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王晨光

王晨光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股骨
  • 6篇骨头
  • 6篇股骨头
  • 5篇头坏死
  • 5篇坏死
  • 5篇激素性
  • 5篇激素性股骨头...
  • 5篇骨头坏死
  • 5篇股骨头坏死
  • 3篇关节
  • 2篇置换术
  • 2篇生物力学
  • 2篇全髋
  • 2篇全髋关节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 2篇髋关节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髋关节置换术
  • 2篇模型建立

机构

  • 1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王晨光
  • 8篇张园
  • 7篇张华峰
  • 7篇马信龙
  • 5篇王志钢
  • 4篇李稚君
  • 4篇许可
  • 3篇马剑雄
  • 2篇郑永发
  • 2篇孙智超
  • 1篇刘彤
  • 1篇李锋坦
  • 1篇冯世庆
  • 1篇王增光
  • 1篇刘燊
  • 1篇李晖
  • 1篇王沛
  • 1篇李东
  • 1篇戚峰
  • 1篇杨阳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足踝外科电子...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机器学习的[⻊母]外翻术后复发预测模型
2024年
目的本研究采用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基于[⻊母]外翻(hallux valgus,HV)患者的术前负重位及术后即刻非负重位X线片测量指标,构建[⻊母]外翻术后复发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识别[⻊母]外翻复发患者提供客观、精准的临床决策辅助系统。方法回顾性纳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172例HV患者,共包括230只接受远端截骨矫形及软组织手术的HV足。收集患足术前的负重位及术后非负重位X线片,并基于X线片获得足部各解剖参数。同时根据手术后6个月患足[⻊母]外翻角是否大于20°来判断其是否存在复发。之后将足部各解剖参数作为特征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并预测HV足是否出现复发,模型训练及测试采用10折交叉验证法以获得各模型的预测效能。为了进一步提高机器学习模型预测精度,在进行机器学习模型训练之前,首先采用K-means聚类将训练样本划分为两个亚型,对每个亚型分别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对于测试样本,首先根据其与两个亚型中心的距离判断其归属类别,再进一步采用相应模型进行预测,且同时采用10折交叉验证法来获得机器模型预测效能。结果机器学习能较好地预测[⻊母]外翻的术后复发,且通过K-means聚类划分亚型后构建机器学习模型,能够有效提高预测精度。结论采用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母]外翻术后复发情况,为开发[⻊母]外翻术后复发的临床预测模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赵睿宋嘉骏张园李东刘燊梁帅刘怡伶李锋坦王晨光
改良型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建立和相关评价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建立疲劳状态下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4月龄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臀肌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20mg/kg),每周1次,共8周。实验组,置于跑步机中,以1km/h速度匀速跑动;对照组,生理状态下正常负重。分别于2、4、6、8周处死动物,一侧股骨头行病理学检查,一侧行生物力学检查。结果建立了股骨头坏死模型,病理学上单位面积内骨小梁面积、骨小梁宽度、每高倍视野单位面积下空泡陷窝率,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生物力学上实验组中各个时期骨小梁刚度低于同期对照组;最大形变、压缩能量吸收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疲劳状态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突出了机械负重在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是研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良好实验模型。
马信龙孙智超马剑雄张华峰王志钢张园王晨光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理学生物力学
OPG和力学因素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机制
目的:通过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和不负重大鼠模型进行HE染色、Masson及OP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选取OPG和力学因素代表生物因素和机械因素,探究二者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机制。
王晨光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OPG
文献传递
生物力学因素对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通过对使用激素后不同时段大鼠股骨头生物力学性质的测定,探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方法:4月龄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造模,实验组形成股骨头坏死超负重模型,对照组生理状态下正常负重。分别于2、4、6、8周处死,取右侧股骨头标本,于EnduraTEC ELF3200生物力学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系统行压力测定,计算样本纵向最大位移、刚度、压缩过程能量吸收等生物力学参数。结果:实验组中各个时期股骨头骨小梁宽度、刚度低于同期对照组,最大形变、压缩能量吸收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随超负重时间延长,骨质疏松程度增加。结论:随着激素注射和超负重时间的延长,骨质疏松、骨细胞凋亡明显;在激素条件下,负重增加骨小梁的断裂,降低股骨头的生物力学性质,成为引起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塌陷的直接外部因素。
马信龙张华峰马剑雄孙智超王志钢张园王晨光杨阳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因学生物力学
