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明
- 作品数:42 被引量:255H指数:9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不同有机物料对黑土腐殖质元素组成及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利用元素分析仪及红外光谱仪研究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黑土腐殖质元素组成及结构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有机物料施用5a后,黑土胡敏酸(HA)中C、H含量均显著降低,并以木本处理作用最显著.除动物粪便处理HA中N含量与CK相等外,其余有机处理N含量均显著高于CK,施用动物残体则使HA中O含量显著降低.施用草本残体可以提高富里酸(FA)中N含量.动物残体使FA中H含量显著降低.施用草本残体、木本残体使FA中C含量升高,O含量影响降低.有机物的施用使铁结合胡敏素(HMi)中C、H含量下降而使O含量上升,并以草本处理作用最显著,同时草本处理也使HMi中N含量降低.与CK相比,施用动物粪便、木本残体提高了粘粒结合胡敏素(HMc)中C、N含量而降低了O含量,有机物料施用5a后均使黑土HMc中H含量降低,且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与CK相比,有机物料施用五年后均使HA及FA脂族性减弱,并以草本残体处理影响最明显.对于HMc,施用有机物料有利于提高其脂族性,同时使芳香C=C振动减弱,并且以木本处理影响最明显.有机物料施用5a后使HMi的羟基含量及碳水化合物减少,而使其脂族性提高.试验结果证实,不同有机物料处理对黑土腐殖质各组分特征的影响有明显差异.
- 李建明吴景贵
- 关键词:有机物料黑土腐殖质
- 不同有机物料配合施用对黑土腐殖质结合形态影响的研究
- 土壤腐殖质形态组成等方面的研究是当今国际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低碳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而有机物料的施用是保持、改善腐殖质性质的重要措施,但目前有关不同有机物料配施对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影响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
- 李建明吴景贵
- 关键词:有机物料配合施用黑土土壤腐殖质
- 不同有机物料配合施用对黑土腐殖质结合形态影响的研究
- 土壤腐殖质形态组成等方面的研究是当今国际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低碳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而有机物料的施用是保持、改善腐殖质性质的重要措施,但目前有关不同有机物料配施对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影响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
- 李建明吴景贵
- 关键词:腐殖质腐殖质结合形态
- 玉米多品种间作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的影响
- 2024年
- 为阐明玉米多品种间作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为期2 a的田间试验,测定并分析了单品种单播(T1)、两品种间作(T2)、三品种间作(T3)和四品种间作(T4)下根质量密度(RMD)、根长密度(RLD)与土壤团聚体粒级和稳定性指标[大于0.25 mm粒径团聚体含量(R_(>0.25))、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与单品种单播相比,间作处理(T2~T4)的RMD、RLD、MWD、GMD、R_(>0.25)均呈递增趋势。与T1相比,T2、T3、T4处理的RMD分别显著(P<0.05)提高232%、657%、702%,RLD分别显著提高515%、1508%、1531%;干筛法测定的R_(>0.25)分别显著提高0.65、0.89、1.02百分点,MWD分别显著提高7.2%、10.7%、15.7%,GMD分别显著提高13.1%、21.1%、31.9%;湿筛法测定的R_(>0.25)分别显著提高4.34、9.42、11.81百分点,MWD分别显著提高19.6%、41.2%、54.9%,GMD分别显著提高27.0%、64.9%、87.8%。综上,玉米多品种间作可通过提高根质量密度和根长密度等根系特征,改善土壤团聚体的粒径分布及其稳定性。
- 热伊罕古丽·喀迪尔刘文利周一诺许冲马新吴景贵李建明
- 关键词:间作土壤团聚体
- 不同有机物料对黑土腐殖质元素组成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用动物粪便、动物残体、草本残体、木本残体5年后对黑土胡敏酸(HA)、富里酸(FA)和胡敏素(HM)元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有机物料施用5年后,黑土HA的C、H含量均显著降低,而缩合度及含氮基团数量提高,并以木本残体作用最显著。除动物粪便处理HA的N含量与CK的大致相同外,其余有机处理N含量均显著提高,各处理HA的O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木本残体>草本残体>动物粪便>CK>动物残体,且各处理差异显著。有机物料的施用可以降低FA的缩合度,并以草本残体作用最显著,同时草本残体施用提高了FA的N含量。而动物残体使FA的H含量显著降低。有机物料FA的C含量表现为草本残体>木本残体>CK>动物残体>动物粪便,而O含量及氧化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动物残体>动物粪便>CK>木本残体>草本残体,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有机物料的施用使HMi的C、H含量下降而使O含量上升,并以草本处理作用最显著,同时草本处理也使HMi的N含量降低。施用有机物料使HMc的氧化度、芳香度提高,结构变复杂。
