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洲

作品数:73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核科学技术
  • 11篇理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0篇快堆
  • 13篇蒸汽发生器
  • 7篇反应堆
  • 6篇数学模型
  • 6篇数值模拟
  • 6篇值模拟
  • 5篇电站
  • 5篇钠冷快堆
  • 5篇核电
  • 5篇核电站
  • 4篇引擎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自然对流
  • 4篇网络
  • 4篇芯片
  • 4篇两相流
  • 4篇感器
  • 4篇传感
  • 4篇传感器

机构

  • 70篇清华大学
  • 4篇中国原子能科...
  • 1篇北京应用物理...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武汉工业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72篇王洲
  • 43篇杨献勇
  • 39篇罗锐
  • 15篇石晓波
  • 10篇赵树峰
  • 8篇宋蔷
  • 7篇魏少军
  • 7篇尹首一
  • 6篇胡杨
  • 6篇段日强
  • 3篇朱岩
  • 2篇王志峰
  • 2篇王志峰
  • 2篇穆瑞云
  • 2篇李应开
  • 2篇张勇
  • 1篇陈严
  • 1篇刁其忠
  • 1篇张东辉
  • 1篇朱丹

传媒

  • 14篇核科学与工程
  • 12篇核动力工程
  • 10篇清华大学学报...
  • 8篇原子能科学技...
  • 3篇甘肃科学学报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油田地面工程
  • 2篇科技导报
  • 1篇仪器仪表与分...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工业安全与防...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9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8
  • 10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8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5篇1998
  • 2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4篇1993
  • 4篇1992
  • 2篇1991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热源沸腾池的建模及其验证被引量:1
2005年
在事故保护系统和自动停堆系统失效的假设下,快堆中一大类事故可能会发展到熔融池和沸腾池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液态钢和液态燃料为池内主要成分,以燃料的裂变热为体热源,整个池子被附着在冷壁面上的UO2固化壳包裹,当其中钢的温度超过沸点时,便开始沸腾。建立了一个半经验模型来描述体热源沸腾池的行为。模型中,用漂移速度模型来预测空泡份额分布,用修正后的Greene关系式计算平均传热系数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局部传热系数,用焓方法求解包裹沸腾池的固化壳的温度场及厚度。对SCARABEE BF2实验(单组分UO2沸腾池)及BE+2(UO2 钢混合沸腾池)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石晓波罗锐王洲
关键词:局部传热系数平均传热系数液态燃料空泡份额UO2关系式
快堆局部事故时受损燃料组件的径向传热机理
2007年
为了预测正常功率下快堆单个燃料组件入口完全堵流所导致的事故序列,根据SCARABEE系列堆内实验建立了模型,针对SCARABEE BE+1实验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进一步使用该模型对实际快堆中的单组件完全堵流事故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对实际快堆中发生全堵的燃料组件而言,其外部的冷却条件与SCARABEE BE+系列实验非常相似;2)堵流组件向上和向下的传热可忽略不计,径向传热对事故有较强的延缓作用;3)随着时间推进,径向传热的主导机理依次为液态钠单相对流、钠蒸汽在组件盒内壁冷凝、体热源沸腾池散热。
石晓波罗锐王洲赵树峰
关键词:快堆
垂直管道内层流泡状流运动的多流体模型被引量:2
2000年
常用的描述泡状流运动的双流体模型采用一个平均尺寸对气相进行描述。不同尺寸气泡的运动和受力不同。当气泡尺寸分布范围较大时 ,不宜采用双流体模型描述泡状流。根据气泡的尺寸划分气相 ,采用时间平均法建立了描述垂直管道内层流泡状流运动的多流体模型。通过对气泡在流场中的运动和受力分析 ,给出了用以封闭模型的粘性应力、脉动应力、相间动量交换项的表达式。利用模型对具体实验进行了预测 。
宋蔷罗锐杨献勇王洲
快堆蒸汽发生器声学泄漏探测技术的研究──Ⅱ.利用经典滤波技术提取泄漏信号被引量:4
1998年
根据在实验Na回路上得到的实验结果,在对泄漏信号和背景噪声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用经典滤波技术处理数据的方法,并验证了这种方法对提高测量系统灵敏度的作用。最后,讨论了所构建的声学泄漏探测系统在我国即将建造的实验快堆电站上的实用化问题。
潘晓云杨献勇王洲
关键词:快堆滤波技术蒸汽发生器
水平或小坡度上坡管气液两相塞状流模型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研究了油气混输中常见的塞状流,给出了塞状流的数学模型及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文中提出了一个水平或小坡度(0°<β<20°)上坡管的气液两相塞状流的半经验理论分析数学模型。它能适用于管径在25.4mm以上,中、低流速(U_M<6~7m/s)及中低压(<5MPa)的塞状流。该模型计算简便,精度较高。
罗锐杨献勇王洲
关键词:气液两相水平管
气液两相管流流量测量方法与装置
一种气、液两相管流流量测量方法与装置,用于较长气、液两相流管线内气、液体积流量的直接在线测量。它是用一条上坡后再下坡的特殊管路使上坡管内产生间歇性流动,阻断液塞后的液膜流动,并且形成具有一致流速分布的液塞前锋液面。用安装...
罗锐杨献勇王洲
文献传递
基于可重构处理器架构设计的信道编码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可重构处理器架构设计的信道编码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待编码信息码字包括的各子信息码字和各子信息码字对应的行校验子矩阵,确定行校验子矩阵对应的中间变量子矩阵,根据各行校验子矩阵和待编码信息码字对应...
尹首一王洲位经传胡杨韩慧明魏少军
钠沸腾数学模型及其在BE+1上的验证
2007年
快堆在发生单个燃料组件瞬间完全堵流事故时,会引起堆芯内的冷却剂沸腾。钠沸腾所形成的压力和物质分布对后期事故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为了对事故进行总体性分析,本文选择两流体六方程模型,用子通道的方法进行网格划分,用D.R.Liles等人开发的半隐数值方法进行求解;在法国的BE+1实验中进行了模型验证;根据计算结果,对事故下钠的两相热工水力行为进行了解释。
赵树峰罗锐王洲石晓波杨献勇
关键词:快堆子通道
快堆沸腾池数学模型
2007年
单组件盒内的沸腾池是快堆燃料组件瞬时堵流事故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之后将会导致熔融物向组件盒外的传播。为了了解沸腾池的内部机理,本文建立了单组分沸腾池机理模型:采用漂移速度模型预测池内空泡份额的分布,用焓方法求解包裹沸腾池的燃料固化壳的温度场及厚度。根据不同的流型,对沸腾池和壁面间的换热Greene关系式进行了一些修正。结果表明,沸腾池的形成是由于冷却剂的排热能力降低,而形成的内部产热量和外部排热量的不平衡而导致的;这个热量的不平衡量是产生气泡的根源。Greene经验关系式适用于没有产生气泡之前的熔融池,形成沸腾池之后,要根据不同的流型对其做相应的修正。
赵树峰罗锐王洲石晓波杨献勇
关键词:快堆
泡状流运动的湍流模型及液相速度和湍动能的分布预测被引量:1
1999年
1前言在核能、航天等技术领域和能源、动力、石油化工等工业过程都存在泡状流现象,其中绝大多数的泡状流流动状态为湍流,因此对湍流泡状流进行深入研究极为必要。近年来Lee[1]、Lopez de Bertodano[2,3]等提出了一些多维的湍流输运的双流...
宋蔷杨献勇罗锐王洲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