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栋林 作品数:66 被引量:226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建筑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自体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14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长期随访分析 被引量:5 2008年 本研究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ALL)的疗效,分析相关预后因素。对11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auto-HSCT共70例,allo-HSCT共44例,比较CR1期行auto-HSCT与allo-HSCT患者的移植相关死亡率(transplantation-related-motality,TRM)及长期随访无病活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复发率。结果表明:全体患者8年OS和DFS分别是(40.89±5.27)(和(39.50±5.22)(。CR1期行移植患者和移植时为CR2或CR3及复发患者的3年DFS分别为(47.63±5.63)(和(17.65±9.25)((p=0.0034);44例allo-HSCT发生I/II度aGVHD者2年DFS是(62.75±12.30)(,III/IV度aGVHD者6个月DFS为0,无aGVHD者2年DFS是(29.35±9.70)((p=0.005);auto-HSCT后有维持化疗患者与无维持化疗患者3年DFS分别是(55.12±7.89)(和(33.33±11.11)(,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99);在CR1期行auto-HSCT与allo-HSCT患者的5年DFS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allo-HSCT患者移植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uto-HSCT患者,但差别未达到统计学意义;TRM高于auto-HSCT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13)。诊断时伴有髓系表达和血乳酸脱氢酶(LDH)水平>2倍正常值是预后差的危险因素。结论:成人ALL患者CR1期选择auto-HSCT和allo-HSCT做为巩固治疗手段可以改善ALL患者预后,二者疗效无显著差别;发生I/II度aGVHD的allo-HSCT患者有较高的DFS;auto-HSCT患者移植后维持化疗可以提高疗效。 包宇实 姜尔烈 王玫 王华 黄勇 魏嘉璘 杨栋林 冯四洲 邱录贵 韩明哲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正常和慢性髓系白血病CD34<'+>细胞诱导树突状细胞的研究 目的: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体外培养扩增大量DC将极大方便DC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我们应用不同因子组合体外培养正常和慢性髓系白血病(CML)CD34<'+>细胞,探讨先... 杨栋林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体外扩增 白血病 髓系 慢性 文献传递 正常和慢性髓系白血病CD34~+细胞诱导树突状细胞的研究 目的: 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体外培养扩增大量DC将极大方便DC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我们应用不同因子组合体外培养正常和慢性髓系白血病(CML)CD34细胞,探讨... 杨栋林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CD34+细胞 体外扩增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张荣莉 何祎 杨栋林 姜尔烈 魏嘉琳 黄勇 马巧玲 翟卫华 刘欣 张桂新 冯四洲 韩明哲一例NK样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附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提高对 NK 样 T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 NK 样 T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患者,并复习文献,总结该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患者以发热、皮肤疱疹起病,肿瘤细胞主要分布于皮下小血管周围和血管腔内,免疫表型呈 CD3(+),CD8(+),CD4(-),CD5(-),CD10(-),CD19(-),CD57(-),CD56(+),穿孔素(+)和颗粒酶 B(+),T 细胞受体γ重排阳性。经糖皮质激素治疗一度好转,但很快复发,进展为 NK 样 T 细胞白血病,病程1年,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NK 样 T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非常少见,具有独特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对现有治疗不敏感,预后恶劣。 张凤奎 王慧君 吴玉红 董树旭 李洪强 杨栋林 陈辉树 储榆林关键词: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病毒相关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17年 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PTLD)是器官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PTLD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发生率为0~25%,几乎所有的早期PTLD与EBV病毒感染有关,高发于去T细胞移植或预处理方案中采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无关和半相合移植患者中。 