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英英 作品数:21 被引量:63 H指数:6 供职机构: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 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湖北省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早餐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湖北省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早餐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19年在湖北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2个重点监测县中,按照学校食堂... 李菁菁 戴诗玙 欧阳英英 张弛 龚晨睿关键词:贫困地区 早餐行为 文献传递 湖北省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状况及饮食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湖北省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状况及饮食行为,以期加强重视,早期预防.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鄂东北、鄂中、鄂西北、鄂西南贫困农村地区抽取8个县(市),共32所中小学,5942名中小学... 李菁菁 欧阳英英 程茅伟 戴诗玙 张弛 彭飞 龚晨睿关键词:肥胖 饮食行为 营养干预 少年儿童 贫困农村地区 2021—2023年湖北省毒蘑菇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湖北省毒蘑菇中毒流行病学特征,为毒蘑菇中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21—2023年湖北省营养与食品卫生信息管理平台食源性疾病监测子系统报告的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21—2023年湖北省共计上报毒蘑菇中毒事件数134起,发病人数384人,死亡6人,病死率为1.56%。2023年上报事件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53.73%和55.73%。事件主要发生在7~9月份;宜昌市和武汉市是毒蘑菇中毒高发地区;家庭是毒蘑菇中毒主要发生场所(95.52%,128/134),农村家庭高于城市家庭,且死亡主要发生在农村家庭。49.25%的毒蘑菇中毒明确了毒蘑菇种类,有4起事件有明确的毒蘑菇毒素检测结果。结论 毒蘑菇中毒是引发湖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关口前移,采用适宜方式在毒蘑菇中毒来临之前对重点地区和人群进行科普宣传,不采不买不食野生蘑菇,同时加强毒蘑菇采样、鉴定及监测,为医院救治提供科学建议。 欧阳英英 龚晨睿 戴诗玙 张琴 李菁菁 张弛 刘爽关键词:毒蘑菇中毒 流行病学特征 食物中毒 湖北省2004-2013年食物中毒流行特点研究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索符合湖北省特点的有效食物中毒防治措施。方法对湖北省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食物中毒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过去10年湖北省共网络监测食物中毒129起,中毒2 926人,死亡90人。第三季度(7、8、9月)为食物中毒高发季度。15个市州中,食物中毒标化发病率最高的为黄石市(20.05/10万),其次为十堰市(11.46/10万)和咸宁市(11.33/10万),病死率居前3位的分别为恩施州(30.61%)、鄂州市(18.75%)和仙桃市(7.55%)。食物中毒发生原因前3位的分别是原料污染或变质、原因不明及误食误服,分别占总报告起数的34.11%、24.03%、22.48%。结论近10年来,湖北省食物中毒发生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每年第三季度高发。食物中毒人数构成比最高的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中毒原因多为交叉污染或者食物储存不当;食物中毒病死率最高的为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原因多为误食或者加工不当。 程茅伟 龚晨睿 戴诗玙 张弛 李骏 欧阳英英 史廷明关键词:食物中毒 土壤和人群膳食、血液中硒分布特征及硒的健康效应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在系统文献检索的基础上收集筛选我国大陆地区土壤和人群血硒的数据,并调查了湖北省3540名居民的膳食硒摄入情况,以阐明硒在我国大陆地区土壤和人群血液中的含量分布特征、人群膳食硒摄入量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方法从各类文献数据库中系统搜集2002~2022年中国大陆地区各个省份的土壤硒与血硒含量数据,中文文献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英文文献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对文献进行去重和人工筛选、文献梳理和质量评价,排除硒相关非土壤与血硒含量、无法明确按照省份划分的硒含量、动物实验研究及质量差的文献。确定纳入的核心参考文献。整理并加权计算不同省份的土壤和人群血硒含量,对其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按照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调查3054名湖北省居民的每日膳食情况,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9版采用简单分布模型方法,计算膳食硒摄入水平。结果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大部分省份土壤处于硒边缘(0.125≤Se<0.175 mg/kg)或硒充足(0.175≤Se<0.4 mg/kg)的状态,大部分省份人群血硒含量接近临床营养状态下限值(100~200μg/L),但土壤硒与人群血硒水平之间的分布趋势不完全一致。