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萌雨

作品数:57 被引量:1,011H指数:13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经济管理
  • 7篇历史地理
  • 6篇建筑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8篇旅游
  • 10篇城市
  • 6篇游客
  • 6篇游憩
  • 5篇城市游憩
  • 4篇影响因素
  • 4篇街区
  • 4篇竞争力
  • 3篇意象
  • 3篇文化
  • 3篇乡村
  • 3篇乡村旅游
  • 3篇历史街区
  • 3篇旅游竞争
  • 3篇旅游竞争力
  • 3篇旅游业
  • 3篇旅游者
  • 3篇城市发展
  • 2篇地理
  • 2篇休闲

机构

  • 43篇福建师范大学
  • 10篇中山大学
  • 8篇南京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广东商学院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宁德师范学院
  • 1篇宁夏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56篇甘萌雨
  • 5篇张捷
  • 4篇保继刚
  • 4篇牛洪霞
  • 3篇席建超
  • 3篇葛全胜
  • 3篇徐国良
  • 2篇林岚
  • 2篇吕菽菲
  • 2篇蔡晓娟
  • 2篇朱竑
  • 2篇叶金玉
  • 2篇都金康
  • 2篇盛成
  • 2篇万春燕
  • 1篇张丹
  • 1篇唐承财
  • 1篇彭伟
  • 1篇杨振山
  • 1篇尹晓颖

传媒

  • 3篇中国生态旅游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台湾农业探索
  • 2篇地理研究
  • 2篇人文地理
  • 2篇地理科学
  • 2篇亚热带资源与...
  • 1篇商业时代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生态经济
  • 1篇旅游学刊
  • 1篇城市规划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亚太经济
  • 1篇泉州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衰落、城市更新与城市游憩—以广州旧城城市游憩商业区为例
该文从城市衰落、城市更新与城市游憩的关系出发,借鉴了国内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以广州旧城传统游憩商业区的沿江西RBD为例研究广州旧城的城市衰落,并通过沿江西RBD与北京路RBD、上下九RBD的对比,研究城市游憩作为一种特殊...
甘萌雨
关键词:城市更新城市游憩城市游憩商业区
文献传递
旧城中心区城市衰落研究——以广州沿江西区域为例被引量:16
2007年
在广州这样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快的华南大都市,也在城区的部分地段出现了城市衰落与更新现象。本文以沿江西RBD为例分析广州城市衰落现象的表征和原因,从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大方面对沿江西RBD的城市衰落现象进行分析,认为该地区交织存在着结构性衰退、功能性衰退和物质性老化。
甘萌雨保继刚
关键词:城市更新旧城中心区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及空间分布形成机制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安徽省拥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289项。研究表明,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类型结构和空间分布方面都具有集聚阶梯性的分布规律,这种分布特征的形成是安徽地域范围内独特的地脉条件和文脉条件所决定的,为安徽省开发以非物质文化活化为灵魂的品牌旅游业提供了科学借鉴。
彭伟甘萌雨张永贺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铁时代下市民出游目的地选择行为影响研究——以福州市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旅游交通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高铁时代的到来,强烈冲击了人们传统的时空观,拉近了城市的距离,使得旅游者们的出行变得更加快速便捷,给旅游者的出游线路设计及目的地选择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基于对福州市民在高铁运行前后出游目的地选择类型变化的对比分析,结合对福州南站、兰亭新天地、宝龙城市广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活动密集区和居民区进行深度访谈和调查问卷,通过对时间和空间两个序列进行比较实现双层次多方位的研究,探讨高铁发展对福州市民选择旅游目的地带来的影响。
周玲利甘萌雨
关键词:高铁时代
城市游憩驱动下的传统社区肌理重构研究——以广州荔湾湖公园社区为例被引量:5
2006年
广州旧城荔湾湖公园一带是传统的贸易商业地和岭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近年来城市游憩产业发展已成为该社区重要的经济支柱和旧城更新、城市社区重构的价值取向。本研究利用景观判读、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法,针对社区肌理物质和非物质的双层属性,研究社区尺度的历史表像、空间肌理、交流特征、环境尺度和文化符号,进而从物质和非物质角度剖析城市游憩业发展带来的社区肌理的重构。
甘萌雨朱竑
关键词:城市游憩城市意象
福州城市滨水区开发效益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甘萌雨蔡晓娟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环境效益城市公共空间城市经济城市发展
基于数理分析的台胞大陆旅游行为空间规律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对于旅游行为空间规律研究,国内外学者多数是在对调查问卷的描述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性描述,分析手段较为单一。本文以台胞大陆旅游行为为例,尝试利用多种数理分析方法,系统地揭示台胞大陆旅游行为空间规律,研究结论具有一定客观性和现实意义。
林岚甘萌雨庄大昌叶金玉
基于文本分析和扎根理论的庐山旅游形象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旅游形象是目的地对外表征的重要形式,好的旅游形象会对旅游发展产生推动作用。研究借用ROST CM6软件,对关于庐山的点评进行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并采用扎根理论深度分析消极情感文本。研究发现:社会网络语义图呈现“核心-次核心-边缘”布局;旅游形象感知以旅游景观、服务管理、旅游体验为主,对意识形态方面的感知较弱;目前游客对庐山整体持积极满意态度,消极情绪在可控制范围内;引起消极情绪的3个核心类属为旅游体验、管理服务和设施环境。最后从人性化服务、管理、基础设施、对外宣传等方面提出参考性意见,以期推动环庐山大旅游圈的发展。
卢嘉新甘萌雨李美秀
关键词:旅游形象扎根理论
基于sDNA模型的福州主城区道路结构与旅游资源空间特征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以福州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软件和sDNA模型,运用核密度、椭圆标准差等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句法分别研究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和道路结构特征,并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显示:(1)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呈"东—西"走向,多核心均匀分布,与道路结构相关性最弱;(2)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依托局部可达中心形成三个集聚核心,与道路结构呈中等相关;(3)休闲娱乐旅游资源形成多个"抱团式"集聚核心,受道路结构影响最大,但存在服务半径受限的短板;(4)整体而言,旅游资源与道路结构呈较强相关性,且空间分布方向与人文景观、休闲娱乐旅游资源一致,均为"西北—东南"走向。研究结果可为福州主城区的旅游空间规划和道路交通布局提供参考。
卢嘉新甘萌雨李楚海
关键词:旅游资源空间句法
城市游憩的公众参与视角
本文分析了城市游憩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并以广州为案例研究城市游憩与公众参与的互动,游憩者的意愿和城市游憩活动影响的关系。
甘萌雨
关键词:城市游憩公众参与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