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治政

作品数:6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星系
  • 2篇星系演化
  • 1篇星暴
  • 1篇星暴星系
  • 1篇星际
  • 1篇星际介质
  • 1篇星系群
  • 1篇星系团
  • 1篇星系形成
  • 1篇星族
  • 1篇巡天
  • 1篇银河系
  • 1篇数据分析
  • 1篇图像
  • 1篇物理性质
  • 1篇绿谷
  • 1篇恒星
  • 1篇恒星形成
  • 1篇恒星形成率
  • 1篇矮星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紫...
  • 1篇大理学院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北华航天工业...

作者

  • 6篇潘治政
  • 2篇李金荣
  • 2篇孔旭
  • 1篇史菲
  • 1篇樊东鑫
  • 1篇方官文
  • 1篇杨超
  • 1篇林宣滨
  • 1篇郑宪忠

传媒

  • 2篇天文学报
  • 2篇天文学进展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E+A星系的研究进展
2011年
E+A星系的光谱具有很强的巴耳末吸收线,缺乏与恒星形成相关的发射线,将典型的椭圆星系(E)和A型恒星的光谱进行线性组合就能够拟合出这类星系的光谱。它们的颜色、形态、星族年龄等参数介于典型的早型和晚型星系之间。E+A星系近期经历了星暴活动,在星系演化进程中,它们处于晚型到早型的过渡阶段,可能在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介绍了E+A星系的基本观测特征,并讨论了它们的形成机制、演化去向、所处的环境以及它们与AGN的关系。
李金荣林宣滨潘治政孔旭
关键词:星系形成星系演化星暴星系
银河系卫星星系搜寻和物理性质研究进展
2022年
近十几年来,银河系卫星星系搜寻取得了重要进展。截至2021年,已发现卫星星系60余个,并且该数目随着下一代图像巡天的开展还将继续增加。全面普查卫星星系族群不仅对准确刻画近邻宇宙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还能用来检验星系形成模型和暗物质性质。卫星星系作为星系族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物理性质的研究也是理解星系形成与演化不可或缺的一环。首先介绍了近十几年来卫星星系的搜寻进展,对卫星星系物理性质做了总结,最后展望下一代巡天对该领域带来的机遇。
潘治政潘治政房敏杨超
关键词:银河系矮星系
星系群HCG 95中的星系群内光观测研究
2022年
星系团/群内光(ICL(Intra-Cluster Light)/IGL(Intra-Group Light))可以用来研究星系群和星系团的动力学演化.Hickson致密星系群密度高并且速度弥散低,其致密的环境可以用来研究星系并合和相互作用星系的性质,是研究IGL理想场所之一.利用中国近地天体巡天望远镜(Chinese Near Object Survey Telescope,CNEOST)的观测,获得了星系群HCG 95的g波段和r波段深度成像数据.采用模型拟合方法来测量HCG 95星系群中的IGL光度,并计算了IGL的光度占星系群总光度的比例f_(IGL),在g和r波段的结果分别为3.55%±0.38%和3.78%±0.59%.此外,利用常规的表面亮度阈值截取方法,在g和r波段的结果分别为1.9%-10%和1.5%-10%,与前述结果一致.估算的IGL颜色(g-r=0.78±0.37)与星系群中的HCG 95A和HCG 95C星系的颜色(g-r=0.82-0.85)一致,属于年老星族,表明HCG 95星系群中的IGL可能来自HCG 95A和HCG 95C相互作用剥离出来的物质,也有可能来自近期的吸积.最后,结合其他星系群测量的结果,发现f_(IGL)和其对应的星系群总质量没有关系,但与星系群演化(即早型星系的数目)有关.
何永强师冬冬潘治政
星系中恒星形成率指针的比较研究
2012年
利用赫歇尔空间望远镜的H-ATLAS(Herschel Astrophysical Terahertz Large Area Survey)SDP(Science Demonstration Phase)天区从紫外到亚毫米波段数据,结合星族合成方法和尘埃模型,计算了星系的红外总光度.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强恒星形成星系和弱恒星形成星系,研究了利用紫外光度、红外光度和Hα谱线计算得到的恒星形成率(Star Formation Rate,SFR)的差异以及导致差异的内在物理起因.发现对于恒星形成活动强的星系,这3种恒星形成率指针给出的结果基本一致,弥散较小、只是在高恒星形成率端,利用紫外光度算得的恒星形成率比利用Hα谱线流量算得的恒星形成率略微偏小;而在低恒星形成率端,紫外光度指针偏大于Hα谱线指针;红外光度指针与Hα谱线指针在两端无明显偏差.对弱恒星形成星系,紫外光度、Hα谱线和红外光度3种恒星形成率指针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弥散较大.利用紫外光度和Hα谱线计算得到的恒星形成率的弥散和系统偏差随着星系年龄、质量的增加而增大.系统偏差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利用紫外连续谱斜率β定标恒星形成活动较弱星系的消光时,高估了这些星系的紫外消光,使得消光改正后的紫外光度偏大.另外,MPA/JHU(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Astrophysics/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数据库中弱恒星形成星系的恒星形成率SFR(Hα)比真实值偏低.
樊东鑫李金荣潘治政史菲方官文孔旭
关键词:数据分析星系星际介质星系星系恒星形成
COSMOS场绿谷星系研究
<正>我们在COSMOS场中选取了一个数目约为2350个,处于z=[0.2,1.0]的'Green Valley'星系样本(以下称为绿星系),研究了他们的形态、光谱和环境。我们用经过尘埃改正过的NUV-r颜色来定义gre...
潘治政
文献传递
星系环境和星系质量对星系演化的影响
星系团是宇宙中物质分布最致密的区域,是星系演化的天然实验室。在星系团中,从中心区域到外围,团成员物理性质,如形态、恒星形成率、星族年龄等,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星系环境的研究则是从星系分布最致密的区域到最稀疏的区域,分析...
潘治政
关键词:星系团星系演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