全髋关节置换术使用羟基磷灰石涂层股骨柄假体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患者在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使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涂层股骨柄假体,评价HA涂层多孔股骨柄假体的相关临床对照研究的报道并不完全一致,且样本量较少,存在一定局限性。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THA使用HA涂层股骨柄假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Medline(1966年至2012年2月)、PubMed(1966年至2012年2月)、Embase(1966年至2012年2月)、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4期)、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1978年至2012年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年至2012年2月)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78年至2012年2月),收集THA使用HA涂层股骨柄假体和多孔股骨柄假体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提取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统计软件Rev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研究,其中试验组480例,对照组47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接受HA涂层股骨柄假体的患者THA术后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均数差=1.49,95%置信区间[-2.32,5.31],P=0.44),周围透光线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优势比=1.06,95%置信区间[0.76,1.48],P=0.74),点焊现象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优势比=1.09,95%置信区间[0.74,1.62],P=0.66)。结论:HA喷涂于股骨柄假体多孔表面,对于初次THA无临床益处。限于纳入文献的数量和质量,Meta分析结果尚有待于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以予证实。
王晨光马信龙李稚君张华峰张园许可郑永发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羟基磷灰石假体META分析
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建立及病理学评价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建立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并对使用激素后不同时段大鼠股骨头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4月龄健康Wistar大白鼠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4只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kg),每周1次;对照组12只肌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共注射14周。两组均于肌肉注射药物后2、6、8、10、12、14周处死动物,取大白鼠双侧股骨头,HE和Masson染色后,观察股骨头单位面积内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宽度、最大脂肪细胞直径、每高倍镜视野下空泡陷窝数量和单位面积骨小梁内胶原含量。结果:实验组单位面积内骨小梁面积百分率、每高倍镜视野下空泡陷窝数量与对照组比较从2周开始就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单位面积骨小梁内胶原含量、骨小梁宽度、最大脂肪细胞直径与对照组比较从6周开始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建立了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其病理学特点表现为全股骨头坏死和修复反应差。
张华峰马信龙王志钢张园王晨光马剑雄王沛
关键词:激素股骨头坏死病理学
在临床技能教中提高医学生核心素养
医学生具有准医生和大学生的双重身份的特殊性.在临床技能教学中注重六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将医学生的人文修养体现在日常医务工作中的语言、动作、体态等各方面;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是建立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捷径和必...
王晨光戚峰冯世庆刘彤王增光
关键词: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教育创新
个体化人工股骨头假体的研究方法
2008年
王志钢王晨光马信龙
关键词:个体化人工股骨头研究方法
失应力及恢复应力作用下关节软骨的变化特点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对伸膝制动及解除制动兔模型的关节软骨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探讨软骨在失应力及恢复应力作用下的变化特点,从而明确应力对关节软骨正常生长代谢以及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新西兰雄性大白兔90只,平均体重(2.5±0.2)kg。按照实验要求分为9组,每组10只。制备兔伸膝制动及解除制动模型,对制动2、4、6周及解除制动2、4周的兔膝关节全层软骨进行HE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解除制动前后软骨细胞分布情况及Ⅱ型胶原变化。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制动2、4、6周兔膝关节软骨的退变程度逐渐加重;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提示制动早期(2、4周)软骨细胞分泌增强,后期逐渐减弱。随着制动时间增加兔关节软骨病理评分和免疫组化灰度值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F=234.45,13.03;P〈0.01),制动后自由活动时间增加导致的病理评分和免疫组化灰度值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F=0.14,3.10;P〉0.05)。结论(1)失应力时间越长,关节软骨细胞正常生理活动及其分泌Ⅱ型胶原的能力降低越明显。(2)应力恢复后可引发关节软骨的自行修复,制动少于4周者关节软骨能完全修复,制动大于6周者关节软骨几乎不能修复。失应力时间的长短是决定能否修复的关键。
王志钢马信龙许可张园王晨光郑永发
关键词:应力软骨关节免疫组织化学
Wnt信号通路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作用与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Wnt信号通路在骨折修复过程中对骨骼发育和骨组织内稳态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当前Wnt信号通路在骨折修复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涉及各种成骨细胞与调节因子的相互作用,Wnt信号有助于加速骨修复,其抑制剂和中和抗体可能成为骨修复中最有前途的治疗药物,为骨折优化治疗提供参考。
王晨光张华峰李稚君李晖
关键词:WNT信号通路骨折愈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