古再丽努尔·吾甫尔 杨栋林 冯四洲 韩明哲关键词:EB病毒 利妥昔单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4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采用一种新预处理方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2月对43例CML患者进行allo-HSCT,采用白消安加环磷酰胺联合氟达拉滨、阿糖胞苷(Bu/Cy/Flu/Ara-C)为预处理方案,具体剂量为Bu3.2mg·kg-1·d-1静点(iv)或4mg·kg-1·d-1口服(po)2~4d、Cy50mg·kg-1·d-1×2、Flu30mg·m-2·d-1×3、Ara-C2g·m-2·d-1×3。移植方式为HLA相合或半相合亲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16例,骨髓移植(BMT)26例,骨髓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造血重建,发生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12例(27.9%),慢性GVHD(cGVHD)19例(45.2%),移植相关死亡(TRM)9例(20.9%),细胞遗传学或血液学复发6例(14.0%),其中4例复发后采用格列卫与DLI联合的挽救治疗获得稳定的分子生物学缓解;总体无病生存率(DFS)为(72.0±7.0)%,其中CP1和非CP1期移植患者DFS分别为(80.0±6.7)%和(42.9±18.7)%。移植后90d内出现bcr/abl阳性与持续阴性者分别为31例(72.1%)和12例(27.9%),2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1.4±8.0)%和(9.1±8.7)%(P=0.427)。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提示广泛型GVHD为影响DFS的危险因素。结论:采用新预处理方案进行亲缘供者allo-HSCT治疗CML疗效良好。移植后90d内bcr/abl阳性不足以提示复发。格列卫联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是治疗CML早期复发的一种有效方法。 蔡小矜 马巧玲 阎嶂松 姜尔烈 黄勇 杨栋林 王玫 魏嘉璘 何祎 张桂新 杨帆 冯四洲 韩明哲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微小残留病变 RAD51G135C、XRCC3C241T、GSTT1、GSTM1基因型与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实验室特征关系的研究 <正>目的:探讨同源重组修复基因 (RAD51G135C 和 XRCC3C241T)、谷光甘肽硫转移酶基因(GSTT1和 GSTM1)多态性位点基因型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实验室特征的相关性。 刘亮 杨琳 张悦 杨栋林 徐泽锋 李睿 张莉 肖志坚文献传递 静脉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05年 秦铁军 杨栋林 李睿 冯四洲 魏嘉璘 韩明哲关键词:恶性血液病患者 侵袭性真菌感染 伊曲康唑 静脉 注射剂 芦可替尼挽救性治疗激素难治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一项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芦可替尼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糖皮质激素难治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GVHD)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移植后合并SR-GVH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糖皮质激素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aGVHD)20例(均为Ⅲ~Ⅳ度),糖皮质激素难治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cGVHD)22例(均为中/重度)。确诊SR-GVHD的患者给予芦可替尼挽救性治疗,在初始治疗的第28天进行疗效评估,并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例SR-aGVHD患者治疗28天整体反应率(ORR)为60.0%(12/20),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20.0%(4/20);中位随访时间37.7(1~107)周,其6个月和1年的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55.0%(95%CI 33.24%~76.76%)、45.0%(95%CI 23.24%~66.76%);6个月和1年的无失败生存率(FFS)分别为50.0%(95%CI 28.05%~71.95%)、40.0%(95%CI 18.44%~61.56%)。22例SR-cGVHD患者治疗28天ORR为72.7%(16/22),其中CR率9.1%(2/22);中位随访时间76.9(5~110)周,治疗6个月及1年的OS分别为77.3%(95%CI 59.86%~94.74%)、72.7%(95%CI 54.06%~91.32%),6个月及1年的FFS分别为77.3%(95%CI 59.86%~94.74%)、72.7%(95%CI 54.06%~91.32%)。单因素分析显示,Ⅳ度aGVHD、重度cGVHD可能预示芦可替尼治疗疗效不佳(ORR:Ⅲ度vsⅣ度为88.9%vs 36.4%,P=0.028;中度vs重度为92.3%vs 44.4%,P=0.023)。结论:芦可替尼是挽救性治疗SR-GVHD安全、有效的药物,需要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证实。 赵菲 王佳丽 施圆圆 杨栋林 魏嘉璘 庞爱明 何祎 姜尔烈 冯四洲 韩明哲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