精子细胞核同时进行去浓缩和变性,分析正常男性的8份精液标本的17条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非整倍性。结果:二体频率为0.28%至0.36%,染色体间在二体频率上无显著差异,但是21号染色体的不分离频率比其它染色体要高。结论:引物原位标记技术是一种简便、快速、经济的精子染色体非整倍性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曾梅丁显平蒋敏李小波
关键词:引物原位标记技术精子非整倍性
引物介导的原位DNA合成技术及其在精子染色体非整倍性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对引物介导的原位DNA合成技术及其在精子染色体非整倍性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PRINS技术是一种新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因该法能提供快速(1~4h)、准确及高效的结果,正作为荧光原位杂交的替代或补充方法在人类染色体研究中加以应用.
曾梅丁显平唐万富康格非
关键词:精子染色体引物介导DNA合成非整倍性人类染色体分子细胞遗传学
荧光定量PCR法在人类宫颈癌RNA干扰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研究荧光定量PCR法在RNA干扰(RNA i)技术抑制宫颈癌Caski细胞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基因(HPV16 E6)的应用情况,并与传统使用的灰度值分析法进行比较。构建shRNA重组质粒干扰载体转染至Caski细胞中。通过荧光定量PCR法和灰度值分析法检测干扰后细胞HPV16 E6基因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实验表明HPV16 E6基因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量都有明显降低,与阴性对照空白质粒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RNA i对宫颈癌Caski细胞中HPV16 E6基因的表达具有较高的抑制率;荧光定量PCR法较之传统的灰度值分析法更为准确。
曾索丁显平倪虹曾梅李小波
关键词:RNA干扰人类乳头瘤病毒宫颈癌荧光定量PCR
PRINS对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性基因诊断的研究
2007年
目的利用引物原位标记(PRINS)技术快速检测精子染色体非整倍性。方法采用3M NaOH溶液同时对精子核去浓缩和变性,利用PRINS对正常男性42例精液标本的第21号染色体和X染色体进行分析。结果X染色体二体频率的平均值为(0.09g±0.013)%,第21号染色体二体频率的平均值为(0.37:1=0.09)%。结论引物原位标记技术是一种简便、快速、经济的精子染色体非整倍性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魏祥松徐育云丁显平曾梅
关键词:原位标记精子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