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靖年 作品数:13 被引量:76 H指数:4 供职机构: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2012年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又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与间歇性血液透析(HD)相比,连续性血液净化以对流及部分吸附为主,对于中大分子物质如细胞因子、免疫复合物的清除效果较好。其应用已远远超出了单纯治疗肾脏疾病的范畴。近年来,CBP技术日趋成熟,已经扩展到各种临床常见危重病例的急救,临床疗效评价日益肯定。而随着重症医学(CCM)的发展,作为必备技术支持的CBP技术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潘靖年 尹爱田 李汝勇 张晓速关键词:血液透析 重症医学 Neurexin蛋白在帕金森病并发便秘模型大鼠肠神经系统的表达 被引量:1 2016年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和非运动综合征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病变。除了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之外,由自主神经系统损害导致的消化道蠕动障碍引起的顽固性便秘也非常普遍。因此,笔者为探讨PD并发便秘的原因,挑选伴有便秘的PD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化学的方法研究neurexin蛋白是否在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表达及表达变化, 潘靖年 牟亚汝 牛建一关键词:帕金森病 NEUREXIN 肠神经系统 便秘模型 神经退行性病变 顽固性便秘 NeurexinⅡ基因在不同胎龄大鼠胚胎肠神经系统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胎龄大鼠胚胎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中NeurexinⅡ基因的表达,探讨NeurexinⅡ基因与ENS发育的时间相关性及与肠神经元发育异常性疾病的可能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后,单独交配受孕。麻醉后处死孕龄16d、18d和20d孕鼠及出生第1天乳鼠,手术取胚胎第16天(E16组)、18天(E18组)、20天(E20组)和出生第1天(Ep0组)大鼠近回盲部约1.0cm结肠样本,E16组、E18组、E20组、Ep0组样本数量分别为78、82、69和60个。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blotting及qRT-PCR实验方法检测各标本NeurexinⅡ基因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eurexinⅡα蛋白主要表达于结肠肌间神经丛,在黏膜下神经丛亦有少量表达,其表达量自胚胎第16天至出生第1天,随胚胎逐渐发育表达逐渐增加。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NeurexinⅡα蛋白相对含量在E16、E18、E20和Ep0组分别为0.054±0.009、0.106±0.020、0.215±0.013和0.280±0.030,相对表达量随胚胎发育逐渐增加,组间差异比较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免疫组化结果趋势一致。qRT-PCR结果显示NeurexinⅡ基因在mRNA水平E16、E18、E20和Ep0组中相对表达分别为0.390±0.029、0.552±0.054、0.748±0.065和1.000±0.000,与蛋白水平表达趋势一致,组间差异比较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urexinⅡ基因与ENS发育具有时间相关性;若其在ENS发育过程中的某一时间点出现异常,可能导致肠神经元发育异常性疾病的发生。 王东明 吕东坡 郑懿 张强业 王健 潘靖年 李爱武关键词:肠神经系统 基因表达 氯沙坦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尿蛋白谱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尿蛋白谱的影响,以期阐明其部分治疗机制。方法将79例IM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37例),所有患者在纳入实验前均常规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氯沙坦(100mg/d)治疗3个月,对照组继续给予常规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尿β2-微球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β2-microglobulin to creatinine ratio,β2-MG/Cr)、视黄醇结合蛋白肌酐比值(retinol binding protein to creatinine ratio,RBP/Cr)、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protein to creatinine ratio,PRO/Cr),足细胞顶端膜性蛋白肌酐比值(Podocalyxin to creatinine ratio,PCX/Cr)、白蛋白肌酐比值(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Mb/Cr)、免疫球蛋白G肌酐比值(immunoglobulin G to creatinine ratio,IgG/Cr)测定,然后对治疗前后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观察组氯沙坦治疗后尿PCX/Cr、Alb/Cr、PRO/Cr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O.01),但尿B2-MG/Cr、RBP/Cr、IgG/Cr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O.05);对照组尿PRO/Cr、ALB/Cr治疗后有所下降(P〈0.05),其余比值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尿PCX/Cr、ALB/Cr、PRO/Cr有所降低(P〈O.05),β2-MG/Cr、RBP/Cr、IgG/Cr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氯沙坦可明显减少IMN患者尿蛋白排泄,其机制可能与肾小球基底膜电荷屏障的修复有关,对肾小球基底膜的结构损伤无修复作用,也未发现对损伤肾小管明显的保护作用。 