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青

作品数:30 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缺血
  • 5篇细胞
  • 5篇疗效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4篇神经元
  • 4篇脑缺血
  • 4篇急性
  • 4篇急性脑梗死
  • 3篇营养因子
  • 3篇灶性
  • 3篇灶性脑缺血
  • 3篇神经营养
  • 3篇神经营养因子
  • 3篇小胶质细胞
  • 3篇局灶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细胞
  • 3篇大鼠神经

机构

  • 29篇陕西省人民医...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西安医学院附...

作者

  • 30篇李晓青
  • 23篇种莉
  • 20篇唐鹏
  • 20篇李锐
  • 19篇刘玥
  • 16篇刘鹏
  • 12篇陈丽
  • 9篇郭民侠
  • 9篇张欣
  • 8篇侯辰
  • 5篇赵素平
  • 3篇王瑾
  • 3篇苗常青
  • 2篇姚溪
  • 2篇赵性泉
  • 2篇高甜
  • 2篇张健
  • 1篇徐晓彤
  • 1篇马宁
  • 1篇孙瑄

传媒

  • 7篇脑与神经疾病...
  • 6篇中国医学前沿...
  • 4篇中华老年多器...
  • 3篇中国卒中杂志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分离纯化法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的生物学差异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比较两种分离方法原代培养所获小胶质细胞的的生物学差异。方法:分别采用振摇法和温和消化法从胶质细胞/神经元的混合培养体系中分离纯化小胶质细胞,通过1,1’-己二酸双酯-3,3,3’,3’-四甲基吲哚菁标记的低密度脂蛋白活体标记显示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分别用Griess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培养小胶质细胞经脂多糖刺激后释放的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温和消化法小胶质细胞的得率是振摇法的5.7倍,且其获得小胶质细胞的纯度(99.9±0.1)%远高于后者。温和消化法所获的小胶质细胞转化为静息状态需要的时间较振摇法明显缩短;经脂多糖刺激后,振摇法所得的小胶质细胞释放NO和TNF-α的水平均较温和消化法者高。结论:温和消化法在小胶质细胞的得率、纯度以及与静息状态的相似性方面明显优于振摇法,因此应在与小胶质细胞有关的实验室研究工作中得到推广。
李锐郭民侠李晓青种莉刘红艳乐卫东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细胞培养脂多糖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
丹参乙酸镁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丹参乙酸镁对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神经行为、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缺血半暗带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乙酸镁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Ⅰ组(假手术+安慰剂组);Ⅱ组(脑缺血+安慰剂组);Ⅲ组(脑缺血+药物组)。用线栓法建立动物模型,不给予再灌注,各组在术后48h断头取脑,处死前行神经功能评分,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GF、BDNF的表达。结果Ⅰ组在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大脑皮质相应部位NGF、BDNF阳性细胞数均正常。与Ⅱ组相比,Ⅲ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Ⅱ组、Ⅲ组缺血性病理改变均较重,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Ⅲ组缺血半暗带NGF、BDNF阳性神经元数较Ⅱ组增加(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缺血半暗带NGF、BDNF阳性神经元数增加(P<0.05)。结论丹参乙酸镁可增加脑缺血损伤后缺血半暗带NGF、BDNF的表达,但其发挥的神经保护作用并不明显。
刘鹏王瑾苗常青刘玥唐鹏侯辰张欣种莉李晓青李锐
关键词:脑缺血损伤
腹腔镜保守手术前后联合GnRHa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情况及远期疗效的分析
目的:   1.探讨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术前短期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手术改善情况,腹腔液中炎性介质水平、病灶处血管数目变化情况。   2.探讨手术前后联合GnRNa治疗中重...
李晓青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用药腹腔镜保守手术远期疗效
颅内外动脉狭窄合并颅内无症状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索颅内外动脉狭窄合并颅内无症状动脉瘤的安全和有效的血管内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急诊介入科2012年9月∽2013年8月收住的因颅内外动脉狭窄拟行支架治疗且合并颅内无症状动脉瘤的患者26例。对其临床、影像学资料、治疗措施及结果、并发症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者共发现≥70%的狭窄或闭塞病变54处,动脉瘤30枚(非同流域16枚,狭窄后7枚,狭窄处3枚,狭窄前4枚)。26例患者中21例实施了狭窄病变的支架置入术,共干预25个狭窄/闭塞病变,技术成功率100%。选择个体化的动脉瘤干预措施:16例患者的17枚动脉瘤(非同流域、直径<5 mm、夹层)建议随访观察;2例患者的2枚动脉瘤(直径>5 mm、形状不规则)择期行栓塞术;5例患者的6枚动脉瘤(狭窄后、狭窄处、多发性、直径>5 mm、后交通段)同期行栓塞术或支架覆盖;3例患者的5枚动脉瘤(狭窄后、分叶状、多发性、直径>5 mm)建议介入治疗但因家属拒绝手术等原因选择随访观察。术后发生脑室出血1例。临床随访10∽21个月,所有患者均预后良好,仅发现无症状性支架内再狭窄1例。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合并颅内无症状动脉瘤时根据动脉瘤与狭窄病变的位置关系,动脉瘤大小、形态、位置、数量和患者情况等综合分析后给予个体化血管内治疗安全、有效。
李晓青马宁莫大鹏高峰孙瑄徐晓彤刘恋宋立刚赵性泉缪中荣
关键词: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动脉瘤
神经营养因子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及丹参乙酸镁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观察丹参乙酸镁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行为、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缺血半暗带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乙酸镁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Ⅰ组(假手术+安慰剂组);Ⅱ组(缺血-再灌注+安慰剂组);Ⅲ组(缺血-再灌注+药物组)。用线栓法建立动物模型,各组在术后48h断头取脑,处死前行神经功能评分,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用HE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GF、BDNF的表达。结果Ⅰ组在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大脑皮层相应部位NGF、BDNF阳性细胞数均正常。与Ⅱ组相比,Ⅲ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体积明显降低(P<0.05);光镜下,Ⅲ组缺血性病理改变较轻,缺血半暗带NGF、BDNF阳性神经元数显著增加(P<0.01)。与Ⅰ组相比,Ⅱ组缺血半暗带NGF、BDNF阳性神经元数显著增加(P<0.01)。结论丹参乙酸镁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缺血半暗带NGF、BDNF的表达而实现的。
