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烃羟化酶及吸烟与肺癌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998年 为研究芳烃羟化酶(AHH)及吸烟与肺癌的关系,采用AHH直接测定法检查了肺癌患者40例、其它癌症患者32例及健康人45例血液淋巴细胞中AHH的诱导力。根据吸烟状况和AHH诱导力不同分析患肺癌的相对危险度(OR):①肺癌组与对照组相比,不吸烟者中AHH高诱导力型发生肺癌的相对危险性升高2倍,吸烟者相对危险性升高4~6倍。②肺鳞癌组与对照组相比,不吸烟者中AHH高诱导力型的相对危险性升高4倍,吸烟者升高7倍。③肺腺癌组与对照组相比,吸烟者中AHH高诱导力型的相对危险性升高6~8倍。提示:AHH的诱导力及吸烟与肺癌的发病有关,吸烟导致AHH高诱导力型患肺鳞癌及肺腺癌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因此作者认为。 董燕湘 黄济群 黄济群 杨凤仪关键词:芳烃羟化酶 吸烟 副作用 肺肿瘤 病因学 甘草酸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内Ca^(2+)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了解凋亡发生与细胞内Ca2+的相关性。方法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末端标记法、An-nexinV流式细胞仪法和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试验)法检测凋亡细胞,Fura-2荧光负载方法测定[Ca2+]i的变化。结果从5mmol/L甘草酸浓度起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呈剂量依赖性,半增殖抑制浓度(IC50)为15.84mmol/L。7.5mmol/L和10.0mmol/L甘草酸使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和P<0.01)。甘草酸处理组的[Ca2+]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甘草酸与BAPTA-AM组合处理组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纯的7.5mmol/L处理组(P<0.05和P<0.01)。结论甘草酸具有抑制MCF-7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其诱导凋亡可能与细胞内Ca2+水平下调有关。 陈新美 黄炜 张志凌 张东方 杨凤仪关键词:甘草酸 细胞内CA2+ 芳烃羟化酶与肺癌的关系探讨 1998年 目的:研究芳烃羟化酶(AHH)与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AHH直接测定法检查了肺癌患者40例、其它癌症患者32例及健康人45例血液淋巴细胞中AHH的诱导力。结果:1)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及肿瘤对照组之间构成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χ2检验)。2)肺鳞癌组与健康对照组高及低诱导力者之间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中、低诱导力者之间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肺腺癌组及其它类型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构成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高AHH诱导力发生肺癌的相对危险性是低AHH诱导力者的6倍。结论:AHH的诱导力与肺癌,主要是肺鳞癌有关。作者认为,正常人群中的AHH高诱导力者应成为重点预防对象。 董燕湘 黄济群 黄济群 杨凤仪关键词:肺肿瘤 芳烃羟化酶 直接测定法 地菍多糖MD_1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及对人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3 2002年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olysacharide MD 1 on eliminating free radical O -· 2,·OH and anti peroxidation on human erythrocyte membrane. Methods:testing the effect of eliminating O -· 2?·OH of MD 1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in vitro;testing the influence of MD 1 on peroxidation of free radical of human erythrocyte membrane by fluorescence. Results:Polyssacharide MD 1 could eliminate O -· 2 and·OH(<250 mg/L).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0.01). The result also showed that MD 1 could inhibit lipid peroxidation of human erythrocyte membrane,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0.01). 张超 姚惠珍 徐兰琴 杨凤仪 方岩雄关键词:活性自由基 人红细胞膜 脂质过氧化作用 甘草酸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内Ca^(2+)的关系 被引量:6 2007年 陈新美 黄炜 张志凌 张东方 杨凤仪关键词:甘草酸 细胞内CA^2+ 齐墩果酸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凋亡及与细胞内Ca^(2+)水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8 2004年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凋亡发生与细胞内Ca2+浓度([Ca2+]i)变化的关系。方法25~125μmol/L浓度梯度的齐墩果酸处理MCF-7细胞24h,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50μmol/L,75μmol/L和100μmol/L齐墩果酸处理细胞24h,用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介导dUTP末端标记法和AnnexinV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凋亡细胞。75μmol/L齐墩果酸处理细胞24h,用Fura-2荧光负载方法测定[Ca2+]i的变化。结果从50μmol/L齐墩果酸浓度起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和P<0.01),呈剂量依赖性,半增殖抑制浓度(IC50)为88.36μmol/L。