潘靖年 王翔 武文斌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 氯沙坦 我院加强医疗环节质量管理的做法 被引量:19 2001年 医疗环节质量管理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通过对重点医疗环节的确定 ,如三级查房制度、围手术期管理、急诊急救、医疗文书书写、医疗安全管理和危重病人管理等 ,加强重点医疗环节的管理和质控 ,增强了全院职工的医疗质量意识 ,带动了整体医疗质量的提高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潘靖年 刘志刚 牛建一 刘焕贞中西医结合腹腔镜脾切除治疗脾脏疾病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包括内结扎法与器械结扎血管法,辅以中药扶正,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原因导致脾肿大的可行性与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2月,采用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合并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脾肿大疾病28例,包括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1例、原发性脾肿大9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肝硬化脾肿大5例。术前针对不同病因给予不同中药扶正、对症治疗,在腹腔镜下先游离显露脾动脉,用丝线结扎、切断,再逐一游离显露脾静脉,用丝线结扎、切断,或用Endo-GIA或者hem-o-lok等器械结扎脾门血管。用超声刀逐步游离、切断脾周围韧带,将脾脏置入污物袋,捣碎取出。术后辅以中药辅助治疗。结果 2例肝硬化患者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手术,其余均经腹腔镜完成,其中内结扎法完成9例,应用Hem-o-lok法7例,应用内镜直线切割闭合器法10例;出血量为10~25ml,平均15ml,切脾时间100~180min,平均130min;取脾时间40~60min;术中、术后无输血;术后无明显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前、术后均辅以中药扶正治疗,术后贫血得以纠正,血红蛋白2周后恢复正常,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小板术后1周明显增多,辅以中药抗凝,4周后恢复正常。结论采用腹腔镜脾切除合并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脾肿大患者微创、安全、有效;根据不同患者采用不同血管内或器械结扎法,临床效果相同,经济实用;中药扶正,提高治疗效果。 马胜 潘靖年 张刚 崔丽梅 张瑞明 王敬文 李爱武关键词:结扎法 腹腔镜 脾切除术 中西医结合 针刺与铺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比研究 被引量:27 2010年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铺灸疗法与单纯针刺、铺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铺灸组(60例)、针刺对照组(30例)和铺灸对照组(30例)。针刺铺灸组取穴肾俞、大肠俞、椎旁压痛点等行针刺治疗,每日1次,并于每周第1天针刺结束后,隔药铺灸治疗1次。针刺对照组及铺灸对照组单独应用相应针刺或隔药铺灸治疗方法。结果:针刺铺灸组优良率为95.0%(57/60),优于针刺对照组的70.0%(21/30)和铺灸对照组的66.7%(20/30)(P<0.05)。各组治疗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均有明显增加(均P<0.01),治疗后针刺铺灸组较其他两组增加更明显(均P<0.01)。针刺铺灸组疗效与病程的关系表明,病程越短,优良率越高;针刺铺灸组发病年龄与疗效的关系表明,发病年龄越小,优良率越高。结论:针刺配合铺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和铺灸治疗。 马胜 马军 潘靖年 张晓速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刺 间接灸 PDCA循环在大型医院整体搬迁中的应用 2021年 在大型三甲综合医院整体搬迁的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组织开展了三次运行测试工作。通过应用该法,临床及医技科室反映的问题得到了及时的反馈和解决,提高了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运行效率。 贾兵 李清华 潘靖年 王建伟关键词:PDCA循环 “先看病后付费”制度改革的效果分析研究——对山东省兖州市实施模式的实证研究 研究背景
“看病难、看病贵”和医患关系不协调是近年来医药卫生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社会矛盾,也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并积极解决的民生问题。从世界各国医疗费用交纳的情况来看,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住院押金是否交纳密切相关。从... 潘靖年关键词:医院服务 收费方式 文献传递 感觉定量检测在血液透析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感觉定量检测(QST)在血液透析(HD)患者周神经病变诊断方面的应用。方法对40例维持性HD患者(无症状组18例;有症状组22例)和40例正常人,分别对手指、小鱼际、足背、小腿四个部位进行QST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测定,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无症状组,有症状组的四个部位的四个温度觉阈值、振动觉阈值有依次增大趋势,无症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有症状组手指的温觉、振动觉阈值,小鱼际的热痛觉阂值,足背的热痛觉、振动觉阈值,小腿的冷痛觉、振动觉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比较,手指的冷觉、温觉阈值,足背的热痛觉阈值,小腿的温觉、冷痛觉、热痛觉及4个部位的振动觉阈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患者与对照组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SCV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患者QST总异常率为65%,有症状组异常率77.27%;SCV总异常率为55.0%,有症状组68.18%;QST的总异常率明显高于SCV,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ST在诊断维持性HD患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方面较敏感,可作为疗效及预后观察的客观指标。 郭世彪 陈学勋 潘靖年 武文斌关键词:神经传导速度 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