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晓波

作品数:23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核科学技术
  • 7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4篇快堆
  • 4篇热控
  • 4篇卫星
  • 3篇数学模型
  • 3篇燃料组件
  • 2篇熔融
  • 2篇热管理
  • 2篇热控制
  • 2篇子通道
  • 2篇钠冷快堆
  • 2篇纳卫星
  • 2篇可靠性
  • 2篇冷却剂
  • 2篇环境模拟
  • 2篇航天
  • 2篇航天器
  • 2篇传热
  • 1篇动态特性
  • 1篇堆内
  • 1篇堆芯

机构

  • 15篇清华大学
  • 9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23篇石晓波
  • 15篇王洲
  • 15篇罗锐
  • 10篇赵树峰
  • 10篇杨献勇
  • 8篇李运泽
  • 6篇宁献文
  • 6篇王浚
  • 6篇王晓明
  • 3篇庄达民
  • 2篇黄勇
  • 1篇穆瑞云
  • 1篇杨娟

传媒

  • 6篇核动力工程
  • 4篇核科学与工程
  • 3篇清华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工程科学
  • 2篇空间科学学报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中国宇航学会...

年份

  • 1篇2008
  • 14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卫星热系统的在轨动态特性分析与建模被引量:6
2007年
纳卫星热系统是在复杂空间热环境下实现纳卫星被动热控制任务的基本技术途径,对其进行在轨动态特性分析与建模对纳卫星的热控方法与效果研究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详尽的机理分析建立了描述纳卫星热系统在轨飞行过程中瞬态温度变化的3维非线性动态特性模型,阐述了与之配套的外热流分析与轨道运动计算方法,并以一太阳同步轨道纳卫星为例,对其飞行过程中的外热流变化、在轨温度变化响应等动态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纳卫星热控制、热管理理论及技术提供了简便的分析计算模型与方法.
李运泽宁献文王晓明石晓波庄达民王浚
关键词:纳卫星热系统
月球表面环境综合模拟系统的设想被引量:13
2006年
相比于环绕地球飞行的卫星或载人飞船,探月航天器面临的空间环境更为复杂和严酷。月球表面的环境对登月飞船、月球车的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文章就月球表面综合环境模拟系统进行了初步的系统设计。该系统可实现月表尘埃、地形地貌、承载能力及摩擦效应、真空、温度交替变化等环境因素的综合模拟,可为登月飞船及月球车的设计、优化以及最终的系统验证提供试验平台。
石晓波李运泽黄勇王浚
关键词:月球尘埃环境模拟
航天器热控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与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针对国内外航天器热控制、热管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在详细调研各种航天器热控系统组成原理与功能实现方式的基础上,从可靠性的角度出发,归纳、总结了航天器热控系统中串联、并联、表决、储备四种常见的可靠性设计模式及其相应的可靠性分析计算模型,介绍了其在空间站、月球探测系统、火星探测系统等典型航天器上的应用范例,为进一步的航天器热控系统可靠性设计方法与理论分析奠定了基础。
李运泽宁献文王晓明石晓波
关键词:航天器热控制热管理可靠性
月尘/月壤环境效应地面模拟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月壤/月尘会附着并污染航天器、月球车的表面,如果不及时清除,还会进一步诱发部件过热、机械机构卡死、密封失效、材料磨损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综述了关于月尘特性、月尘与航天器系统的互相作用机理、月尘环境模拟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小型月尘环境模拟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将使关于月尘特性的实验研究成为可能,并可作为登月飞船及月球车材料选择、机械机构可靠性试验、除尘策略试验的平台.
石晓波李运泽黄勇王浚
关键词:空间环境模拟
快堆严重事故工况下燃料组件盒破损机理的研究
2006年