刘鹏王瑾苗常青李正仪李晓青李锐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HES)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调查了2005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连续收治住院的HES患者的病历数据和随访资料,分析患者的病程、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脑梗死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20例HES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现脑梗死,发病率为6.7%,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实验室生化指标中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钙蛋白T在脑梗死患者中较未发生脑梗死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S患者脑梗死风险较高,其脑梗死发病机制可能与HES所致心内膜和心肌损伤、坏死,血栓形成,栓子脱落发生栓塞有关。
陈丽种莉孙宏唐鹏刘玥李晓青李锐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脑梗死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
二甲双胍对缺氧状态下高血糖诱导N9小胶质细胞释放炎性因子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缺氧状态下高血糖诱导小胶质细胞释放炎性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N9小胶质细胞分为四组:正常血糖组、正常血糖+二甲双胍组、高血糖组、高血糖+二甲双胍组。正常血糖+二甲双胍组与高血糖+二甲双胍组细胞均加入2 mmol/L二甲双胍处理12小时,四组细胞均进行缺氧处理24小时(3%O2)。采用小干扰RNA(si RNA)靶向沉默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1(AMPKα1),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MPKα1的m RNA和蛋白水平,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各组细胞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水平。结果二甲双胍对缺氧状态下高血糖诱导的炎性因子(IL-6、IL-1β、TNF-α)蛋白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高血糖组IL-6、IL-1β、TNF-αm RNA及蛋白分泌水平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高血糖+二甲双胍组IL-6、IL-1β、TNF-α蛋白分泌水平低于高血糖组(P<0.05);正常血糖组与正常血糖+二甲双胍组IL-6、IL-1β、TNF-α蛋白分泌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沉默AMPKα1能够上调高血糖+二甲双胍状态下IL-6、IL-1β、TNF-α蛋白分泌水平,与仅转染si-control细胞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够抑制缺氧状态下高血糖诱导小胶质细胞炎性因子的释放,而AMPKα1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陈丽李晓青种莉刘鹏侯辰张李娜李锐
关键词:二甲双胍高血糖状态小胶质细胞炎性介质
氨对体外培养大鼠神经细胞毒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氨对不同神经细胞的形态学和存活率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混合神经细胞。取培养成熟的细胞分组,加入含不同浓度NH4Cl的无血清DMEM,培养24h观察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随着培养环境NH4Cl浓度升高,神经元水肿,胞浆出现黑色颗粒,细胞核不清,突起僵硬屈曲,回缩消失,可见黑色颗粒状膨大,直至大量死亡。神经胶质细胞分布密度减低,水肿,脱壁,坏死。混合神经细胞的形态学改变主要以细胞水肿为主。星形胶质细胞水肿脱壁,影响神经元生长。MTT细胞存活率测定结果说明,随着培养环境NH4Cl浓度升高,所研究神经细胞存活率均逐渐降低,且与NH4Cl终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氨对神经细胞的形态学影响以细胞水肿为主,神经细胞的存活率均与NH4Cl终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星形胶质细胞对氨毒性比神经元更为敏感。
李晓青种莉
关键词:神经元细胞存活动物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自然变化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神经行为、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缺血半暗带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变化。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Ⅰ组(假手术组);Ⅱ组(脑缺血组)。用线栓法建立动物模型,不给予再灌注,各组在术后48h断头取脑,处死前行神经功能评分,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用HE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GF、BDNF的表达水平。结果Ⅰ组在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大脑皮层相应部位NGF、BDNF阳性细胞数均正常。与Ⅰ组比较,Ⅱ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体积均严重受损;光镜下Ⅱ组缺血性病理改变较重,与Ⅰ组比较,Ⅱ组缺血半暗带NGF、BDNF阳性神经元数增加(P<0.05)。结论脑缺血本身可上调缺血半暗带NGF、BDNF的表达水平。
刘鹏王瑾苗常青刘玥唐鹏侯辰张欣种莉李晓青李锐
关键词:脑缺血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肠道水疗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观察肠道水疗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慢性便秘且需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61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1例)患者在肠道水疗基础上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80例)患者仅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评分[(8.05±0.9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23±1.03)分](P<0.05),肠道气泡评分[(1.05±0.0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22±0.07)分](P<0.05),腹痛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19.8%)(P<0.05)。结论肠道水疗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一种安全、高效、舒适且肠道清洁度较高的肠道准备方式,可以广泛应用于结肠镜检查中。
赵素平姚溪张健康洁万莉李晓青史丽萍
关键词:慢性便秘肠道水疗肠道准备结肠镜检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