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荣

作品数:20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4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聚苹果酸
  • 4篇教学
  • 4篇阿维拉霉素
  • 3篇短梗霉
  • 3篇生物合成
  • 3篇课程
  • 3篇基因
  • 3篇出芽短梗霉
  • 2篇新药
  • 2篇新药研发
  • 2篇衍生肽
  • 2篇肿瘤
  • 2篇肿瘤活性
  • 2篇细胞
  • 2篇连接肽
  • 2篇瘤活性
  • 2篇脑部
  • 2篇脑部疾病
  • 2篇抗肿瘤
  • 2篇抗肿瘤活性

机构

  • 19篇西南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9篇李晓荣
  • 8篇邹祥
  • 8篇付爱玲
  • 3篇王永康
  • 3篇刘芳
  • 3篇宋晓丹
  • 3篇付琛
  • 2篇胡昌华
  • 2篇徐兴然
  • 2篇冯骏
  • 1篇王建
  • 1篇田晋红
  • 1篇涂光伟
  • 1篇王星
  • 1篇蒲文臣
  • 1篇刘芳
  • 1篇王庆华
  • 1篇周如梅
  • 1篇李加纳
  • 1篇王淳

传媒

  • 2篇药学学报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合成化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2012工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源线粒体抑制小鼠皮下黑色素瘤的生长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肿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使肿瘤细胞在其缺氧和酸性的微环境中存活并增殖。然而,正常线粒体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将从安乐死(颈椎快速脱臼处死)后的小鼠肝脏中分离的线粒体静脉注射到荷黑色素瘤小鼠体内(本动物实验经西南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结果证明外源线粒体可极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特别是青年小鼠肝脏中分离的线粒体比老年小鼠中分离的线粒体更具抗黑色素瘤效能,肿瘤平均体积从13.5 cm^3显著降到3.4 cm^3,并且肿瘤平均质量从0.63 g显著降到0.22 g。其抑瘤的机制可能与外源线粒体在黑色素瘤细胞内,诱导线粒体自噬和细胞坏死有关。由于线粒体治疗(mitotherapy)可促进体细胞存活并已应用于临床,因此本研究证明的正常外源线粒体的抗肿瘤作用,有望将外源线粒体治疗作为一种抗肿瘤的治疗方法,还能使人们更深入理解外源线粒体在抗肿瘤中的应用前景。
王庆华王庆华付琛李晓荣付爱玲
关键词:线粒体黑色素瘤自噬坏死
毛蕊异黄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被引量:2
2015年
以间苯二酚和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酸为原料,经"一锅法"制备了毛蕊异黄酮(3);3与溴代烷经取代反应合成了9个7-烷氧基毛蕊异黄酮衍生物(5a^5i),其中5a^5g和5i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MS表征。采用MTT法考察了3和5a^5i对乳腺癌细胞(MCF-7),结肠癌细胞(SW480)和胰腺癌细胞(Hep G2)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3'-羟基-4'-甲氧基-7-环戊氧基异黄酮(5e)抗肿瘤活性最好。在用药量为3.1μg·m L-1时,对MCF-7,SW480和Hep G2的抑制率分别为89.20%,77.33%和44.32%。
付学文王星蒲文臣李晓荣王淳
关键词:毛蕊异黄酮一锅法抗肿瘤活性
靶脑型载药纳米粒子
2011年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CNS疾病治疗的瓶颈是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严重限制了药物从血液转运到CNS。靶脑型纳米粒子的开发,是克服BBB的限制作用、发展治疗CNS疾病药物的一个有效途径。新近发展的修饰技术,使蛋白质或肽、表面活性剂、脂类等生物分子与纳米粒子相偶联,产生了多种类型的靶脑型纳米粒子。不同的纳米粒子尽管入脑机制不同,但均可以使药物在脑中聚集,达到治疗CNS疾病的目的。
周如梅付爱玲李晓荣
关键词:血脑屏障
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选育与发酵特性被引量:3
2012年
以绿色产绿链霉菌(Streptomyces viridochromogenes NRRL2860)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氯化锂、微波—吖啶橙两轮复合诱变,结合氯化钙、阿维拉霉素、链霉素多重抗性筛选,获得一种遗传稳定的高产菌株MY-20.摇瓶发酵结果显示,与原始出发菌相比,菌株MY-20表现出高产菌株的生长代谢特性,168h阿维拉霉素A和B组分产量达到0.95g/L和4.62g/L,分别比出发菌提高了428%和237%.
