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源

作品数:27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7篇肿瘤
  • 6篇胰岛
  • 5篇缺血
  • 5篇肝缺血
  • 5篇Β细胞
  • 4篇脂肪
  • 4篇内皮
  • 4篇基因
  • 4篇肠癌
  • 4篇磁性
  • 3篇胰岛Β细胞
  • 3篇胰岛素
  • 3篇胰岛素分泌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机构

  • 26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黄石市中心医...
  • 1篇襄樊市中心医...
  • 1篇冷泉港实验室

作者

  • 27篇田源
  • 11篇张景辉
  • 11篇陈道达
  • 10篇陶凯雄
  • 6篇陈璐璐
  • 6篇王国斌
  • 5篇王咏波
  • 5篇李燕
  • 4篇吕平
  • 3篇吴在德
  • 2篇李新明
  • 2篇夏泽锋
  • 2篇吴毅华
  • 2篇吴相柏
  • 2篇郑启昌
  • 2篇陈道达
  • 1篇郑清平
  • 1篇马建华
  • 1篇黎慧清
  • 1篇吴河水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色素瘤抗原基因-3在直肠癌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检测黑色素瘤抗原基因3(MAGE3)在直肠癌中的表达,探索其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在直肠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RT PCR法,对33例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相应距肿瘤边缘(5±1)cm的癌旁组织和手术切缘(乙状结肠端)以及3例直肠息肉标本(无瘤)的MAGE3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对RT PCR扩增产物中的目的基因片段进行DNA测序验证。结果33例直肠癌组织中,MAGE3基因的表达阳性率为42.42%(14/33),在癌旁组织和手术切缘组织中,MAGE3基因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8.18%(6/33)和15.15%(5/33),3例直肠息肉标本未见MAGE3表达。肿瘤组织MAGE3基因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手术切缘组织(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基于MAGE3基因在直肠癌中的高表达率,MAGE3表达的蛋白可以作为一种有前途的靶点用于免疫治疗,同时有望成为一种筛查和随访指标。
李新明陶凯雄王国斌张宁吴相柏张景辉田源
关键词:直肠癌基因表达
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应用肠内营养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剂对 1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肠内喂养 ,分别于术前 1d、术后第 1、5、10天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结率 (RR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结率 (RRICR) ,并与术后采用部分肠外营养的 1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对比。结果 梗阻性黄疸患者存在着红细胞免疫功能抑制 ,术后喂养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剂能较快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 ,且至术后第 10天RRCR、RRICR分别为 2 8.14± 7.0 5、5 .2 3± 1.63与对照组 2 1.2 0± 8.0 4、7.3 5± 2 .2 0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 5 )。
郑幼伟郑启昌田源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术后肠内营养红细胞免疫功能
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性别差异与一氧化氮有关被引量:2
2005年
女性患者在肝移植或肝细胞肿瘤切除术后较男性患者有更好的生存率.雌激素可通过非基因和(或)基因反应增加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催化一氧化氮(NO)产生[1,2],而NO在限制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3],本实验观察NO在雌性大鼠肝缺血再灌注中的保护机制.
吕平刘芳姚忠王春友陈道达田源张锦辉吴毅华
关键词:动物实验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性别差异一氧化氮
棕榈酸对胰岛β细胞激素敏感性脂肪酶的影响
2010年
长期的高脂会造成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障碍和三酰甘油(TG)的堆积.而过度堆积的TG是脂毒性的重要表现。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是催化TG水解的限速酶,在胰岛β细胞内表达和活化,并可能与胰岛素分泌及β细胞TG堆积有关。但是高脂对HSL的影响并不十分清楚。因此,本实验以不同浓度棕榈酸培养胰岛β细胞,观察其HSL的变化。
王咏波陈璐璐田源李燕
关键词:激素敏感性脂肪酶胰岛Β细胞棕榈酸细胞内表达HSL脂毒性
碱性反流对大鼠胃黏膜细胞DNA的损伤及修复
2003年
张建平陈道达陶凯雄田源
关键词:胃黏膜细胞DNA损伤胃癌
胰岛β细胞游离脂肪酸受体1表达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高脂、罗格列酮和非诺贝特对体外培养的β细胞瘤细胞系NIT-1细胞游离脂肪酸受体1(FFAR1)mRNA表达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NIT-1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高脂组(PA组)、高脂加罗格列酮组(RG组)、高脂加非诺贝特组(FF组)体外培养48 h,用放免法检测细胞基础胰岛素分泌(BIS)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水平,酶法检测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RT-PCR技术检测细胞内FFAR1 mR-NA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PA组GSIS降低,细胞内TG含量增多,FFAR1 mRNA表达明显上调。与PA组比较,RG、FF组GSIS增强,细胞内TG含量减少;RG组FFAR1 mRNA表达与之接近,FF组则明显减少,接近NC组水平。结论高脂对β细胞的毒性作用部分是通过上调FFAR1 mRNA表达所致;非诺贝特可通过抑制这种作用保护β细胞功能;罗格列酮对β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与之无关。