膳食调查结果表明,湖北省居民平均每天膳食硒摄入量为18.98μg/d,高端摄入量(P97.5)为69.94μg/d,平均危险商为0.05。结论我国土壤硒和人群血硒水平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土壤硒含量和人群血硒水平的相关性不明显,土壤硒含量与居民膳食硒摄入量的相关性也不明显。 于露 王子琼 王蕾 吴云 何晓宏 樊柏林 欧阳英英 龚晨睿 汪春红关键词:土壤 血硒 应用广义估计方程评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营养宣教实施效果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运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评价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简称"计划")地区营养宣教干预效果,为在"计划"地区大规模开展营养宣教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湖北省恩施市"计划"地区4所中小学分别设立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前对所有选择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干预组营养宣教干预5个月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第2次调查。采用GEE分析结果得出统计学结论。结果干预组233人,对照组209人。控制其他协变量,干预组干预后营养知识、日常健康饮食行为相对于基线分别提高了0.82分(χ~2=24.31,P<0.001)、3.29分(χ~2=14.07,P<0.001);干预组干预后日常不良饮食行为(χ~2=0.12,P=0.773)、"计划"营养餐满意度及依从性(χ~2=2.44,P=0.118)得分改变相对于基线均无显著性。结论营养宣教能显著性提高"计划"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并促进日常健康饮食行为水平,但未能有效改善其日常不良饮食行为、"计划"营养餐满意度和依从性水平。GEE方法处理营养干预纵向资料具有极大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程茅伟 戴诗玙 欧阳英英 李菁菁 龚晨睿关键词:广义估计方程 营养宣教 2016—2020年湖北省毒蘑菇中毒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分析2016—2020年湖北省毒蘑菇中毒流行特征,为预警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湖北省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6—2020年湖北省共计报告毒蘑菇中毒事件163起,发病487人,死亡17人,病死率为3.49%(17/487)。事件数最多的是2020年,占总事件数的34.36%(56/163);毒蘑菇中毒主要发生在6-10月份;恩施州和宜昌市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地区;家庭是毒蘑菇中毒主要发生场所,占事件总数的93.87%(153/163);农村毒蘑菇中毒事件远高于城市;误采误食是毒蘑菇中毒的原因。结论毒蘑菇中毒是湖北省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在高发季节对重点区域、人群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教育群众不采不食野生蘑菇。 欧阳英英 龚晨睿 戴诗玙 李菁菁 张弛 刘爽关键词:毒蘑菇 中毒 湖北省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状况及饮食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湖北省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状况及饮食行为,以期加强重视,早期预防。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鄂东北、鄂中、鄂西北、鄂西南贫困农村地区抽取8个县(市),共32所中小学,5942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 李菁菁 欧阳英英 程茅伟 戴诗玙 张弛 彭飞 龚晨睿关键词:贫困农村地区 超重肥胖 饮食行为 文献传递 中部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现状评价 目的:了解中部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水平,为为推进学校营养教育、提高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水平提供研究和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我国中部贫困地区抽取8个县(市),再按经济水平每县(市)抽取2... 欧阳英英 李菁菁 程茅伟 彭飞 戴诗玙 张弛 龚晨睿关键词:贫困地区 营养知识 文献传递 2012年湖北省社区人群急性胃肠炎流行特征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分析湖北省社区人群急性胃肠炎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湖北省社区人群急性胃肠炎患病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2012年1-12月每月入户进行面访,内容包括调查对象过去28 d急性胃肠炎的发生情况、临床表现、可疑饮食史等。 结果 共完成3 891份调查问卷,人群急性胃肠炎月患病率为4.06%(95%CI: 3.44%~4.68%),加权月患病率为4.87%(95%CI: 4.19%~5.55%)。自述食源性病例比例为56.96%,主要可疑食品种类为肉类(40.00%)和果蔬类(21.11%),可疑食品来自家庭的比例(61.11%)最高,其次是街头摊点(13.33%)。5岁以下幼儿、家庭常住人口数在3人以上的、家庭成员中有未成年人的、有外出史的人群急性胃肠炎患病率明显较高。 结论 湖北省社区人群急性胃肠炎患病情况比较严重,应尽快建立和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有针对性的降低社区人群急性胃肠炎的疾病负担。 李骏 刘爽 宋毅 欧阳英英 龚晨睿 史廷明关键词:急性胃肠炎 食源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