刘芳李晓荣邹祥
关键词:阿维拉霉素复合诱变抗性筛选
狂犬病毒糖蛋白衍生肽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狂犬病毒糖蛋白衍生肽及其应用,该狂犬病毒糖蛋白衍生肽由狂犬病毒糖蛋白第189~214位或第330~357位肽段的羧基端通过连接肽与九聚精氨酸连接而得,可以快速、特异地携带生物活性大分子如蛋...
付爱玲徐兴然胡昌华李晓荣
一种提高阿维拉霉素发酵产量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阿维拉霉素发酵产量的方法,其菌种为绿色产绿链霉菌<I>Streptomyces</I><I>viridochromogenes</I>Tü-57或<I>Streptomyces</I><I>virido...
邹祥刘芳李晓荣
文献传递
深化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促进医学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被引量:29
2015年
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也是联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然而,医学生物化学理论内容繁多,学习难度很大.该文分析了此门课程的教学实际情况,拟定了教学改革思路,以期提高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为医学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夯实基础.
李晓荣
关键词: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阿维拉霉素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阿维拉霉素是发酵法来源的新型兽用的消化促进剂和代谢调节剂,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通过改善动物肠道内细菌群的生态结构促进动物生长。对阿维拉霉素的生物合成和代谢调控进行了综述,同时结合系统生物技术观点,为阿维拉霉素菌种基因工程改造提供参考。
刘芳李晓荣邹祥
关键词:阿维拉霉素生物合成系统生物技术
农杆菌介导的出芽短梗霉遗传转化及高效筛选聚苹果酸高产菌株被引量:5
2015年
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出芽短梗霉遗传转化方法及T-DNA突变库,高效筛选聚苹果酸高产菌株及功能基因。通过含潮霉素和草铵磷抗性基因的农杆菌转化出芽短梗霉,抗性压力筛选及PCR验证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出芽短梗霉遗传转化方法,结合发酵液p H与聚苹果酸含量响应变化,微孔板高效筛选高产聚苹果酸的T-DNA插入突变株,基因组步移确定T-DNA插入位点及功能基因。结果获得遗传稳定的抗性基因菌株,每107个细胞可获得80-120个转化子,出芽短梗霉H27号T-DNA突变株聚苹果酸摇瓶发酵产量提高24.5%,基因组步移证实糖酵解途径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基因被破坏。成功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出芽短梗霉遗传转化方法和T-DNA插入突变库,结合高效筛选方法为聚苹果酸合成功能基因挖掘及高产机制解析奠定基础。
涂光伟王永康冯骏李晓荣郭美锦邹祥
关键词:农杆菌出芽短梗霉聚苹果酸
质子型双菲啰啉的特异性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研究
2022年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高且极易转移复发,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传统药物治疗存在不良反应大、多药耐药等问题,因此亟须寻找新的药物和作用靶点。本研究合成了质子型的双菲啰啉(protonic bis-phenanthroline,H-BP),结果显示H-BP可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引起肝癌细胞凋亡;在HCC荷瘤小鼠体内,H-BP能够有效阻止瘤块的生长,在中剂量(5 mg·kg^(-1))和高剂量(10 mg·kg^(-1))时甚至可完全消除肿瘤,并对小鼠体重没有明显影响。实验方案由西南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严格按照动物使用和护理的伦理原则进行实验操作。机制研究表明,H-BP引起HCC凋亡的原因与H-BP降低了原癌基因转录因子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pleomorphic adenoma gene like-2,PLAGL2)的表达有关,造成PLAGL2下游蛋白缺氧诱导因子和β连环蛋白的下调,从而引发癌细胞死亡。本研究不仅使用氢键二聚化方法合成化合物,为药物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而且实验结果表明PLAGL2可能是肿瘤治疗中的一个有效靶标。
赵梓圳付琛崔志鸿李晓荣张颖颖张雨萍杨晓茜付爱玲
关键词:肝细胞癌氢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