- 李建明吴景贵
- 关键词:有机物料腐殖质黑土
- 玉米秸秆添加畜禽粪便田间条带堆腐对黑土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为明确秸秆田间条带堆腐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可能性,以吉林省范家屯农业科技示范园黑土为研究对象,探讨秸秆添加不同畜禽粪便田间条带堆腐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以玉米秸秆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堆腐试验,设置本地秸秆覆盖还田(即对照,CK)、秸秆条带堆腐无畜禽粪便(ST)、秸秆条带堆腐+腐熟猪粪(STP)、秸秆条带堆腐+腐熟鸡粪(STC)4个处理。通过测定土壤有机碳(SOC)、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OC),综合分析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结果表明:秸秆条带堆腐还田各处理土壤SOC、MBC、EOC、DOC含量均高于CK处理,其中秸秆条带还田添加畜禽粪便处理更为显著,各活性碳组分含量较CK处理呈升高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田间条带堆腐土壤SOC、DOC、EOC、CPMI间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氧化稳定系数(Kos)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玉米秸秆条带堆腐还田有效增加土壤SOC、MBC、DOC、EOC含量,秸秆添加不同畜禽粪便处理中鸡粪更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加CPMI,降低Kos,对改善黑土碳库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 李虎吴景贵李建明
- 关键词:畜禽粪便土壤活性有机碳
- 半干旱地区土壤中PPC地膜与普通地膜的降解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该研究通过大田网袋填埋试验,研究聚碳酸丙烯酯(PPC)地膜和普通地膜在土壤中的降解特征。结果表明:(1)0~150 d时间周期内土壤中的PPC地膜因降解反应逐渐发生破碎现象,降解率逐渐增加,降解率最高为39.67%。而普通地膜表面无变化,最高降解率仅为1.52%。(2)在0~150 d时间周期内,PPC地膜化学结构内亚甲基C-H键吸收峰、C=O吸收峰、C-O-C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强度、C-OH振动吸收峰和C-O吸收峰强度均降低,普通地膜的特征吸收峰无明显变化。(3)在0~150 d时间周期内,PPC地膜和普通地膜的力学性能指标:断裂伸长率和伸拉力强度均呈下降趋势,且PPC地膜的力学性能始终低于普通地膜。150 d时PPC地膜的伸拉力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4.08 MPa和114.17%;普通地膜的伸拉力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0.79 MPa和190.15%。(4)PPC地膜的降解率与力学性能呈幂指数函数关系,降解率增加其力学性能会降低。与普通地膜相比,PPC地膜在干旱地区土壤中可达到降解效果,为可降解地膜在干旱地区的使用提供依据。
- 杨晓庭吴景贵李建明朱文悦杨茜雯谷月李虎
- 关键词:普通地膜降解率化学结构
- 畜禽粪与玉米秸秆田间原位条带堆腐特征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农作物秸秆对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培肥地力、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腐熟的畜禽粪施入土壤不仅能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气息环境和能源,而且微生物生长周期短,畜禽粪能够引起微生物的快速变化。该文以吉林省辽源市典型暗棕壤耕地作为试验区,通过田间尼龙网袋填埋法,研究畜禽粪与玉米秸秆田间原位条带堆腐特征。试验设置4个处理:玉米秸秆(CS)、玉米秸秆+猪粪(SPM)、玉米秸秆+鸡粪(SCM)、玉米秸秆+牛粪(SCD),并于埋袋后30、60、90、120、150 d分别取回后,测定各处理下玉米秸秆的质量损失率及养分释放率。结果表明:截止到试验结束腐解150 d时,4种处理下玉米秸秆的质量损失率均表现为前期快速增加后期缓慢增加的变化趋势,且玉米秸秆的累积质量损失率为42.48%~53.28%。同时,4种处理下玉米秸秆中碳、氮、磷、钾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56.87%~66.95%,41.01%~46.15%、44.92%~48.94%、94.14%~96.24%,添加畜禽粪便加速了秸秆的腐解,提高了秸秆的质量损失率及养分释放率,以SCM处理下表现最佳,且SCM处理与其它处理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累积质量损失率表现为SCM>SPM>SCD>CS,各养分累积释放表现为:K>C>P>N。综上所述,玉米秸秆原位条带堆腐还田配施不同畜禽粪便有利于玉米秸秆的腐解并促进玉米秸秆中碳、氮、磷、钾的释放,以秸秆还田中添加鸡粪的处理效果最好。
