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璋

作品数:22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7篇日语
  • 7篇翻译
  • 4篇翻译研究
  • 3篇语言
  • 3篇语言对比
  • 3篇语言对比研究
  • 2篇动词
  • 2篇语法
  • 2篇语法体系
  • 2篇语体
  • 2篇情态
  • 2篇助词
  • 2篇法体
  • 1篇形式名词
  • 1篇学术
  • 1篇学术能力
  • 1篇学术型
  • 1篇学术型硕士
  • 1篇学术型硕士研...
  • 1篇学习共同体

机构

  • 22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浙江越秀外国...

作者

  • 22篇林璋
  • 5篇蔡妍
  • 1篇陈燕青
  • 1篇徐一平
  • 1篇毋育新

传媒

  • 8篇日语学习与研...
  • 2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外语界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外语研究
  • 1篇东北亚外语研...
  • 1篇国际汉学
  • 1篇高等日语教育
  • 1篇汉日语言对比...
  • 1篇日语教育与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8
  • 1篇199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作为状态完成的动作维持——中日两种语言的体的对比研究
1.前言本文研究的对象为体(aspect)的问题,主要根据Comrie(1976)和工藤(1995)的理论框架来进行分析。本文讨论的对象是下列(1)中的和(2)中的“着”。(1)a.大辅本抱。b.大辅座。(2)a.张三抱...
林璋
文献传递
汉语“了”和日语「タ」的情态用法对比——“发生”与“发现”被引量:2
2010年
日语的「タ」有表示"发现"的情态用法,汉语的"了2"及其强调形式"啦"出现在"有"后面时,有表示"发生"的情态用法。与日语的「あった」所表示的发现不同,"(有)了/啦"所表示的发生,说的是从"无"到"有"的状态变化已经完成。其特征是,在说话的时点无法通过五官直接确认对象。不论是"了2"的发生还是「タ」的发现,都是基于完成体原理的用法。即,"了2"和「タ」都处理两种不同的状态:过去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了2"和「タ」在标记现在的新状态的同时,暗示存在与之不同的过去状态。
林璋
关键词:情态完成体过去时构式
论日语助词的分类被引量:1
1998年
论日语助词的分类林璋一、助词的认定在语言类型学上,汉语属于孤立语,英语属于屈折语,而日语则属于粘着语。粘着语的主要特征表现为通过粘着在词语之后的词来表示语法关系或语法意义。这些用于表示语法关系或语法意义的后置词(与英语等语言的“前置词”相对而言),在...
林璋
关键词:接续助词日语助词终助词形式名词副助词日本语教育
翻译、翻译研究与语言对比研究
2015年
翻译、翻译研究和语言对比研究都涉及对2种语言的处理,但三者之间也有差异。翻译是为跨语言交际进行沟通,翻译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提高译文质量,而对比语言学则探讨语言间的共性和差异。对比语言学中的平行分析法不仅可以用于提高译文与原文的对应度,还可用于排除不对应的译文形式。而翻译和翻译研究则可以为语言对比研究提供各种各样的研究课题。
林璋
关键词:翻译翻译研究
复合动词中「~だす」的语义变化路径被引量:9
2011年
复合动词中的「~だす」可以表示多种语义,用语义特征,尤其是核心语义特征来分析,可以理清各种语义之间的关系,找出语义变化的路径。分析结果显示「,~だす」的语义变化受到V1语义的影响。另外,分析结果可以解释「~だす」构成的起始体为什么偏向自然发生的意思。
林璋
关键词:复合动词
《华语官话语法》与17世纪的南京话
2004年
一、成书背景介绍《华语官话语法》(以下简称《语法》)于1682年在福建省首府成书,1703年在广州正式出版。作者弗朗西斯科·瓦罗②(1627—1687)是西班牙传教士,在中国居住了38年。《语法》的原文是西班牙文,2000年出版了英语译本,汉语版是从英语译本转译而成的。《语法》明确指出,该书描写的对象是当时的南京话,是官话。本文参照《语法》汉译本的原稿,有关读音方面的内容参照英语译本。
林璋
关键词:并列连词语音形式《儿女英雄传》连读变调合音
关于译文的质量指标——可接受性+最大对应关系被引量:15
2008年
翻译的对象主要是言语意义和语用意图,而言语意义和语用意图是通过语言材料来表达的。由于语言具有不可译性,因此翻译只能在不可译的前提下追求可译性的最高限度。作为翻译结果的译文必须同时达到2个指标:可接受性和最大对应关系。二者的关系是,在可接受的前提下追求最大的对应关系。可接受性属于主观判断,存在个体差异,即"可接受性差异"。另外,人的语感还有"容错性"。对应关系中需要确保的优先顺序是:语用意图>言语意义>语言意义。
林璋
基于多维研讨平台的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以日语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对象的个案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培养要求的提高,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学术能力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跟踪调查两名日语专业学术型硕士生核心学术能力的动态变化过程及个体差异,采用定量测试与定性评估的双向互证,发现多维研讨平台对学术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定量测试结果显示多维研讨平台有利于促进核心学术能力的提高,其中专业背景学生和非专业背景学生的学术能力呈现出共性和个性,定性评估结果显示师生交流与生生交流的多元性和互动性是促进学术能力提高的最大因素。
林璋陈燕青蔡妍
关键词:学术能力个案研究
翻译、翻译研究与语言对比研究
翻译、翻译研究和语言对比研究都涉及对2种语言的处理,但三者之间也有差异。翻译是为跨语言交际进行沟通,翻译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提高译文质量,而对比语言学则探讨语言间的共性和差异。对比语言学中的平行分析法不仅可以用于提高...
林璋
关键词:翻译翻译研究
论作为状态完成的结果维持问题——汉日两种语言体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中日两种语言的“坐”/‘座 ’类动词和 “抱”/‘抱 ’类动词,在持续体中都表现为结果 的持续,而且主体可以对持续体中的结果进行干 预。本文称这种类型的结果持续为“结果的维 持”。日语的‘座 ’类动词和‘抱 ’类动词在 完整体中可以表现变化的结果以及到达这个结果 的过程;而汉语的“坐”类动词和“抱”类动词在完 整体中需要伴随趋向补语。
林璋
关键词:汉语日语补语类动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