在钠冷快增殖堆安全性分析中,六角形不锈钢燃料组件盒的破损时间和位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严重的局部事故而言,钢盒破损的可能性基本上等同于事故向邻近燃料组件蔓延的可能性。本文以SCARABEE-N系列实验和SIMBATH系列实验为基础,对快堆严重事故工况下六角形钢组件盒的破损机理进行了研究。对于冷却状况良好的组件盒,提出了一种新的熔穿机理:局部热侵蚀进而诱发钠侧局部烧干,随后发生熔穿。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实验快堆(CEFR)在单个燃料组件瞬间完全堵流事故工况下组件盒破损的时间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为,相邻燃料组件的六角形钢盒应该在堵流后7.2~8s发生熔穿,随后事故开始向相邻的燃料组件蔓延。
石晓波罗锐赵树峰王洲
关键词:快堆
航天器热控制/热管理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针对国内外航天器热控制、热管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在详细调研各种航天器热控制及热管理系统组成方案与功能原理的基础上,从可靠性的角度出发,归纳并总结了航天器热控制/热管理系统常见的四种可靠性设计方案及其相应的可靠性分析计算模型...
李运泽宁献文王晓明石晓波庄达民王浚
关键词:航天器热控制热管理
文献传递
体热源沸腾池的建模及其验证被引量:1
2005年
在事故保护系统和自动停堆系统失效的假设下,快堆中一大类事故可能会发展到熔融池和沸腾池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液态钢和液态燃料为池内主要成分,以燃料的裂变热为体热源,整个池子被附着在冷壁面上的UO2固化壳包裹,当其中钢的温度超过沸点时,便开始沸腾。建立了一个半经验模型来描述体热源沸腾池的行为。模型中,用漂移速度模型来预测空泡份额分布,用修正后的Greene关系式计算平均传热系数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局部传热系数,用焓方法求解包裹沸腾池的固化壳的温度场及厚度。对SCARABEE BF2实验(单组分UO2沸腾池)及BE+2(UO2 钢混合沸腾池)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石晓波罗锐王洲
关键词:局部传热系数平均传热系数液态燃料空泡份额UO2关系式
应用EHD热管的微小卫星主动热控建模与仿真被引量:3
2007年
EHD电液驱动热管的传热量可以通过改变其电极间电场强度的方法加以控制,在未来的微小卫星主动热控系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建立起能够反映这种热控系统受控对象及冷却装置温度变化规律的动态特性模型的基础上,对受控对象内部热源功率发生扰动时EHD主动热控系统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EHD热管主动热控措施和经典的PI控制器相结合,可以简便、有效的完成卫星内部电子设备的温度控制任务,文中的动态特性模型为这种新型主动热控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简便的数学模型。
李运泽宁献文王晓明石晓波王浚
关键词:微小卫星主动热控
快堆局部事故时受损燃料组件的径向传热机理
2007年
为了预测正常功率下快堆单个燃料组件入口完全堵流所导致的事故序列,根据SCARABEE系列堆内实验建立了模型,针对SCARABEE BE+1实验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进一步使用该模型对实际快堆中的单组件完全堵流事故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对实际快堆中发生全堵的燃料组件而言,其外部的冷却条件与SCARABEE BE+系列实验非常相似;2)堵流组件向上和向下的传热可忽略不计,径向传热对事故有较强的延缓作用;3)随着时间推进,径向传热的主导机理依次为液态钠单相对流、钠蒸汽在组件盒内壁冷凝、体热源沸腾池散热。
石晓波罗锐王洲赵树峰
关键词:快堆
钠沸腾数学模型及其在BE+1上的验证
2007年
快堆在发生单个燃料组件瞬间完全堵流事故时,会引起堆芯内的冷却剂沸腾。钠沸腾所形成的压力和物质分布对后期事故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为了对事故进行总体性分析,本文选择两流体六方程模型,用子通道的方法进行网格划分,用D.R.Liles等人开发的半隐数值方法进行求解;在法国的BE+1实验中进行了模型验证;根据计算结果,对事故下钠的两相热工水力行为进行了解释。
赵树峰罗锐王洲石晓波杨献勇
关键词:快堆子通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