75μmol/L和100μmol/L齐墩果酸使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齐墩果酸处理组的[Ca2+]i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齐墩果酸具有抑制MCF-7细胞增殖和诱导调亡的作用;其诱导凋亡可能依赖于细胞内Ca2+水平上调。 黄敏珊 黄炜 吴其年 罗惠玲 张志凌 张东方 杨凤仪关键词:人乳腺癌细胞 齐墩果酸 细胞内CA^2+ 熊果酸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内游离Ca^(2+)的影响 被引量:39 2004年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人乳腺癌细胞(MCF鄄7)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以及凋亡发生与细胞内Ca2+浓度([Ca2+]i)变化的关系。[方法]5~40μmol/L浓度梯度的熊果酸处理MCF鄄7细胞24小时,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10μmol/L,20μmol/L和30μmol/L熊果酸处理细胞24小时,用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介导dUTP末端标记法和AnnexinV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凋亡细胞。20μmol/L熊果酸处理细胞24小时,用Fura鄄2荧光负载方法测定[Ca2+]i的变化。[结果]从20μmol/L熊果酸浓度起对MCF鄄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呈剂量依赖性,半增殖抑制浓度(IC50)为36.18μmol/L。20μmol/L和30μmol/L熊果酸使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熊果酸处理组的[Ca2+]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熊果酸具有抑制MCF鄄7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诱导凋亡可能依赖于细胞内Ca2+水平上调。 吴其年 黄炜 黄敏珊 张志凌 罗惠玲 张东方 杨凤仪关键词:乳腺肿瘤 细胞系 熊果酸 凋亡 CA^2+ 甘草酸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探讨甘草酸对人乳腺癌细胞 (MCF 7)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并探讨凋亡发生与细胞内Ca2 + 浓度( [Ca2 + ]i)变化的关系。方法 2 .5~ 12 .5mmol/L甘草酸处理MCF 7细胞 2 4h ,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 5 .0mmol/L、7.5mmol/L和 10 .0mmol/L甘草酸处理MCF 7细胞 2 4h ,用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介导dUTP末端标记法和AnnexinV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凋亡细胞。 7.5mmol/L甘草酸处理MCF 7细胞 2 4h ,采用Fura 2荧光负载方法测定 [Ca2 + ]i的变化。结果 甘草酸从 5 .0mmol/L浓度起对MCF 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 (P <0 .0 1) ,呈剂量依赖性 ;半增殖抑制浓度 (IC50 )为 15 .8mmol/L。 7.5mmol/L和 10 .0mmol/L甘草酸使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 (P <0 .0 5和P <0 .0 1)。甘草酸处理组的 [Ca2 + ]i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甘草酸具有抑制MCF 7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其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细胞内Ca2 + 张志凌 黄炜 罗惠玲 黄敏珊 吴其年 张东方 杨凤仪关键词:甘草酸 人乳腺癌细胞 增殖 凋亡 五环三萜类单体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熊果酸、齐墩果酸和18β-甘草次酸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诱导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凋亡发生与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用不同浓度梯度的熊果酸、齐墩果酸和18β-甘草次酸分别处理MCF-7细胞24h,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末端标记法和an-nexin V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用Fura-2荧光负载方法测定细胞内Ca2+浓度。结果:熊果酸、齐墩果酸和18β-甘草次酸的半增殖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6.18、88.36和234.33μmol/L;20μmol/L和30μmol/L熊果酸、75μmol/L和100μmol/L齐墩果酸及100μmol/L和150μmol/L18β-甘草次酸使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和P<0.05);20μmol/L熊果酸、75μmol/L齐墩果酸和150μmol/L18β-甘草次酸处理组的细胞内Ca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熊果酸、齐墩果酸和18β-甘草次酸均具有诱导MCF-7细胞凋亡而抑制其增殖的作用;其诱导凋亡可能依赖于细胞内Ca2+水平上调。 黄炜 吴其年 黄敏珊 罗惠玲 张东方 杨凤仪关键词:人乳腺癌细胞 熊果酸 齐墩果酸 细胞内CA^2+ 芳烃羟化酶与肺癌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1998年 目的:探讨芳烃羟化酶(AHH)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AHH直接规定法检测肺癌患者40例、肺癌患者亲属26例及健康人物例血液淋巴细胞中AHH的诱导力。结果:①肺癌组及肺癌患者亲属(一级亲属24人,二级亲属2人)高AHH诱导力型升高(22.5%,15.4%),肺癌组高AHH诱导力型与对照组(6.7%)相比有上升趋势(P=0.12,x2检验)。②不吸烟者中,肺癌组、肺癌患者亲属及对照组高AHH诱导力者分别达15.4%、ZI%、7.3%,肺#患者亲属高AHH诱导力型有上升趋势(P二0.2)。③肺癌的相对危险性(OR)与淋巴细胞中AHH的诱导力有关,肺癌亲属中高AHH诱导力的OR值是低AHH诱导力者的2.1倍。结论:肺癌具有遗传易感性,与AHH诱导力密切相关。 董燕湘 黄济群 廖兆全 杨凤仪关键词:肺癌 遗传易感性 芳烃羟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