田源陈璐璐王咏波李燕
关键词:罗格列酮非诺贝特胰岛素分泌
小鼠肝内源性损伤下TLRs在Kupffer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观察在小鼠内源性损伤模型下肝脏Kupffer细胞 (Kupffercell,KC)和肝窦内皮细胞 (sinusoidalendothelialcells,SEC)表面Toll样受体 2 (TLR2 )蛋白及mRNA表达。方法 在肝部分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下 ,采用原位灌注消化法分离并纯化KC和SEC ,用大鼠抗小鼠TLR2 IgG和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的二抗进行染色 ,流式细胞仪 (FCM)测定阳性细胞数 ,并用实时定量PCR(Real TimeRT PCR)检测两种细胞中TLR2 mRNA含量。结果 损伤组KCTLR2 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蛋白质表达为 ( 9.19± 1.0 7) %vs ( 1.5 2± 0 .2 1) % ,P<0 .0 1;mRNA表达为 0 .5 4± 0 .77vs 2 .6 2± 2 .19,P<0 .0 5。SEC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在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中 ,小鼠肝KCTLR2
黄文广王峰李杰吴河水王琳张进祥田源张景辉
关键词:小鼠LRS肝窦内皮细胞KUPFFER细胞肝缺血
梗阻性黄疸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及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研究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方法 对 2 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 ,分别于手术前 1d、手术后 1、5、10d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 (RCR)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 (RICR) ,并与 10例健康献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梗阻性黄疸时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RCR和RICR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手术创伤可使梗阻性黄疸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 ,手术前 1d与手术后 1d相比 ,RCR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RICR虽有一定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手术后第 5d与手术前 1d相比 ,RCR和RICR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逐渐恢复 ,达到或接近术前水平。手术后 10d与手术前 1d相比 ,RCR升高而RICR降低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RCR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而RICR则接近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梗阻性黄疸患者存在着红细胞免疫功能抑制 ,手术创伤可使其下降 ,解除梗阻。
郑幼伟田源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红细胞免疫功能手术创伤
胃癌组织的细胞凋亡和增殖与其临床分期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细胞凋亡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与胃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利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中组织细胞的凋亡指数(AI)及增殖指数(PI),分析两者及其比例与胃癌TNM分期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和增殖指数分别为(4.3±1.2)%和(49.8±15.9)%,凋亡/增殖比率为0.11±0.07,与癌周正常黏膜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着TNM分期的进展,胃癌细胞的凋亡指数降低,增殖指数升高,凋亡/增殖比率则逐渐下降,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细胞凋亡的减少和细胞增殖的增多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关系,两者及其比率可作为进展期胃癌的预后监测指标之一。
陶凯雄陈道达王国斌吴在德田源卢晓明
关键词:增殖细胞核抗原胃肿瘤细胞凋亡胃癌细胞增殖
丝裂霉素磁性纳米制剂抗肿瘤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生物可降解药物丝裂霉素磁性纳米球(MMC-MNS)的释药特点,及其体内外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活性和特征。方法采用动态透析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MMC- MNS在体外中性介质中的释药特性;以乳癌细胞株MCF-7为对象,SRB法测定MMC-MNS在4种不同药物浓度下的体外抑瘤效率;将乳腺癌皮下移植瘤裸鼠模型分为4组(分别为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MMC、空白MNS以及MMC-MNS组),瘤体表面均给予相同三维立体梯度磁场作用,观察MMC-MNS靶向治疗裸鼠乳腺癌的效果。结果MMC-MNS具有良好的缓释功能;MMC-MNS对乳癌细胞MCF-7有明显的杀伤活性,呈剂量-效应关系;经MMC-MNS处理后的肿瘤生长较其他组明显减慢,瘤重抑瘤率高达54.2%。结论MMC-MNS在体外有明显的药物缓释效应,能在较长时间维持有效作用浓度,在体内外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癌杀瘤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抗肿瘤应用前景。
刘敬伟王国斌陶凯雄舒晓刚田源夏泽锋
关键词:磁性纳米丝裂霉素乳腺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