- 杨茜雯吴景贵王雪峰李建明杨晓庭李虎谷月孙玲
- 关键词:畜禽粪玉米秸秆养分释放特征
- 施用不同畜禽粪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差异性
- 2024年
- 为探究施用不同畜禽粪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该试验以施化肥为对照,选用鸡粪、猪粪和牛粪3种畜禽粪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畜禽粪降低了土壤容重,而提高了黑土坡耕地土壤团聚体、毛管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入渗,且不同畜禽粪存在差异。与CK(对照)组相比,鸡粪组1~0.5 mm土壤团聚体粒径在30 d时显著提升82.6%,在150 d时<0.25 mm土壤团聚体粒径显著降低10.0%,而猪粪组1~0.5 mm粒径在90 d时显著提升49.5%。施用不同畜禽粪对土壤颗粒的几何平均直径(GMD)无显著影响,而显著影响了土壤颗粒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大团聚体质量分数(WR>0.25);鸡粪组WR>0.25在150 d较CK组显著提高了10.3%;90 d时鸡粪和牛粪组土壤容重较CK分别下降了16.0%和13.0%;鸡粪组毛管孔隙度在60 d时显著提高了50.0%,而非毛管孔隙降低了38.5%。相较于CK组,鸡粪、猪粪和牛粪显著提高了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90 d时,施用猪粪、鸡粪和牛粪的田间持水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13.7%、27.7%和19.1%;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了9.8%、21.3%和12.1%;土壤饱和含水量分别提高了17.1%、35.3%和26.7%。较CK组比,鸡粪、猪粪和牛粪组在90 d时初始入渗提高了6.2%、20.5%和17.9%;稳定入渗提高了1.7%、23.9%和4.0%;平均入渗提高了15.4%、38.3%和18.4%。此外,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容重与土壤入渗、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孔隙度呈负相关,而GMD和MWD,以及土壤入渗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孔隙度之间呈正相关。综上所述,施用畜禽粪可改善黑土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并且施用鸡粪处理改良土壤效果较好。
- 热伊罕古丽·喀迪尔周一诺张艺张梓硙邢如平马新许冲刘文利吴景贵李建明
- 关键词:黑土坡耕地土壤物理土壤结构改良土壤
- 长期施用畜禽粪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体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为探究不同畜禽粪长期施用后,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状况及有机碳在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中分布的动态影响,以吉林农业大学教学实验田始于201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下的黑土作为研究对象。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施用鸡粪(JF)、施用牛粪(NF)、施用猪粪(ZF)以及对照处理(CK)。土壤样品选取连续施用畜禽粪的第1年(2010年)、第3年(2012年)、第6年(2015年)、第9年(2018年)和第11年(2020年)土壤,测定不同处理下黑土重组有机碳含量、有机无机复合度、胶散复合体含量以及有机碳在各组分复合体中的分布。结果表明:试验初期,外源有机物质对土壤复合状况的影响并不显著,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并随着畜禽粪的长期施入,更多的有机无机复合体形成,有机质的积累得到显著提升,其中鸡粪效果最好。到2020年使用鸡粪处理下的重组有机碳及原土复合量分别比空白对照提高12.0%和10.0%。施用畜禽粪后,各组分胶散复合体含量也高于空白对照,但G_(1)复合体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从有机碳在各组复合体上的分布来看,畜禽粪长期施用可以增加各组分复合体上分布的有机碳。畜禽粪施入可以改善土壤复合状况,提高复合体及其碳含量,其中以鸡粪还田效果最好。
- 孟庆龙吴景贵李建明关华建季佳鹏牛岸秋
- 关键词:畜禽粪黑土有机无机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